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020-10-26 06:44李琳
水运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竞争力

李琳

【摘 要】 为评价我国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力,促进我国港口良性发展、合理竞争、科学合作,从经济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影响因素,分析港口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家战略、发展理念、行业趋势”等3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航运格局的不断变化,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智慧化经营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集装箱港口将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将有力保障我国从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迈进。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经济腹地;港城融合

0 引 言

集装箱港口作为运输网络体系的中心环节,既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全球贸易的风向标。进入21世纪后,全球集装箱运输的重心逐步向我国转移,我国集装箱港口总吞吐量占据全球五十大港口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我国港口占7个,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分别位列第1、第3名。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以及世界航运形势格局的不断变化,科学评价并有效提升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力,已日益成为关系到港口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内各港口的发展前景、港间合作、价值提升等都会成为影响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集装箱港口竞争力因素、挑战与机遇、经验借鉴、相关对策、发展展望等5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我国集装箱港口竞争力。

1 集装箱港口竞争力因素

集装箱港口是港口城市及腹地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环节,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港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衡量各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力水平,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評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集装箱港口的总体布局、发展水平和实际状况,影响竞争力的因素有以下6个。

1.1 地理位置

区位条件在集装箱港口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虽然集装箱港口的建设水平、装卸效率、在港周转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集装箱运输成本,但由于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对象主要是腹地及中转货源,如果集装箱港口距离经济发达区域或交通要道较近,则利于争夺腹地货源;如果开辟的国际航线比较多,则利于争夺中转货源。对于中转港口而言,尽管港口服务所辐射的腹地环境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其与国际航线的距离。香港港、新加坡港等全球知名的集装箱中转港口就是典型范例。

1.2 自然条件

影响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重要自然条件是深水岸线和深水泊位。运输船舶日趋大型化影响着航运运营格局,同时也对港口航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建立超大型深水泊位必须拥有天然优良的深水岸线,缺乏深水岸线和泊位的港口不具备成为干线港、枢纽港的先决条件。

1.3 设施建设

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可分为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建设是港口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港口泊位、仓库、装卸设备、堆场及周边物流园区等;软件建设主要体现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上,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港口的竞争力既取决于硬件建设情况,同时也受到软件发展水平的影响。

1.4 经营水平

经营水平是集装箱港口综合能力的重要评价和具体体现,包括吞吐量、港口通过能力、班轮航线数等指标,其中:集装箱吞吐量是一个港口在一定时间内装卸船舶的集装箱货物总量,反映出港口的基础设施规模和生产效率,体现了港口的综合实力;港口通过能力会受到航行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集疏运系统、信息与商务系统能力的影响和制约;班轮航线是集装箱航线的主要经营形式,其数量直接决定交易频率和运输范围。

1.5 经济腹地

港口经济腹地是港口市场所能够辐射的范围,包括直接腹地、间接腹地、陆向腹地、海向腹地。港口与经济腹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不可或缺。两者的关系是:腹地是港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港口的发展建设以腹地范围的开拓和腹地经济的发展为依托;港口是腹地的关口,也是腹地经济的催化剂。两者关联程度取决于两者之间的交通接驳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及运输成本费用等因素。

1.6 政策资金

集装箱港口是交通运输的优先发展对象,也是社会基础设施。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及货运的规模化对港口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与港口吞吐能力、服务能力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本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会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日益完备的资本市场,使资金筹集的渠道更加多元、更加便捷。因此,港口间的竞争不完全是市场行为,也表现为政策性的扶持力度和资金保障。

2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面临的 挑战和机遇

2.1 我国集装箱港口未来发展面临国内外挑战

2.1.1 国际方面

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外部需求骤减,贸易量急剧萎缩,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地缘政治问题复杂多发,港口行业面临的困难或将超过SARS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

同时,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美日联手用“亚太再平衡战略”围堵我国发展。国际产业发展呈现新动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新兴经济体国家向低收入国家转移;服务投资、服务外包成为国际投资新热点;中高端制造业项目投资向发达国家回流;战略型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投资竞争对象。

2.1.2 国内方面

我国正处于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攻坚期、发展过程中的换挡期、三十年改革存在问题的消化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产能过剩、供求失衡,投资、内需增长乏力;外贸进出口呈现负增长致使港口集装箱运量缩减;一系列经济深层次问题引发对港口派生性需求的结构调整。

当前国民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上下游企业复工延迟、集疏运系统严重受阻、港口集装箱业务面临着内部加工制造产业滞缓和外部航线变动及港口挂靠港限制增加等多重不利影响。

2.2 挑战与机遇并存

(1)“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动,为我国集装箱港口实现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2)交通强国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圈、经济带建设,打造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国家开放新体系等一系列重磅举措,为集装箱港口体制机制变革创造了政策机遇。

(3)港口基础设施、装卸设备、集疏运网络和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为集装箱港口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港口服务提供了技术机遇。

