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科
民国时期,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汪德亮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力图通过开发民智、改善民生,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他们重视平民教育,推行“乡村改造”运动,以效法孙中山办黄埔军校之于国民革命,创办乡村师范学校。
这当中,就有晏阳初、汪德亮创办的衡山乡村师范,名师众多,在湖湘大地影响深远,宛若一抹霞光映红了抗战初期乡村的天空。
两位教育家合力创办“衡师”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县人,中国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社会学家。
1922年,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并在湖南长沙组织平民教育讨论会,筹资组建了200所平民学校,取得了重大的影响。青年毛泽东作为义务教员,参与过晏陽初在长沙的平民教育运动。1923年春,晏阳初来到北京,在张伯苓、蒋梦麟、陶行知、朱其慧等社会名流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全国开展义务扫盲活动。1936年2月,晏阳初重返湖南,开展平民教育运动。经过考察,他决定在衡山“研经书院”设立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为平民教育运动培养人才。
平教会推荐汪德亮负责筹建工作。汪德亮(1905-1990),广州人,著名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留学,193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同年9月返回祖国后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任教授,后来去河北,担任保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社会教育部主任。他与一帮同仁白天搞调查研究,编写教材,晚上组织农民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梦想以此改良农村,改良社会,拯救中国。他的积极表现,受到晏阳初的赏识。
1936年9月,汪德亮受命担任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他草拟了筹建计划,提出办学宗旨要注意乡村建设,专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及社会教育人员。可是,这样的计划,湖南省教育厅不敢批,上报到南京教育部,教育部也不敢表态。血气方刚的汪德亮跑到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据理力争,最终获得批准。
开学之初,晏阳初做了“误教与无教”的讲演,告诫青年学子:“不仅要做好乡村教师,也要做好乡村改造的领袖。”汪德亮也在多次宣讲中,阐述他与晏阳初的教育观点:办社会化教育,倡导科学与民主,倡导学术思想自由,倡导乡村建设。
汪德亮主导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制定了三年课程实验大纲,安排了六项中心学程:社会研究、军事教育、民众教育、小学教育、农业教育、乡村建设。他要求青年一代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在学好基础理沦知识的同时,多去农村搞社会调查。1937年秋,他组织衡师学生到衡山县四个乡进行重点调查,编印了《衡山实验县师古乡等四乡的调查报告》。1939年,衡师学生在新宁县白杨乡开展调查,编印了《新宁白杨乡社会概况调查》。
当代出版家、作家雷群明的父亲雷天一,系湖南耒阳人,毕业于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他曾任湘南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桂阳县县长、省档案局副局长、湖南林学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雷天一写了一篇回忆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读书的文章,文中写道:“从建校第一年起,学校一系列的办学主张都离不开教育学生认识中国,认识社会,认识农村。”
先后聚集一批文化名人
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办学5年,先后聚集了一批文化名人。这当中有著名诗人艾青,画家阳太阳,作家黎锦明、孙伏园、王西彦,音乐家任光、安娥夫妇,木刻家温涛,教育家晏阳初、汪德亮、叶德先、邹鸿操、朱晨声、解守业、陈孝修、周振邦、钱维桢、李智、何启君,经济学家孟超曾,导演陈卓猷,农学家蒋明川。他们在衡师的时间或长或短,对衡师学生的启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诗人。1938年11月,为躲避战乱,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迁新宁县金石镇刘氏家庙。艾青在衡师担任的是最高年级的两班国文教学。艾青谆谆教导学生:“必先是一个战士,然后才能做一个诗人。中华民族是不会亡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我们要向太阳。”
艾青在教学上思想比较解放和开明。布置学生作文,强调有感而发,只要不是抄袭,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艾青经常对学生们讲:“我讲的课你们爱听就听,不爱听的可以离开,不必坐在这儿受罪!”他讲课总是旁征博引,生动有趣,常常获得满堂会心的笑声。
艾青授课时拒绝使用官方审定的国文教材,全部采用他自己编写的“活页”文选,把世界著名作家、名著介绍给学生,宣传革命文学,撒播革命种子。他培养的学生,后来有的成为作家、诗人和画家,有的奔向延安。艾青在衡师教学期间,写下了《我爱这土地》《旷野》《水牛》《浮桥》《火把》等诗篇,诗歌理论专著《诗论》。
阳太阳(1909-2009),广西桂林人,又名阳雪坞,晚号芦笛山翁,擅长中西绘画、书法和诗文,是“漓江画派”的开拓者、旗手和领军人物。1939年9月,他来到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发表战斗诗文,创作大批绘画作品,反映抗日斗争生活,同时创作了一批描绘湘西风情的人物、风景画,现存油画《沙原上的船》。两年后,参与筹建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后任该校教授、教导主任。
