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珏:好好吃饭,重获健康和幸福

2020-10-26 06:43馒头姐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暴食厌食症障碍

馒头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可是什么样的陪伴才是有智慧且有效的呢?“大咖会客厅”用前沿的理念、真实的故事以及最接地气的方法,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采访对象:

陈珏,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心身医学特色学科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师、注册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长期从事成人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综合治疗,主攻进食障碍和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及病理机制研究。

专家观点:

进食障碍需要被更多地关注和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进食障碍患者的家人要学会在该理解的时候理解,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做到“温柔地坚定”,才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拾幸福。

在《女儿们的恋爱》中,沈梦辰自爆曾得过神经性厌食症,体重也一度下降到历史最低90斤。

与之相反,美国一少女15岁患上“暴食症”,17年增肥几百斤,想要进行减重手术,不幸在治疗期间,因心脏病,肾功能损害离世。

相信大家都知道,饮食要适量,但是有些人因为心理或其他因素,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食,造成过多或过少进食,这些都属于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被关注是好事,但还不够

前段时间,我接受了一个很特别的采访。采访者是我曾接诊过的一位进食障碍患者,她被治愈后致力于进食障碍的科普工作,约我谈了一些关于进食障碍的专业问题。没想到,视频一发布,播放量就达到了十多万次。看到这个数字,我百感交集。

一方面,我觉得很庆幸,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进食障碍,有助于知识普及,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要知道,进食障碍中的厌食症死亡率高达5%~15%。

另一方面,我又感觉到责任重大。这个视频的观看数量是十多万人次,而到医院咨询、就诊的人数远远不及这个数字,这意味着很多人得了这个病,但不一定来医院看。他们可能会在网上搜索信息,可能还在犹豫,甚至并不觉得这是个病。

虽然目前尚未有数据证明我国进食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一些文献研究、调查统计数据和临床印象还是很值得关注的。我在哈佛大学访学时的老师Anne Becker教授及亚洲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及研究得出结论,亚洲国家进食障碍的患病率较高,且在不断升高;2017年,通过对上海3所高校新生进行健康调查,发现有进食障碍倾向者高达到30.6%;在临床上,我曾接诊过七八岁的进食障碍患者。

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进食障碍那些事,让更多人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助人助己、享受健康、拥抱幸福。

相较于进食障碍,大家听到更多的是厌食症。其实,厌食症只是其中的一种。进食障碍是以反常的进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有显著的体重改变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疾病,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简称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最常见的一种发展模式是这样的:

早期阶段,为了瘦而节食。如果只是节食、运动导致身体过瘦,而无暴食、清除行为,叫作限制型厌食症。过瘦后,身体的饥饿感、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会传导到大脑。为确保身体的正常运作,大脑会发出信号让我们吃更多的食物维持体重平衡,患者就会出现暴食。在进食障碍患者中,过度限制进食者一半以上都会出现暴食,暴食后,体重就会增加,可还是怕胖啊,怎么办?人们就会采用一些方式抵消,比如催吐、过度运动、吃大量的减肥药、泻药等。患者这种反复暴食,并采用一些清除性的行为,如果体重低于正常范围,叫作暴食/清除型厌食症;如果仍有反复暴食和清除行为,但体重上升到了正常范围,叫作贪食症。反复暴食、催吐,实在太累了,懒得吐也不想动了,体重飙升。此时,以反复暴食为主,也就成了暴食症。

大多數人会在第一个阶段或者第二个阶段来治疗,到第三个阶段常常有过度肥胖,这些人一般不会来精神科,而是去内分泌科进行减重治疗、包括实施胃部切除术等。不过,效果并不太好。我听到有些病人没有经过精神科的评估、治疗就去做了胃切除手术,背后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导致术后暴食仍反复发作。因为进食障碍属于心身障碍,虽然患者表现出来的是生理上的问题,比如胃肠道不适、心跳比较慢、吃不下饭等生理问题,但背后是跟心理有关系的。所以,在国外,这类患者首先会被转诊到精神科进行评估、治疗,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只有了解,才更有可能治愈

