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摘要:新文化运动对包括中国美术在内的中国文艺影响深远,五四运动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重温五四精神,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关键词:五四精神;新时代;中国美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4-0113-06
一、弘扬五四精神,为时代明德
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中,文艺界的进步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在文化思想上对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美術是文艺的重要内容,众多美术家以青春的激情投身五四运动大潮中,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美术运动。他们在作品中注入鲜明的时代气息,启蒙和引导国人挣脱封建枷锁、追求科学民主、建设崭新生活,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1],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
(一)新文化运动中的美术革命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要过上自由、富裕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0世纪初,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先进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挺身而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中国美术紧跟时代进步的主流,紧扣国家民族忧患的爱国主义时代主题,提倡“科学”“民主”的启蒙精神,在新文化运动中开启美术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蔡元培于1917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2]口号,认为美育在培养人的超越精神和高尚道德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力倡“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3],以复归写实、学习西方写实造型来振兴中国画。吕澂提出“以西画为参照,以批判低俗的市井绘画为前提,一扫弊端丛生的混乱局面,建立振奋精神、情感纯真的新型的时代美术”[4]。陈独秀从文化革命的高度对传统美术进行革命,主张中国画改良的首要任务,是破除传统以“王画”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旧文化,将写实主义引入中国画,让艺术重返现实生活,在中国画中展现新文化精神,鼓动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力量和信心。在新文化运动激励下,一批批有志青年出国学习美术来实现振兴中华的报国梦。五四时期,李叔同、关良、李超士等学成回国,积极投身于中国的美术事业。同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也踏上出国学习美术的征程,向西方寻求复兴中国美术的道路。新文化运动中的美术革命,推动了美术事业在我国的启蒙和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美术
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在国内、国际革命形势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手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中国革命很快展现出了崭新的局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美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漫画、版画、连环画、年画、中国画等绘画形式,广泛用于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美术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宣传革命、唤醒民众为使命,以救亡和革命为主题。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一是讥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丑恶面目。在漫画《打倒屠杀工农的刽子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在无产阶级铁锤下的骷髅》中,美术家们用讽刺的手法描绘国民党欺压、残害人民群众的丑恶罪行,激发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抗争精神。二是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引导人民群众奋起抗争。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唐一禾的《七七号角》、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图》等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关注人民疾苦,反映抗战现实,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的决心和毅力。三是再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军民英勇抗争的事实。漫画《到前方去》《红军击溃粤敌十三团》《担着千担万担卖给苏维埃政府》《充分经济动员起来》,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军民为民族的独立、为工农的解放英勇斗争的场景。从漫画中,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革命的成果和希望,这对鼓动人民群众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实主义美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时代。1950年2月1日,《人民美术》发表的《〈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代发刊辞》中指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已转入新的伟大的任务——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6]该文还对新中国美术和美术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即“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作为革命事业的战斗员之一,和人民一样欢迎这一个新年,而且将用百倍的努力来学习,来工作,希望在第二个新年的时候获得无愧于建设新中国之成绩”[6]。新中国美术事业的任务是歌颂新中国,反映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美术工作者的任务是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政策,到群众中去,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去宣传政策,通过各种绘画形式,反映新中国的成长,表现和赞扬人民大众在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伟大业绩,创造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以发挥其教育人民的伟大效能。在《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号召下,美术家们积极投入艺术创作,推出了一批歌颂新中国、赞美新中国的美术作品。董希文的《新解放区的生产自救》《开国大典》,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李琦的《农民和拖拉机》,林岗《群英会上的赵桂兰》表现了新中国建设的新面貌。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罗工柳的《地道战》、胡一川的《开镣》、冯法祀的《刘胡兰就义》,表现了中国革命历史,歌颂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缅怀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四)改革开放后的美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中国美术事业紧跟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袁运生为北京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抒发了傣族人对自由、幸福和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该壁画因在画面中描绘傣族妇女沐浴的情节,在全世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海外媒体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7]。潘鹤的雕塑《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抒发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的豪情壮志。罗中立的《父亲》塑造了一位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戴恒扬、马勇民、刘国才共同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记农民管乐队》通过描绘农民管乐队表演的场景,对农民喜洋洋、乐悠悠的精神状态刻画,表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新时代续写中国美术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经典、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新时代的美术要在作品中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表现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绘就新时代的恢弘画卷。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要在新时代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敏锐把握新时代进步的要求,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作品,描绘人民的伟大实践,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成为新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挺立民族脊梁,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美术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追求真善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中国美术创作的灵魂。