黎锦明(1906-1999),湖南湘潭人,著名作家,“藜氏八骏”之一,排行第六,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30余年,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曾经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37年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教授国文两年。
孙伏园(1894-1966),原名福源,浙江绍兴人,法国巴黎大学毕业,著名散文家,在新闻学上有民国“副刊大王”之称。1937年8月,衡山实验县县长、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彭一湖因病辞职回乡,平教会平民文学部主任孙伏园继任。当时的衡山县,辖今衡东、衡山、南岳二县一区,是湖南省的一等县。但是,孙伏园在任只有一年半时间,因抗日湘北会战即将拉开,衡山实验县也就于1939年2月告停。
王西彦(1914-1999),浙江义乌人,著名作家、文学教授,曾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抗战初期在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地下党组织非常活跃
校长汪德亮是一位开明绅士,学识渊博,崇尚科学与民主。学校开设了“中国近代史”课程,汪德亮亲自讲授,还动员其他教师讲课,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校附近的中小学师生争相来听课。随着这门课程的讲授,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雷天一的回忆文章提及:“七七事变爆发后,学校又紧密围绕神圣抗战进行教育,宣传抗战,参加抗战,坚持抗战。1938年至1939年,整个学校都以宣传抗战为中心,动员全校师生下乡办抗战教育,还出版了一本《一个学校的总动员》的书。”这些活动,都是在汪德亮领导下开展的。
抗戰时期汪精卫投靠日本人,汪德亮对他叔叔的可耻行径十分痛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张。他利用假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宣传抗战,演出话剧、杂剧,教唱抗战歌曲,慰问抗战军人家属。
学校图书室有近万册藏书,不仅藏有鲁迅、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学作品,还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论持久战》等进步书刊。考入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家境清贫而又品学兼优,他们在进步教师的指导下,勤学务实,奋发向上,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中有不少人,由爱国主义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向往中国共产党。
汪德亮以“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求学期间以不参加党派活动为宜”的理由,拒绝加入国民党组织。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中共衡师党支部开展了大量的秘密工作,发现和培养了刘志愚、杨京川、陈卓猷、毛贤友、王继银、罗能明、刘国安、闵炳阳、赵琦、汤振文、凌志谦、杨介民、刘明曦等人为中共党员。组织动员一批学生奔赴延安、皖南抗日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二班学生霍怀德去延安参加了八路军,转战华北、内蒙古一带,战斗中很顽强。三班学生周月南在陕北前线担任战地记者,后来壮烈牺牲。五班学生陆民华、邹今托、潘世良到皖南投奔新四军,途中被国民党逮捕,次年从上饶集中营逃出。七班学生陈诗伯去延安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绑送到重庆渣滓洞,解放前夕被集中枪杀。1939年冬,衡师支部派杨京川、刘志愚等去陕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他们为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颠沛流离的逃亡办学之路
衡山乡村师范学校的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派蔡某来担任学校的军训教官,蔡某利用军训在学生中发展了三个人参加军统特务组织。蔡某由此被薛岳任命为学校军训处副处长,鼓动其他教官和三青团骨干反共反人民。
有一次,蔡某和军训教官以检查卫生为名,搜查学生宿舍,公然把学生们传阅的进步刊物拿走。几个党员闻讯,组织一帮学生半路拦截,追回了这些书刊。三、四班合班上课后,要选班主席,学校党组织提出:“爱护衡山乡师,支持衡山乡师,要让这个学校站起来,团结起来到明天,一定要让大多数同学信得过的人掌权。”但是,三青团的喽哕们上蹿下跳,拼命活动,有的甚至赤膊上阵,公然叫嚣自己要当班主席。学校决定由学生直接投票选择,还派来了指导员、各班参观代表,经过监票、验票、唱票、计票,总算有了结果,党的力量胜利了。那位叫嚣要自己当班主席的三青团骨干,此后就组织他们的人,不断寻衅滋事,挑起了武斗。
国民党不甘心失败,绞尽脑汁要赶走汪德亮和进步教师。先是拿汪是大汉奸汪精卫的堂侄儿说事,紧接着又说衡师被赤化了,大搞救亡运动,有政治野心。这些流言蜚语,目的就是要把汪校长赶走,镇压进步力量。
1939年5月,湖南省政府从沅陵迁至耒阳,省政府主席薛岳、教育厅厅长朱经农为了压制衡师的共产党活动,强迫汪德亮“因病辞职”。
汪走后,继任校长彭一湖因为支持共产党和进步学生,后来不堪忍受当局打压,以“因病难于坚持工作”为由辞职。进步教师或被逼走,或被辞退,有些只好跑到战时文化中心桂林、重庆、贵阳,另谋出路。
生逢乱世的衡师,逃不脱逃亡办学的命运。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迫使学校向大后方转移,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从此踏上颠沛流离的逃亡办学之路。最初,学校迁移到衡阳县渣江镇,11月迁往新宁县崀山。迁徙途中,师生为避开日机轰炸,白天在树林中上课,晚上负重前行,徒步千里,无一人掉队。
1940年2月,第三任校长就职。这是个“老古董”,他以“思想左倾,有共党嫌疑”为借口,明令衡山乡村师范学校开除学生90余人,并勒令学校提前放假,逼迫学生离校。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被迫迁往武冈,更名为湖南省第六师范学校。
衡师,这所跟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齐名的乡村师范学校,在国民党当局的摧残下,只办了5年就夭折了。它存在的时间虽然像天空的霞光一般短暂,但它的开明风貌、战斗业绩,永远留存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史册中。
(责任编辑: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