可有人觉得,不爱吃或是吃太多,都是没有自控力的表现。尤其是父母看到孩子有这些表现,就会批评孩子自控力差、过度追求瘦等。这是个很大的误区,事实上,进食障碍的成因是很复杂的。

有生物学因素,比如遗传倾向、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个性因素,比如自卑、过度追求完美,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社会文化因素,比如媒体大肆宣传以瘦为美,可中国又是个吃文化盛行的国家,又想吃又想美,怎么办?只能吃完再过度健身和催吐,而这些手段也已经非常商业化了。

此外,家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治疗中,我们发现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存在着一些共性: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者孩子非常保护父母。女孩,初一,厌食症,爸爸长期在外,难得回家一次,妈妈却冷眼相待,因为妈妈怀疑爸爸有外遇。两个人平时见不到,一见面就吵架。妈妈把心中的不满全都倾诉给女孩,女孩觉得自己在和妈妈相依为命,努力做妈妈的倾听者、安抚者,甚至替妈妈向爸爸提要求,比如你要帮妈妈拿包,你要对妈妈好一点儿,等等。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缺乏界限。女孩,18岁,厌食症,和爸爸的关系过于紧密,紧密到她便秘时,都是爸爸帮她打开塞露;男孩,20岁,暴食症,和妈妈之间缺乏界限,一直和妈妈睡在同一张床上。

父母回避冲突。父母看起来一团和气,治疗中却发现他们矛盾很深,只是一直在刻意回避;有的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争吵,吵来吵去都不是问题的核心,背后有更深的冲突;夫妻一方想要解决冲突,另一方则一直在回避……然而,不管父母如何回避冲突,孩子都可以敏锐地感觉到这一切,最终成为冲突的解决者。

家庭模式僵化。功能良好的家庭,我们稍微点拨一下,给予一些建议,他们就会去调整、改变,但进食障碍家庭就没那么容易,也没那么快,别的家庭做几次就可以了,他们可能要做十几次甚至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进食障碍多发于青少年的成长期:厌食症多发于13~20岁,平均发病年龄是16岁;贪食症多发于12~25岁,平均发病年龄是18岁;暴食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23岁。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孩子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中高考、出国等,学业、人际关系遭到巨大挑战,无法寻求突破,失去了掌控感、价值感,逐渐无意识地“选择”折腾自己的身体,透过直观的数字变化获得掌控感、价值感。另一方面,父母和孩子的冲突较多,孩子处于弱势,于是不吃饭就成了反抗父母的重要手段。

对进食障碍的治疗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进食障碍最早被认为只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老百姓的知晓率不高,可能已经得了这个病,但就诊的却是消化科、妇科、内分泌科等;即便真的到了精神科就医,治疗手段也比较单一。

如今,人们对进食障碍的知晓率逐渐提升,就诊率增加;综合性医院的医生也会主动转介,消化科医生看到很瘦很瘦的患者,发现开了消化药也不见好,就会转介到精神科;精神科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丰富,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效果更好。

其实,有一点大家要了解,就是进食障碍患者自身也非常痛苦。如果家里的孩子患有进食障碍,父母要先明白这一点,并且多加理解和关心孩子的感受。只有增加理解,才能减少对孩子的责备,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孩子也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帮助。

寻因是为了找到资源和力量,而非归罪

因为篇幅有限,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心理治疗。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觉得,家庭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对进食障碍患者的高发群体青少年来说是最有效的。

治疗第一步是探索疾病在家庭当中的功能,即“当孩子生了病以后,你们家庭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会帮助家庭去看孩子生病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比如上文提到的初一厌食症女孩,她生病后,爸爸开始回归家庭,父母的争吵少了。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是一定要孩子生病呢?还有其他的方式吗?女孩对我说:“假如我的病好了,我担心爸爸妈妈又回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不敢好。”父母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她不用生病,爸爸妈妈也有能力处理好冲突。