(4)我国沿海港口基本完成了向第三代港口转型,部分港口完成了第四代港口的转型,为我国集装箱港口良性发展提供实践转型机遇。

3 国外集装箱港口经验借鉴

3.1 国外集装箱港口发展的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运输中心。围绕客流、船流、货流,配套组织开展中转、仓储、加工、组织管理、辅助服务等活动。

第二个阶段:港城物流枢纽。以集装箱港口为基础,利用技术、资本、航运、工业、商贸等,强化港城融合,打造物流结合枢纽城市,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商品贸易服务、临港工业服务、保税物流服务等。

第三个阶段:“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陆地经济,形成以“港口群+城市群”为基础,制造业、服务业集聚的产业群,连接起区域及全球物流供应链,最终实现港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目标。

3.2 对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启示

3.2.1 政府层面

要高度重视港口发展,合理规划管理模式,发挥区位和港口资源优势,以港兴市、商贸促港、港城互动,推动国际门户港口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营造有利于港口、航运和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推动港口与临港产业、港口生产与物流配套服务、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等3个方面融合;要积极推动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集装箱海铁、海河、海公等多式联运系统完善、发达。

3.2.2 企业层面

要认真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目標定位,积极构建国际物流中心,加速向国际物流枢纽转型;要推动多方合作,促进港口之间相互投资的合营联盟、港口与铁路的港铁联盟、港口与航运企业的港航联盟;要注重科学管理,注重企业信誉、服务质量和人才素质;要精简管理层级,加强服务外包,避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提高企业效益;要采用先进物流装备和信息技术,加强设备监控和维护,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4 提升我国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4.1 结合国家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1)推动港口角色转变。运用国际化视野,紧抓陆向、海向腹地经济的转型机遇,通过海铁、海河、海公联运等方式积极拓展经济腹地、开辟新货源,向现代物流枢纽转型。

(2)推动港口布局转变。合理研判港口区位优势及其腹地货源的流量和流向,抓住本源性需求、资源的禀赋差异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互补关系,发挥港口的运输、口岸、工业、商业、综合服务等功能,加快全球化拓展,优化布局结构。

(3)推动港口功能转变。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完善港口船舶供应和现代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在港口行业的积极应用,打造互联互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发展模式。

4.2 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经营

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调整期,企业进入转型期。经济新常态下的港口改革,需要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注重转换发展动力。创新发展理念主要包括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等4个方面,其中:管理创新涵盖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包括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包括发展一站式服务、运输单证电子化、通关便利化、客户档案数据集成化等;合作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区港联动、港航联动、港口联盟等。

(2)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转换发展方向。整合港航资源要素,跨界管治、区域协调、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增强发展整体性,形成联动发展合力,促进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建立以供应链联盟、动态优化和大数据分析为特征的供应链管理;建立以互联网、移动、社交、大数据精准营销为主导的网络营销;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充分整合、挖掘、利用港口的信息资源。

(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转换发展模式。以新能源、防污染、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等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为集装箱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坚持将绿色交通、智慧交通作为港口功能转变的主攻方向,推动港口提档升级,打造绿色、安全、智慧型港口。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文明发展,提升集装箱港口物流枢纽可持续发展能力。

(4)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注重转换发展路径。强化跨国家、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全面融入国家开放体系,“一带一路”建设体系和各经济圈、经济带建设体系,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港口开放新格局。

(5)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转换发展成果。推动中心港口城市城乡共同繁荣、文明发展,实现港城共同受益、人民共同富裕,增加群众获得感。

4.3 紧跟行业趋势,推进绿色智能发展

要明确绿色智能港口的特点,具体有:围绕“车、船、港、货、人”基本要素实现有序联动,打通港航物流链的各个节点;港口功能提升到供应链整合平台;实现大数据、现代信息技术对港口商业模式的支持;商业模式的转变,更多注重伙伴关系,形成网状服务体系;以竞争与合作模式联营合作子母港,通过虚拟无水港将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任何物流对象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被感知、被追踪、被控制。

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应用,使港口物流运行更绿色、更低碳、更环保。

要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完善“一站式”“一网通”等信息服务系统,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层次链条,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推进港口业务流程再造,构建港口物流生态圈。

5 发展展望

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其中仅12月份就完成万TEU,为上年同期的104.4%。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成为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国。在未来,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应做到:(1)政府通过体制创新给予集装箱港口发展有力支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港口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发展空间,对港口企业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方面的投入给予财政扶持。(2)集装箱港口需要在发展目标、基础设施、运营作业、管理理念等方面有所创新,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国内外先进港口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提升港口物流功能、实现港口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智慧绿色港口为发展方向,打造现代港口物流枢纽,促进港口运营管控,挖掘增值收益;加快推动产业链延伸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承运人中心战略,助力改革升级;提升资本运作管理水平,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推进港间协同战略,让港口物流的管理决策更智慧、物流设施装备更智能、对客户服务更智享。

我国集装箱港口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创造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有力支撑我国屹立于世界经济的舞台。

猜你喜欢
竞争力
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结果排名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
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评价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研究中亟待澄清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