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云南防空情报网作用考析(上)

2020-10-26 03:29贺笃照
云南档案 2020年9期
关键词:飞虎队敌机警报

■ 贺笃照 朱 丽

云南防空建设与实施从1937年8月省防空协会成立时开始,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而结束,历时8年,与抗战相始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以1938年9月28日敌机首次空袭昆明为起点,在这之前为准备时期,之后为防空实施阶段。准备时期主要是成立省防空协会和防空情报处等指挥机构,发展协会会员8千余人,积极开展防空宣传和防空训练,并举行了数次防空演习。防空实施阶段根据防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防空的组织机构;加强防空情报网建设和通信保障;逐步加强防护措施;军队防空作战。逐步形成了由电台、目测(对空监视)、电政通信、电话通信、铁路通信、半导体收音设备、警报、信号灯等组成的功能强大的防空情报网体系,在当时国民党看来,相对于军队的积极进攻,情报属于消极防空,但该情报网在军队防空作战中的确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

一、云南防空情报网络的创建

抗战时期,云南防空情报包括空军作战情报,主要依靠遍及城乡的对空监视队、哨保障。同时,建立情报传递报知通信网。正如王仲《漫谈防空情报工作》指出:以云南省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面积上,如果仅依赖监视哨防空,需要配置哨所4千多所,因此,通信更为重要。当时,全省的防空通信以省电政局、省电话局、省防空司令部和空军协同保障。以有线通信为主,充分利用省电政局、电话局、铁路等既设通信设施,不足部分由省防空司令部和空军补充建设。无线电部分,由省防空司令部和空军自建,航空委员会调派部分通讯补充,建成省防空司令部和空军两个互为协同的防空情报系统和通信网。

云南省防空协会及其情报处成立后,直辖3个防空监视队。据《云南文史资料选集》记载,1938年,特别是日本占领越南后,日机轰炸云南日益频繁,嚣张的日机经常大摇大摆结队而来,低空肆意投弹扫射。血的教训让云南人更加重视电信网络的建设。4月,监视队第三队所属哨所成立,其任务是监视昆明市东南直径250公里范围内情报。4月25日,情报处通讯总所成立,负责搜集省内外及各队哨的情报。1940年1月,无线电台成立,从越南运进200W 发报机一部、三灯收报机三部开展工作。同年2月,通信总所改名为情报所,隶属情报处,增加电台编制。当时防空监视网的具体配置——监视哨的通信保障:省防空司令部情报处通信总所至对空监视队,对空监视队至各监视哨均设有线专用线路,对重要队哨或没设有线线路的队哨,配无线电台保障。空军所属的对空监视队哨,一般配无线电台,并设分台。从当时的《昆明区防空情报网配备监视哨线路里程表》可具体看出各地与昆明的联络,如寻甸为直达,利用昆寻电话单线;宣威为直达,利用曲宣及昆曲的电报线;广南为直达,设无线电机;沪西为用弥勒的线路中转,利用泸弥电报线;大理、昭通则是利用当地的无线电台与昆明联络。别外,《云南省防空监视队哨设置条例》规定:凡设在防空监视区之内的交通通讯机关(铁路、公路)亦负有对空监视任务,而为辅助防空监视哨。1941年美国空军志愿队即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昆明习惯称之为“飞虎队”)来华协助作战。昆明作为美空军基地,应美军志愿队的要求,以昆明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每20公里架设一个防空监视哨,形成了协助空军作战的电话情报网。(如图1-1,图2-1)以后,每天综合各监视队哨、电台发来的情报,及时准确地在敌机进入滇境时,发出预警信号,市民们则习惯了每天注意警报信号,及时疏散至郊区躲避。为便于老幼事先疏散,由防空司令部制发白、红、绿三色信号旗,白色代表预行警报、红色代表空袭警报、绿色代表解除警报,由专人用自行车传送到警察局,由各警察分局传达到各警报点,然后传达到市民,不使用音响。但是空袭警报与解除警报同时用音响传达,并增加警报信号灯。