然后,我们会去探索疾病的产生和维持跟这个家庭的互动模式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家庭中,妈妈跟孩子过于紧密。因为爸爸和妈妈有冲突,太疏远了,妈妈在爸爸那儿得不到安慰,就到女儿这里求安慰。夫妻不能解决冲突的时候,孩子就很容易卷入进来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呢?无意识地让自己生病,让父母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她身上从而减少冲突。

再进一步探究爸爸妈妈冲突的婚姻模式的来源在哪里?我们会去探索爸爸妈妈的原生家庭,比如妈妈感觉不安全,总觉得爸爸有第三者,因为她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就被忽视,而且爸爸也有过外遇。爸爸总是回避问题,因为他出生在和气的家庭,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他觉得家庭不能有争吵。可是,妻子总是盯着他要吵架,他就只能压抑自己。

接下来,我们会将这个疾病进行重构。原来,你是用生病在帮你的父母、你的家庭做调停工作。我对厌食症进行了一个新的建构,一个跟家庭系统有关系的新的解释。

对此,女孩的父母表示很认同,孩子得厌食症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有了这个共识之后,问题就好解决了:父母要自己拯救婚姻,孩子就交给治疗师,帮孩子放下父母,重新回到她的轨道上。

再比如一个18岁女孩得了厌食症,治疗时我问她,生病前后家庭有什么变化。女孩说:“之前都是我听我妈的,她说什么我都不敢回嘴。自从得了这个病,我就是不愿意吃东西,我妈也没办法。后来看到我总是不高兴,她也只好听我的,我现在觉得很自在。”我说:“原来,你现在控制着你妈。”她听完就笑了。

治疗的重点在于找到疾病的产生和维持,跟这个家庭互动的模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发现妈妈对孩子的控制特别多,孩子已经成年了,连出门穿什么衣服,妈妈都要干涉,不满意就得换。孩子在潜意识当中用生病这种方式反抗妈妈。

然后是重构疾病。原来,因为爸妈要控制你,你就通过不吃饭去反控制他们,这是一个反抗爸妈控制的病。

对孩子来说,我支持你反抗,但要用健康的方式,不要伤害自己。对妈妈来讲,一方面要明白,孩子不吃饭是对控制的反抗,但也要清楚,并不是就要完全听孩子的。无关紧要的事,比如穿衣服、个人爱好,完全可以放手;但是孩子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比如吃饭、营养问题,父母还是要负起责任。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回合,更大的回合是,妈妈为什么对孩子这么控制,跟爸爸有什么关系,爸爸同意妈妈对女儿这么控制吗?家庭治疗就是要跳出父母和孩子的二元关系,从整个家庭的系統层面进行治疗。爸爸告诉我,他是反对的,但是太太把他完全排在外面。那么,这个“隐形冲突”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再进一步探究就发现,因为妈妈抓不住老公,只好抓孩子。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会有些不安,甚至内疚:哎呀,孩子生这样重的病是不是跟我们夫妻有关系,是不是跟我的教育方法不对有关系?

其实,在治疗当中,我们并不想让父母内疚、自责,因为这样会削弱他们的资源感和力量感。我见过有的父母特别内疚,于是偷偷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比如暴食症孩子的父母背着医务人员偷偷买东西给孩子吃;比如孩子说不吃的时候,父母就不忍心再让孩子把这些饭菜吃完;等等。

我想说的是,寻因是为了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归罪。

家庭是治疗的场所,我们工作的首要重点是孩子生病以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而不是寻因。所以,我们现在重视开展针对进食障碍父母的培训,要知道,进食障碍是难以“自愈”的,父母必须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帮助孩子,尤其要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体重,减少暴食、催吐等行为。先确保生命体征是正常的,再进一步心理治疗,包括寻因。

在该理解的时候理解,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也就是“温柔地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恢复健康、重拾幸福。

猜你喜欢
暴食厌食症障碍
节食?催吐?说说对厌食症的误解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食物成瘾者的自我救赎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鉴定出暴食神经元
奇怪心理导致暴食
选择障碍症
吃货的四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