(一)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及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精神中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我们在新时代依然必须要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精神追求。同时,它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要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以及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的价值目标,鲜明地亮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中国美术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实现核心价值观在美术创作生产中的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让人们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8]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爱国表现。在战火烽烟的革命年代,冲破封建束缚,投身革命,为国家血洒沙场,保卫民族家园,是最炽热的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满腔热情投身祖国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无私奉献,是爱国主义的主要基调。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唱劳动者、歌唱重获新生的喜悦,成为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美术作品的鲜明主题。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广泛的内涵。改革发展中开拓探索、科技创新中精益求精、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等,都是最好的爱国主义题材。今天,我们新时代涌现出众多道德模范、时代先锋、劳动模范,他们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他们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创造创新,彰显中国精神的新风貌,他们的事迹就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爱国主义题材。中国美术需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创作的主旋律,不断推出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鼓舞激荡人心的作品。在作品中要真实展现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生动反映各民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海内外儿女心向祖国的心路历程;在作品中描绘家国情怀,颂扬爱国英雄,发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锤炼并不断发扬光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作品中讴歌时代楷模,弘扬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使这些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助推器。
(三)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
五四時期的美术提倡真善美的统一,追求写实主义,遵循艺术科学的精神,号召观察自然、社会之真,将美的形式与科学求真精神结合起来。今天的中国美术,需继续弘扬真善美,把美好的道德情感融入作品中,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作品,展现大真大爱大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使人们在艺术的熏陶与情感的激荡中,自觉而又自然地向时代所崇尚的价值观聚集,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同时,中国美术需要站在坚持弘扬真善美的立场上,揭露和反映假丑恶。本着维护社会正义和良知的目的,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批判、道德批判、人性批判,不可让揭黑曝丑成为博人眼球的噱头。
(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美术的根本,中国美术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向中华大地,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灵感和智慧,才能书写新时代美术的辉煌篇章。五四时期的许多书画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研习技法,总要花大力气熟读传统文化典籍,目的就在于培根固本,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种趋势下,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中国美术要获取更加绵长深厚的发展动力,形成独具魅力的精神标识,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创作中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价值、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美术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幼等传统美德。”[9]这些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习惯。新时代中国美术要深入挖掘和展现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把涵养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发扬光大。
中国美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继承积极的创作思想,摒弃过时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激活传统美术的生命力,在创作实践中开拓新的题材、主题、形式与风格,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吴冠中的《鲁迅的故乡》《童年》等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作品,在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写意绘画的基础上,把西方油画的表现主义与中国写意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融合起来,创作出了崭新的绘画图式,生动地传达了江南水乡优美神韵。新时代要在美术实践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师法传统又有时代创新,让中国美术迎来发展和繁荣。
三、新时代美术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美术也进入新时代。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成为新时代美术工作者的使命,如何从新时代中国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灵感,为新时代画像、为新时代立传、为新时代明德是美术工作者必须担当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文化文艺工作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为新时代美术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10]