“当日军飞机由越南进入文山境内,前方监视哨的人员通过观察飞机的数量、型号、方向等信息后,沿途的情报网就会提前向昆明等地电话报警。如果判定是日机空袭昆明,在昆明最高点五华山瞭望塔上挂一个红灯笼,全城都看得到,鸣警报器,老百姓很快就向城外疏散。当敌机距市空不远,则再鸣警报器,其声间隔短而急,即紧急警报。当五华山上见两个灯,飞机发动机的声响远远都能听到,说明日机快到昆明上空。日本飞机轰炸出境后,五华山升起绿灯笼,警报器作长鸣,数分钟而止,老百姓就会一个个从城门回来。”郝炬生前描述。

图1-1 当时的昆明防控情报调制图(来源:《云南防空实录》)

二、空袭与飞虎队来华

在昆明人的抗战记忆中,“跑警报”尤为深刻。汪曾祺曾写过一篇《躲警报》:“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

图2-1 老昆明城区防空警报安放图(来源:《云南防空实录》)

关于“跑警报”,有苦中作乐的文学轶闻,更多的却是心惊肉跳的惨痛回忆。资料显示,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以来,为了打击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日军飞机对中国上海、武汉、重庆、成都、西安、昆明等重要城市进行持续性的战略轰炸。时值北方各省相继沦陷,作为抗战的大后方,大量高等院校、军政机关以及工商企业迁昆,在1937年至1940年间,昆明人口由14余万膨胀到20余万。此外,中国抗战后方所需的各类战略和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汽车配件、药品、钢材、白糖都需要通过滇缅公路从西方进口。而昆明就位于这条“抗战输血动脉”的终点,是国际援华战略物资的集散中心,自然成为了日军轰炸的主要对象。据《难忘飞虎队——美国飞虎队援华全景图文》一书统计,自北方各省和沿海港口沦陷后,对昆明的轰炸次数和投弹数仅次于陪都重庆,而炸毁的房子甚至比重庆还多。其空袭详情见表2-1,图2-3。

图2-2 日机空袭昆明市区飞行路线示意图(来源:昆明市人民防空志)

表2-1 抗日战争期间昆明受空袭情况统计表

《云南防空实录》记载:“1938年9月28日,敌机9架从琴横岛起飞,首次袭滇,在昆明西郊潘家湾投弹多枚,死伤百余人”。有昆明市民回忆,昆明的棺材卖空也装殓不完那些尸体。而在此次空袭中,我方也击落敌机一架。

这只是日机轰炸昆明时众多残酷场景的一个小小的局部。昆明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1938年9月28日。他们把这天称为“9·28”惨案。后来,市民孔庆荣、段昆生曾回忆此次空袭:“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早晨九点,日本侵略者首次派来一个空军中队,各型轰炸机九架,排成三个品字形,由黑林铺方向入侵市空……炸弹落地爆炸,硝烟弥漫,破片横飞,死者尸横遍野,幸存者呼天嚎地,惨叫之声不息……此次被炸地区为昆市大小西门外,潘家湾,小西门苗圃及凤翥街一带。炸后,市民政局派二等科员王协中前往查看登记,潘家湾共死伤四十余人,最惨者为一年轻妇女领一岁多的小孩,娘的头被炸掉,尸体向下,血流不止,而孩子被震死于娘的身旁。除此,其他破头断足,血肉狼藉。苗圃及凤翥街,死亡计九十四人,现场血腥,令人心痛。”(《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忆日机首次轰炸昆明》)

以后日机多次在昆明、个旧、开远、蒙自、云南驿、保山、腾冲等地及滇越铁路、滇缅公路等轰炸。1939年4月13日,日机两批轰炸蒙自县城,无辜平民死伤500余人。同年12月轰炸滇越铁路芷村车站,死伤200余人。据《难忘飞虎队——美国飞虎队援华全景图文》一书:日机对昆明的轰炸在1941年达到高潮,制造了著名的武成路惨案、南屏街惨案、正义路惨案等。由于空袭对昆明及云南人民造成了如此惨重的损害,政府和各界不得不重视之,因国内空军不振,人们的目光只能向外。

