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君
[提要] 本文以经济新格局为研究背景,研究我国企业在逆全球化趋势下受到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面对逆全球化可以采取的措施。研究发现:世界经济在经过20年的经济融合发展之后,开始出现逆全球化的端倪。新格局的现象包括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贫富差距问题更突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等。新格局产生的原因包括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收益不平等、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逆全球化将延缓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导致外资撤出中国、破坏高科技产业供应链、阻碍技术与人员交流以及限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加快技术创新、明确自身定位、聚焦国内市场、走国际合作共赢道路等。
关键词:逆全球化;技术创新;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11日
從21世纪初开始的20年中,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特别是通信技术、IT技术等新的科技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提高,全球经济获得了蓬勃发展。数据显示,1998年全球贸易总额为6.5万亿美元,而2018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39.3万亿美元,20年时间贸易总额增长了6倍。
经济全球化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消除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障碍,于是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信息技术、人员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伴随着国际分工和技术交流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力的对比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发生了改变。20年前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而如今新兴国家在推动力量中占主导地位,中国被认为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它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中。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我们首先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入手进行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现状
(一)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一是由2008年次贷危机所衍生出的金融危机转化为了全面的经济危机,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和持续的破坏性影响。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带来的极大消极影响到现在仍旧没有消除,世界经济依然还处在一个复苏的周期阶段。二是各国施行保护主义战略阻碍国际交流。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国外市场的影响,通过一些政策手段进行干涉,这样的做法使得全球经济复苏更加缓慢、更加艰难。逆全球化现象初显端倪,国际投资、国际技术与人员流动受到阻碍。三是各国政治风险事件频繁发生。由于地缘政治矛盾、局部军事冲突频繁发生,使得部分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四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技术力量还未成熟,新能源、区块链、大数据等仍存在于初步运行阶段。五是以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推动以邻为壑的财政货币贸易政策,使得全球的经济发展更加不稳定。各国央行推行货币贬值,变相实施货币战争。以美英政府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施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使得其他经济体也开始实施反制措施。
(二)全球贫富差距问题更突出。一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分化。发达国家以其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贸易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一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进入新的国家和区域,使发展中国家的自有企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从而对全球产业链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产业规则与产品标准等多数是发达国家组织参与制定,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呈不断加大的趋势。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分配不平衡,使得马太效应在发展中国家内部更加明显。分配的不平等将会造成经济发展的效率降低,对投资产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也为经济危机埋下隐患。三是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政治资本化,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完整和经济独立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影响,从而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三)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并未改变。一是比较优势理论获得了各国的共识,使得经济全球化深入人心。全球贸易活动的持续进行,可以使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国际资本趋利而行,各国之间高度融合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二是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蓬勃发展,客观上减少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成本。各国可以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获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的互相交往,加快了全球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四)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发生群体性崛起。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区涌现了一批发展中心,全球发展变得更加全面均衡。
二、“逆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一)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路径都是被经济危机所打破的。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同样带来严重冲击,造成大量国际金融机构破产,大多数经济体增速下降,伴随需求下降、失业上升、投资下降。多数国家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和促使资本回流,推行了大量阻碍资本流动和贸易流通的政策和壁垒。
(二)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收益不平等。经济全球化推进全球经济的更快发展的同时,全球社会积累的财富也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不同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收益是不同的。不少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释放了比较优势,从而确立了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也有国家由于竞争力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不断向外转移,反而出现经济增速下降的问题。
(三)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全球化在推进经济不断前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大量国家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地位,因此只能接收发达国家转移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经济获得发展,但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
三、新经济格局下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逆全球化将减缓中国经济转型步伐。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为此制定了多项政策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发点,就是要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基于此,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其在研发方面的优势,美英等国开始推行贸易战等逆全球化战略,遏制中国产业从低端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资本密集型转型升级,以期延缓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变化。
(二)逆全球化可能导致外资撤出中国。逆全球化将影响外资在中国的投资,促使外资企业撤出中国,可能引起大量资本流出,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将传导到金融市场中形成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三)逆全球化破坏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由于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处于基础研发阶段,因此出现了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发达国家针对我们发起的贸易战也主要针对这些高科技产业,对一些高科技产品加征关税,而且限制了高科技产品的零配件进口,使得如中兴通讯、华为等企业无法找到零配件供应商替代品,从而导致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遭受利润损失,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四)逆全球化阻碍技术和人员交流。中国企业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转移、零配件供给等方面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相互融合、互相支持,逆全球化将会阻碍人员交往和技术的转移,使得现有技术难题难以得到解决。
(五)逆全球化同樣限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这一次的贸易战中,发达国家制定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对海外高科技企业的并购,这些措施客观上阻碍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而且影响中国企业的投资权益,不符合他们标榜的市场经济定位。
四、中国企业应对“逆全球化”的措施
(一)加快技术创新。这一次贸易战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对我们进行了限制和打压。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从事低端制造工作,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还存在卡脖子的现象,没有核心技术就无法建立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和更新换代,以此来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
尽管现阶段存在贸易战等逆全球化的新格局,但是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可以将逆全球化看成全球化进程中的一段插曲,中国企业正好可以借机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迎接全球化新格局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明确自身定位、聚焦国内市场。中国企业要先有自身定位。我们在现阶段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企业由主要进行来料加工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其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优势是具有完备的产业链,具有门类最全的制造业体系。这一次疫情下,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生产保证就很好地展现了我们的这一优势。
现阶段除了欧美市场外,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我们的目标市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需要我们的工业化经验和技术装备。未来的主要市场增长点也是这些国家。我们可以与这些国家的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新市场实现合作共赢。当然,在出口市场受阻之后,企业也应该大力聚焦国内市场。我国居民的消费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国内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我国企业应该从消费者需求着手,生产大众需要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立足国内市场,优先满足国内需求。
(三)走国际合作共赢道路。尖端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企业在不断提高研发投入的同时,也要以积极包容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学习先进技术,走国际合作共赢的道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大多数国际企业仍然重视中国市场,因此国内企业应该借此机会与他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人员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设置好风险控制措施。
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新的定位,企业管理者需要提高国际视野,带领企业参与到全球化中,在技术创新、资本流动等多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尹惠娟.“逆全球化”思潮下中国的应对之策[J].学理论,2019(3).
[2]张劲帆.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8(3).
[3]罗远旺.“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5).
[4]刘炎.浅谈“经济全球化”[J].商情,2017(27).
[5]赵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政策选择[J].中州大学学报,2009(3).
[6]陈文玲.世界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