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冰 赵沿草 黄欣仪
压疮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局部组织受压,机体内部血液循环受阻,进一步导致局部软组织的溃烂以及坏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增加患者痛苦,降低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上对压疮患者虽有部分针对性的干预方式,但总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针对压疮患者的干预方式进行拓展,丰富干预内容,对提高干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负压引流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负压伤的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增加创面血流,同时减轻水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对促进压疮患者的痊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骑跨椅是针对压疮患者的一种运动干预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4]。本研究探讨负压引流及骑跨椅干预对Ⅲ级压疮的干预效果及满意度,旨在为Ⅲ级压疮患者病情改善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现报告如下。
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Ⅲ级压疮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5]:(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Ⅲ级压疮;(2)年龄>20岁;(3)无临床病历资料缺失。排除标准:(1)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2)精神异常或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皮肤疾病;(3)正参与其他研究;(4)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和常规组,各42例。联用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3~72岁,平均(55.32±3.15)岁;文化程度:初中或初中以下15例,高中或高中以上27例。压疮面积:25~46cm2,平均(35.68±10.22)cm2;压疮深度至真皮。常规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1~74岁,平均(55.49±3.20)岁;文化程度:初中或初中以下16例,高中或高中以上26例。压疮面积:26~46cm2,平均(36.11±10.08)cm2;压疮深度至真皮。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获批于医院伦理委员会。
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联用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负压引流及骑跨椅干预。(1)负压引流:首先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用干纱布擦干,按照患者创面大小选取相应的引流管型号,将海绵和创面完全接触,并于海绵中植入引流管,按照创面情况调节负压值,针对创面感染严重患者需及时更换敷料。(2)骑跨椅:对患者的髋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实施关节屈伸活动,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及延长活动时间。此外,按照患者的耐受力及时调整活动强度,每天训练4~5次,时间20~30min。在骑跨椅治疗的过程中,协助患者进行部分训练活动,包括按摩患者的腹部或下肢,指导其完成上肢上举、扩胸运动以及臂跑运动等;告知患者尽量多外出晒太阳及蹬足等,30~40min/次,3次/d。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压疮面积、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干预效果判定标准[6],(1)显效:创面面积缩小>75%,且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2)好转:创面面积缩小在50%~75%之间,且有少量的肉芽组织生长;(3)无效:创面面积缩小<50%,且新鲜肉芽组织少量,甚至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7]评价患者心理状态,两个量表均包含项目20个,SAS、SDS相关项目评分1~4分/1~3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状况越差。以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判定[8]:涵盖十分满意(≥90分)、较满意(60~89分)、不满意(≤59分)3个选项。
表1 两组干预效果的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压疮面积的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分,
表4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临床上,长期卧床的患者极易发生压疮,病情严重时可能引起患者的死亡。相关研究指出,长期卧床的患者死亡原因中约50%均为压疮引起的严重感染[9]。特别是瘫痪患者,需长时间坐轮椅或卧床,从而使其臀部以及骶尾部长期受压,极易受到大小便浸渍等,增加了压疮发生的风险。对于病情严重的Ⅲ级及以上压疮患者,若无法及时缩小及消除压疮,易引起严重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导致患者死亡。既往,常规的干预方式包括翻身、按摩以及使用气垫床等,虽可有效促进疾病的康复,但效果十分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0]。因此,寻找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干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广大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用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用组干预后压疮面积小于常规组(P<0.05)。表明负压引流及骑跨椅干预对Ⅲ级压疮的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小压疮面积。分析原因:负压引流及骑跨椅联合干预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避免肩背部、骶尾部以及臀部受压,可为患者肢体锻炼提供积极有效的作用,进一步改善肢体僵硬,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可起到防治压疮的作用。相关研究指出[11],骑跨椅主要是一种有轮座椅,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配备有活动围栏以及可调节椅轮,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不同体位需求,且椅上的坐垫可随时取下方便排便以及沐浴。同时,骑跨椅的应用可促使患者适当向前倾坐,从而减少臀部、骶尾部所受压力,促进压疮的治疗以及恢复,并有利于避免压疮的发生。饶利玉等[12]报道指出,骑跨椅联合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压疮患者后的压疮面积为(22.9±10.0)cm2,明显高于本研究结果。而导致两项研究发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不同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负压引流及骑跨椅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其原因:骑跨椅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恢复,同时增加压疮创面的供血,促进创面愈合的加快,且有效帮助肌力的恢复,缓解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进一步缓解患者因疾病影响发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联用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此外,在骑跨坐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上肢运动,可增加肺活量以及回心血量,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防止上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13,14]。增强腹肌、上肢肌肉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食欲及肠蠕动,促进排便,继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负压引流联合骑跨椅干预应用于Ⅲ级压疮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面的愈合,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