图2-3 昆明地区被炸示意图(来源:昆明市人民防空志)

陈纳德第一次来华是在1937年,他先后参与过上海和武汉等地的保卫战,然由于缺乏战机和物资补给,一度成了光杆司令。1940年11月,陈返回美国。通过演说和反复努力,罗斯福总统终于批准了援华的“空中外籍兵团计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飞虎队”移师中国,并在昆明建立基地。当时昆明的机场在巫家坝。据在今昆明关上空军干休所,曾在巫家坝机场第六招待所为“飞虎队”做过警卫工作的韩昆回忆,“飞虎队”到昆明后,总部安置在西站(今云南十四冶住地),指挥部设在巫家坝机场西北角(原巫家坝昆明国际机场办公楼)。12月20日,10架日军96 式重型轰炸机飞临昆明,准备进行轰炸。嚣张的他们以为中国空军已经没有组织有效抵抗的能量,而昆明用于防空的零星的高射炮火根本不能伤害他们。因此,他们飞得很低。这时,只见陈纳德一声令下,24架P-40型战斗机从沾益、昆明、呈贡直冲蓝天,团团围住了日机。这些半路杀出来的伏兵,惊得日本飞行员魂飞魄散。这场空战,美军志愿队员取得了0:9 的辉煌战果,只有一名队员受了轻伤。在随后的仰光和怒江等激战中,飞虎队等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志愿队员们以少数可用的P-40型飞机,迎战总数超过1000架的日本战机。在31次空战中,志愿队员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对志愿队取得的辉煌战绩,中国军民纷纷赋诗祝贺,赞扬他们是“飞虎队”。据张凤岐回忆:后来,P-40飞机加装了机关炮,战斗力大为增强。日本零式战斗机看到它就逃。从“表2-1 抗日战争期间昆明受空袭情况统计表”可看出:1942年数字中,日本空军仅仅出动了10次侦察机,而没对昆明投放一弹实施轰炸。这样,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就完全掌握了西南地区的制空权。

图2-4 上图为陈纳德 下图为昆明人民支援飞虎队的场景

三、昆明基地对飞虎队的情报支援

1941年美国空军志愿队来华协助作战。昆明作为美空军基地,应美军志愿队的要求,以昆明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每20公里架设一个防空监视哨,形成了协助空军作战的电话情报网。同时,在昆明还举办防空监视哨训练班,由各县选派青年参加防空情报课程的培训,不久又开办了防空监视队工作人员训练班,为美军志愿队情报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一)防空情报网络的预警

陈纳德来昆明后,依托云南原有的网络,强化预警,组建了中国的预警网,又称空袭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由人、无线电、电话和电报组成的一个庞大网络,覆盖了中国的大片土地、它随时监督敌机的行动,以最快的速度让有关方面知道并作好防卫准备。这个预警系统除了不断获取敌人进攻的情报外,还可以引导和帮助我方迷航的飞机和因失事而跳伞的我方飞行员顺利返航,及帮助我技术专家找到失事的敌机。

其基本的机制为:由各警报站报告敌机机型、数量、高度、方向等情报,而飞虎队司令部根据各个预警哨标明的敌机的方向和所到达的地段研究作战方案,然后指挥战机埋伏和出击。这样,在敌机临近之前,飞虎队员能启动战机升空占据有利位置,打敌机措手不及。

云南是当时中国空袭预警系统最有效的防卫区。日本人占领海南岛后,便把昆明这个抗战的大后方作为首要的攻击目标。如前所述,因反复受到空袭,使得云南人更加重视通讯建设。又加上飞虎队来华后的需要,云南预警网最先在中国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无线电零件从香港运至昆明,由约翰·威廉姆斯和亨利建立起了无线电网,可覆盖敌人从海南岛进犯的整个区域(图2-5)。

图2-5 预警机制

1941年,云南防空情报处在昆明、沾益、祥云、杨方凹设总台,配置云南境内担任防空监视的情报分台约300多个,在杨方凹设情报科,担任空军作战情报网监视队(哨)的情报收转工作。1942年,美空军志愿队在云南成立了14航空队,昆明成立空军第五司令部与美空军直接联系,还架专线电话到防空司令部情报所。

