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记

2020-10-26 02:10邓高正陈地长
江西画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万盛白莲脐橙

邓高正 陈地长

4月26日,江西省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鄱阳县、修水县、都昌县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至此,江西25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退出。这标志着江西老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意味着历史性解决江西老区群众绝对贫困问题的时代大决战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在江西扶贫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

成绩的背后,是12256名第一书记、39775名驻村工作队员、6336个定点帮扶单位、30.2万名结对帮扶干部奋战在江西扶贫一线,用心血在红土地上镌刻出“扶贫印记”。

小小脐橙果老区致富树

宁都县固厚乡小洋旻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曾经,这里村民走的是泥水路,住的是土坯房,全村3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62户,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村民们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又难致富。”宁都县卫健委驻小洋曼村第一书记曾勇华介绍说,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2016年村里开始种植脐橙,让往日的荒山变成群众可持续脱贫的靠山。

有山出山,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固厚乡小洋旻脐橙基地建设面积达5246亩,参与农户185户,其中贫困户35户。

“基地采取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分户种植的经营方式,减轻农户负担,增加农民增收途径。”基地理事会会长陈仁生介绍道,“参与的农户共出山林资源,符合贷款条件农户可以贷款5到8万元,政府帮助一起共同规划建设,共用基础设施,还定期安排技术员到现场培训指导。”预计今年基地可挂果110万斤,每户可增收1.5万元以上。

聚力产业振兴 洞开致富之门

5月16日,赣州市政协机关驻石城县坳背村第一书记刘延俊和往常一样,徒步来到孔令标、黄新布等贫困户家,询问今年白莲种植和早稻播种情况。为赶在春播春种期间解决好农产品滞销问题,盘活春耕备耕资金,刘延俊带领扶贫工作队以代购代销等形式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群众销售白莲286公斤、红薯粉437公斤以及鸡鸭鱼等家禽和水产。

坳背村是贫困村。多年以前这里山上光秃秃、田里草蓬蓬,因灌渠淤塞、农田荒废、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来养家糊口。

近年来,坳背村着力补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让靠天吃饭的黄泥岗“浴火重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坳背村以奖代补扶持发展脐橙、油茶等特色产业,建成集生态治理、科普宣传、乡村旅游、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省4A级乡村旅游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参与基地就业,通过股金、租金、薪金“三金”收益,让贫困群众吃下定心丸。大力发展白莲、大棚蔬菜等绿色生态农业和太阳能光伏扶贫产业,走出了“造血式扶贫”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9年底,坳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从不足2万元发展到近30万元。有了产业支撑,决胜全面小康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绿色蔬菜”兴百业 “四轮驱动”助脱贫

5月15日,石城县屏山镇万盛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看着满载圆茄、辣椒的大货车离开村产业基地开赴深圳时,陈发根这位月固定工资3500元的肢体残疾贫困户,开心地笑了。

据村党支部书记陈学华介绍,由于人多田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万盛村被列为省级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08人。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扶贫为先导,组建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高标准大棚蔬菜种植基地650亩,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为贫困群众点燃脱贫致富的“绿色希望”,已联结带动当地255户群众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帮助68户贫困户圆了致富梦,目前基地生产的圆茄、辣椒、黄瓜等大棚蔬菜,俏销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

一业引爆,百业花开。在组织发动、奖补撬动、基地拉动、合作社带动“四轮驱动”下,万盛村已培育壮大优质白莲、大棚蔬菜、翻秋花生、脐橙种植和生态养鱼等特色富民产业,3年累计发放产业奖补17.6万多元,形成立体种养、链式发展的产业格局,直接带动11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的万盛村,百姓生活殷实,文明新风拂面来。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對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

眼下,江西尚有9.6万贫困人口,皆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没有退路,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不让一个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猜你喜欢
万盛白莲脐橙
池上
白莲
万盛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投用
白莲
重庆万盛:不动声色发展“体育+”
家乡的脐橙林
摘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重庆万盛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与启示
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