(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中国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中国美术。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是五四时期的时代要求。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巨变,发展步伐快,社会生活广阔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多姿多彩。在这样的时代要求面前,美术工作者应当站在时代前列,勇于倡导和践行有利于新时代进步和人民幸福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生活,以高超的美术功力创作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积极追求作品的社会意义,使其成为凝聚人心、开启新风、引领方向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在创作中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理想信念在美术创作中升华,在美术创新创造中闪光。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美术创作实践。要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尤其要重点钻研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两次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判断、新要求,对在新时代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新时代美术工作和美术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所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第一,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加强美术理论、史论、美学知识的积累,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美术之道,指导创作实践。同时加强美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与结合,美术作品与艺术,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法治、宗教、科技的联系。第二,加强美术技法训练,强化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注重技法与艺术、技法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技术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理念贯穿于美术创作的全过程。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创作,为人民书写,发展人民大众的美术,是中国美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树立以人民为主体的创作观
要始终把人民作为作品中的主角,忠实记载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人民的精神面貌。近年来,中国美术在表现人民、服务人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一些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倾向。在作品中追求新奇而脱离人民生活或扭曲现实,將艺术的自由变质为没有基本道德规范、艺术规范的“自由”,美其名曰“艺术个性”。美术创作违背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就很难有持续发展繁荣的根基和活力。美术创作离开了人民,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因此,沉溺于自画自赏、游戏笔墨、玩弄技巧,就是毫无价值的创作。
2.扎根于人民
人民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生活实践是推动美术发展的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不断创造生活、创新实践、不断为美术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源源不竭的素材。美术创作要描绘人民、描绘人民的劳动实践、描绘人民喜怒哀乐,就必须扎根于人民,了解人民的丰富生活,关心人民的需要。美术创作的灵感并不是在人脑中想象和虚构出来,而是蕴藏在人民极为鲜活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要自觉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画意,从人民创造历史的精神中汲取营养和灵感。
3.热爱人民,在作品中歌颂人民
只有热爱人民,才能满怀激情地调动所有艺术灵感去表现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美术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美术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画笔中,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4.把人民作为美术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美术作品好不好,人民群众的评价是最高标准。古往今来,一切经典的艺术作品都是因为人民的喜爱,才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新时代美术工作者,不可看低和轻视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绝不能以人民看不懂、看不了自己的作品为荣。美术作品要尊重人民群众评判,接受人民检验。
(三)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新时代美术工作和美术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多出作品,多出精品。美术工作者要赢得人民的认可,靠投机取巧不行,自我炒作也不行,唯有创作出精品,才是繁荣中国美术的正途。
1.强化精品意识,力戒浮躁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心怀职业的神圣感、劳动的光荣感,视作品为生命,竭力为社会奉献质量上乘的好作品。美术工作者要志存高远,以热忱的事业追求,笃定恒心创作精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攀登艺术高峰。立志为时代和人民创作,描绘人民的火热生活,为民族画史、为时代画像,努力创作出为人民所欢迎和喜爱的精品力作。将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走出狭隘、走出名利,实现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完美结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2.遵循艺术精品标准,扎扎实实搞创作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精品必定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上追求有机统一的结果,充实而不空洞,雅正而不低俗,深刻而不肤浅,细致而不粗糙。当前的一些美术作品,沉醉于玩弄形式技巧,缺乏表现人文精神的深度,致使作品沦为单纯的炫技表演;还有一些作品胡编乱造、粗制滥造,这些都警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要以创作生产精品为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打磨作品。首先,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对艺术抱以敬畏之心。秉持对艺术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作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和“一切向钱看”。其次,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用踏实之心搞创作。凡是传世之作,必定是艺术家倾注心血打磨出来的结果,必定是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结果。再次,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美术创作的全过程。美术的发展史就是美术创新的历史。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原创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避免照搬跟风、克隆山寨。
(四)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新时代美术工作者要想做出精品力作,一是必须热爱祖国,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不断推出讴歌爱国主义精神的美术精品,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美术作品中飘扬。二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努力把个人的创作研究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努力创作出精品力作,在作品中展现新时代美术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三要有引领社会的责任感,切实肩负起引领人民积极向上的文化担当。四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品位。以高尚的审美境界,去发现美、描绘美、塑造美,以美育人,用优秀作品引领人们追求崇高、向往美好。五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讲品德、重艺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优秀的美术精品赢得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2]陈独秀,钱玄同.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5-1949)新青年3[G].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439.
[3]郎绍君,水天中.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卷)[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21-25.
[4]张晓凌.“美术革命”与20世纪中国美术[J].美术,2018(4):7.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8.
[6]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代发刊辞[J].美术,1950(1):15.
[7]林钰源.袁运生与《泼水节——生命的赞歌》[J].文艺争鸣,2010(16):67.
[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9]中共中央宣傳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12.
[10]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1).
责任编辑李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