据郝炬生前记录,1941年12月20日上午,陈纳德接到云南防空情报:10架日军轰炸机于9点3分从越南上空进入云南,预计两个小时后到达昆明上空。得到情报的志愿队早已升空等待,结果日机不但未能袭击昆明,反而全被击毁。5天之后,日机再袭,再受重创。之后,美国空军志愿队还成功袭击了日军在越南河内的机场。

唐纳德·惠尔普利曾任飞虎队的气象监督,他帮助约翰·威廉姆斯一起建立了警报和天气预报系统。“我于1941年7月加入了飞虎队,”他回忆道,“那时候,我还是驻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基地海军航空站第54巡逻中队的气象官。”

“我决心参加陈纳德的飞虎队,美海军便给我准假一年。后来,约翰派我前往云南各地,走遍飞虎队的各个秘密机场,指导我们的无线电报务员建起一个原始的电台网络,充当空袭警报系统。我还帮助修建其他秘密的应急机场,安装天气预报装置。”

“那些中国话务员不必进行敌我识别,只需通过无线电中继站,把观测到的飞机数量、位置及飞行方向等信息传递给下一站,直至反馈到昆明总部,由约翰在挂图上标出航线。假如在通报区域内并无我方飞机,那么,出现的飞机必定是日军巡逻机或前来偷袭的轰炸机。”“假如它们直奔我方机场,陈纳德就会耐心等候,待其进入基地80英里范围之内,便命令P-40战机升空迎敌。借助无线电警报系统,我们节省了数千加仑的航空燃料。我们无须搜索敌机,它们自会找上门来。日本人简直被打得晕头转向”。当然,1938年至1944年6月间,由于我方完全没有无线电监测雷达,对日军的空袭,其预警效果是有限的,主要靠各队哨的成员眼睛看、耳朵听,发现敌机后再通过电台等通信手段传送情报。情报发送到昆明再拉响警报。日军侦察机摸到了我方不具有无线电监测设备和通信落后的情况,因此肆无忌惮地屡屡进犯,对当地造成巨大损失。

后来,昆明有位名叫赵超尘的广播电台技师,他利用经过改装的半导体成功接收到了前来轰炸敌机的无线电信号,为有效预防空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无线电老前辈赵超尘是云南解放前第一个广播电台的技师(他生前是昆明无线电厂工程师),他曾回忆说:由于当时无线电广播频段所占电台非常少,收音机收听者对所有频道都不会放过,遇到有信号的频点就天天收听。开始几次日本飞机从越南、泰国侵入中国领空时,他从电子管收音机中就能听到日本语对话,但信号很弱,音质效果很差。随着日军飞机飞临昆明越来越近,对话音量越来越大,语言也越来越清晰,当收听效果最好时,炸弹就会落在昆明市区。摸到规律后,赵老就把这几个频率标定在收音机刻度盘上。

为了监测到敌机离昆明更远的微弱信号,他又采用多种方法摸索制作了具有向测性能的定向天线。他将收音机电路中去掉负反馈元件,在音频输出端滤波后接入电压表,这样就能测量出无线电波的强弱,根据电磁场的强度与接收距离成反比的关系,判断敌机飞临昆明上空的时间和距离。后来,每当获得有关数据,赵老就立即向昆明防空司令部报告。防空司令部根据他的报告并结合其他情报,就能提前拉响警报。他多次准确预报敌机来犯时间,为防空决策起到了辅助作用,减少了人员伤亡。

过去,敌机离昆明很近时才能拉响警报,由于采用了赵老的无线电监测方法,后来只要敌机飞越中国国境不久,距离昆明还有二三百公里时(现云南红河州蒙自附近),就能提前几十分钟拉响警报。这可以说是抗日战争中,中国最早的无线电监测设备,也是中国最早利用无线电监测抵御日寇的案例。

猜你喜欢
飞虎队敌机警报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假期终结者
是谁的责任?
拉响夏日警报定格无痕迹美肌
单兵扛导弹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
飞虎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