许晓军 袁辉 张雪 宁凯
[提要] 本文运用辽宁省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劳动生产率作为核心控制变量,控制LAND变量和CAPITAL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衡量创新的核心变量劳动生产率对辽宁经济增长作用在0.5左右,通过显著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土地LAND对于人均GDP创新性不足,但人均资本CAPITAL对于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创新性非常显著。农业部门应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资本投入不足是制约辽宁省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应大力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吸引人才就业,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推行科学家提升土地生产力工程项目,提高土地创新水平。
关键词:辽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随机变量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基于大数据要素禀赋转移的辽宁省比较优势路径升级研究”(编号:L18BJL008)阶段性成果;辽宁省社科联2018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研究”(编号:2018lslktyb-093)阶段性成果;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大数据背景下辽宁省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化设计研究”(编号:WQGD201701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21日
一、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增速向中高增速转变、供需两侧矛盾向结构优化转变和要素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创新指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运用知识体系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并且对相关产业有示范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关于创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辛向阳(2016)认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创新的“四个维度”。清华大学胡鞍钢(2016)认为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社会价值的全面创新,创新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创新发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三江学院肖文圣(2018)认为创新驱动的核心是创新,根本是人才,目标是经济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我国硬创新效应相对不足,为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复旦大学杜宇玮(2018)认为中国应当培育中高端本土消费市场、促进传统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型来突破创新驱动困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赵志耘(2014)从经济增长的需求端和供给端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结合方式的改进来发展经济潜力巨大,而这三方面都要依靠创新才能实现。辽宁省委政研室李万军(2015)认为辽宁省应该促进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文化的形成,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全链条和贯通式创新平台。沈阳工业大学冯荣凯(2014)认为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促进产业和区域联动创新。毛泽等(2015)认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辽宁省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区域合作。卢萍(2018)认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改革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目的。“四个着力”、“四个驱动”和“三个推进”是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转型振兴的重要战略思想。郭浩淼和崔日明(2016)认为辽宁省应该加快自贸区建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图1)
二、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劳动生产率
从图2可以看出,1985年到2016年,辽宁省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远远高于总生产率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总生产率曲線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曲线交织在一起,比较相似。劳动生产率最低的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说明辽宁省农业部门应该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人均生产要素
从图3可以看出,辽宁省人均资本从2008年到2013年持续上升,2014~2016年逐渐下降,表明辽宁省在进行积极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但人均资本投入不足也会制约长期增长。同理,运用辽宁省1985~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可以计算辽宁省每年的人均土地。从图4可以看出,1985~2016年辽宁省人均土地曲线平稳,说明辽宁省人均土地比较稳定。(图4)
四、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回归模型
运用1978~2016年辽宁省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辽宁省总劳动生产率作为解释变量,其他控制变量包括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人均资本和人均土地,建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回归模型,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列(1)辽宁省人均GDP只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回归,回归系数为0.560,而且1%显著性水平通过。第二列(2)控制了LAND变量,辽宁省人均GDP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回归,回归系数为0.563,而且1%显著性水平通过。第三列(3)控制了CAPITAL变量,辽宁省人均GDP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回归,回归系数为0.510,而且1%显著性水平通过。第四列(4)同时控制了LAND变量和CAPITAL变量,辽宁省人均GDP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回归,回归系数为0.502,而且1%显著性水平通过。所以可以看出,核心变量均在0.5左右,本模型比较稳健。同时,本模型认为土地LAND对于人均GDP的创新性不足,但是人均资本CAPITAL对于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创新性非常显著。(表2)
五、结论及建议
创新是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和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劳动生产率是创新的重要衡量指标。辽宁省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远远高于总生产率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辽宁省农业部门应该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辽宁省人均资本投入不足是制约辽宁省经济的长期增长的原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创新衡量指标的总劳动生产率可以解释被解释变量人均GDP的50%左右;另一方面,土地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创新价值。例如,增设大学数量,带动该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吸引人才在辽宁就业,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推行科学家提升土地生产力工程项目,提高土地创新水平。在大数据条件下,要素禀赋转移速度加快,而且要素禀赋转移的加速度在不断提升,辽宁省应该运用大数据,发展数字经济、智慧经济,提升创新在大数据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和服务业对于辽宁经济的重要作用,实现大数据条件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均衡路径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辛向阳.创新发展的四大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02).
[2]胡鞍钢,张新.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0(02).
[3]肖文圣.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效应的统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3).
[4]杜宇玮.中国何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考察[J].江海学刊,2018(04).
[5]赵志耘.创新驱动发展:从需求端走向供给端[J].中国软科学,2014(08).
[6]李万军.辽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22.
[7]冯荣凯,尹博,夏茂森.辽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及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2014(10).
[8]卢萍.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思想的时代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4).
[9]郭浩淼,崔日明,孟令岩.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对策——以辽宁老工业基地为例[J].经济纵横,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