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兰
摘 要:文章从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对小学语文课堂词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梳理,从联系课文、比较赏析、链接生活、激活想象这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让词语教学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有效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015-02
在传统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借助工具书解释和说明的方法。然而这些解释是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一种理性的概括,学生就算把它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可以说,传统词语教学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阻碍了学生感悟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造成了学生在表达时语言的乏味单调,甚至是言不由衷之现象的罪魁祸首。其实,任何一个人要表达的内容、要传递的情感都是通过遣词造句来实现的。因此只有理解了词语,才能理解内容,最终才能领悟说话人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细细地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使词语刻入学生的心田,融入学生的生命,从而化为自然流露出来的表达。
一、聯系课文——让词义理解更直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借助工具书可以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大意,但这样的理解会比较抽象,且不能运用于所有的生词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并非工具书上显示的那层意思。因此学生必须走进文本,做到词不离句,才能更直观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追悼”一词时,教师展开了如下教学。
师:你认为“追悼”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对“追悼”的具体描写吗?
生:从“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这句话中,我知道了“追悼”就是给死者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
师:是的,你找得很准确。通过这些行为对死者表示怀念,这就是“追悼”的意思。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体会“追悼”的意思。
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词语,就必须让其结合词语所在的文本。该例通过简要的点拨,让学生很快读懂了词语的意思,并且知道了“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等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清楚这个词语应该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二、比较赏析——让词义理解更精准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论》中写道:“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进行比较赏析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授《葡萄沟》中的“五光十色”一词时,有位教师的教学实录为:
师: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师:大家想想,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不行?为什么?
生:可以换,因为这两个词都是写颜色很多很美。(学生纷纷点头)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呀。那么大家看看,现在把表示数字的词删去,比较一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词成了“颜色”,第二个词成了“光色”。
教师含笑地将“光”字特别圈出来。
生:这是葡萄发光,是色彩很鲜艳。
师:那就是说葡萄不但颜色多,而且还长得怎么样?
生:很亮、带光的。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葡萄里的水儿多,我要淌口水了。
师:像你这样,水灵灵的。(众笑)葡萄发着光,阳光一照呀,我们真想吃呀。是说葡萄不但颜色多,而且颗粒饱满,像珍珠、像宝石似的。这下,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课文要用“五光十色”了吧!带着你的感受把这个词读一读。
生:五光十色。(美美的,眼神里透着赞美,个别学生还咂咂嘴巴)
通过比较,学生辨析了“五颜六色”与“五光十色”两个词语的微妙差别,精准地把握了词语的意思,感受到“光”之“艳”、“光”之“亮”、“光”之“水灵灵”,在脑海中建立起了 “五光十色”的鲜明印象。事实证明,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赏析,更能让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链接生活——让词义理解更深刻
词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而要想让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则必须链接生活,使词语的内涵得以显露,为学生准确地运用打下基础。笔者在教授《新型玻璃》一课时,就“藕断丝连”一词的教学,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剖析。有如下教学实录:
师:谁能讲一下“藕断丝连”的意思?
生:“藕断丝连”就是藕已经折断,但是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
师:那文中的“夹丝玻璃”是怎样藕断丝连的呢?
生:夹丝玻璃破碎后,碎片仍然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生:夹丝玻璃的碎片可以像被藕丝粘着一样不散落。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在用心读书。是的,夹丝玻璃破碎后可以藕断丝连。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会藕断丝连呢?
生:国庆节,爸爸回老家去了,但是还藕断丝连地给我和妈妈打电话。
(学生大笑)
师:这位同学能够想到人与人之间的藕断丝连就值得表扬。但是爸爸和你们并没有断了关系,只不过暂时分离而已,所以这么用不太合适哦。
生:我家邻居的叔叔阿姨离婚了,可是因为他们的女儿,他们还有联系,这也是藕断丝连吧。
(学生哄堂大笑)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指藕节折断,但还被丝连着没分开。在现实生活中,它更多的是用来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当学生借助工具书说出“藕断丝连”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时,学生此时脑中停留的只是对这个词语本义的理解。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带领学生挖掘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进而拓展其在生活中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链接让学生由本义想到引申义,直至运用最多的比喻义,逐步深化了学生对“藕断丝连”一词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四、激活想象——让词义理解更丰富
很多时候,在学生的大脑中,词语往往处于消极状态——干瘪、平面,这與教师重理性分析、轻感性理解的词语教学方式不无关系。笔者在执教课文《一枚金币》时,在谈笑间带领学生展开想象,品味“当牛做马”一词的情景很具有代表性。有如下教学实录:
师:谁知道“当牛做马”是什么意思?是给别人做牛做马吗?
(学生窃笑)
生:“当牛做马”就是像牲口一样干活。
师:很好!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儿子离开家,走了一整天,终于有人要雇佣他一个星期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太阳很大啊,晒得人全身火辣辣的,他戴着破帽子,顶着炎炎烈日,握着锄头在地里不停地锄草,大滴大滴的汗珠滴到地里一下子就全干了,不一会儿手掌就磨出了一个个的血泡。
师:没干过体力活,细皮嫩肉的哪里受得了这罪啊,那就赶紧休息吧!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他必须继续锄草,不然老板不会付他工钱的!
师:有道理,那就忍痛继续干活吧!儿子费力地锄呀锄,好不容易锄完了草,该吃饭了,一桌山珍海味摆在他面前。
生:(笑)怎么可能呢!有稀饭馒头就不错了!
师:怎么会这么惨呀!
师:吃饱饭了,儿子——
生:睡觉了,可是他只能睡在柴房里。
生:(做哆嗦状)怎么没有床啊,只有稻草,好冷啊!
师:确实很可怜,跟牲口差不多。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天,第二天,儿子腰酸背痛的,回家去吧?
生:不可以,钱还没赚到呢!
师:那儿子还会有什么遭遇呢?
生:儿子还可能要搬砖头,有时砖掉下来,砸到他的脚,砸得血肉模糊的,可他依然得忍着疼痛继续干活。
生:他可能要挑水浇菜,一担水有几十斤重,他一天就要往返挑十几趟,把他的肩膀都磨破皮了。晚上却只能睡在牛棚里,无数的苍蝇蚊子伴着他入眠。
…………
师:体力劳动是艰辛的,人能做的他做了,甚至连牲口做的,他也做了,真的是“当牛做马”。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当牛做马”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当牛做马”这个词带着形象、情感和色彩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学生运用起来必然会得心应手。
词语是文章的基本细胞,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激活这些细胞,语文课堂才能焕发生机。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词语教学变成课堂教学最活跃、最富有趣味的活动,让词语成为学生阅读与写作中最重要的支点、最有默契的伙伴!
参考文献:
[1]党秋玲,樊雅利.扩充小学生词汇量,提高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6(3):158.
[2]陈玖华.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法探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