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人的感知特性包括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开端。无论是设计领域的专家还是普通百姓,在评价环境时,往往都喜欢用“感觉”(准确地应该称为知觉反应)来进行交流。也许,在这个嘈杂喧闹的社会中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人们最为直接和共通的语言就是“感觉”。
感觉与知觉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之一。感觉与知觉同思维的重要区别在于,感知觉强调的是一瞬间的感受,而思维强调的是一个思考并得出结果的过程。设计的目的不仅仅要满足人的使用要求,还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如何设计使用功能,更要审视人们对于常用设计元素的心理感受。只有既满足使用功能,又能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才能称为完美的设计。
贵州西里弄社区如同大多数的上海传统里弄社区,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过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物质性老化现象,许多家庭内部户内生活空间狭小,设施破损,品质陈旧。同时伴随着城市社会变迁的历程,社区内部的结构关系日趋复杂,生活空间分散碎化,不仅导致了日常维护与修缮更新方面的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居民老龄化现象严重,经济能力相对较低,社区共识性下降,居民自我更新能力日益减弱,集体合作意愿不高。设计通过人的感知特性,通过突破知觉的恒常性来对传统建筑进行进行更新改造。
2.2.1 突破知觉的恒常性
人们对熟知的事物会产生知觉上的恒常性。恒常性对人的知觉体验来说会使其反映敏感性和感官兴奋度降低,但是恒常性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超过一定范围,恒常性就消失了。如果就人们已熟知的事物,用另外一种造型语言,附于另外一种色彩、结构、肌理,使其与人们的知觉印象相差很大,突破恒常性范围,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感官兴奋。
2.2.2 突破色彩恒常性
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当看到一颗树的时候,知觉就一定反映为绿色,虽然在晚上几乎分辨不出色彩,但是知觉所具有的恒常性会告知树一定会是绿颜色。同样的,当谈到实木家具,就一定会认为应该是褚黄色或深褐色。谈到花岗岩建筑,大都反映为青灰色。如果将树木改变为红色,石质建筑改变成黄色(可利用光的显色性来达到这一目的),是否会提供一个新的知觉体验环境呢?把这种倾向运用于里弄社区的微更新设计中,突破传统里弄社区的色彩,让的居民们在知觉上产生新的刺激。
2.2.3 突破形态恒常性
当谈到“门”时,很多人会想到矩形方框门,或者拱形门,其实这就表现出人对熟知事物具有形态恒常性,改变人们对熟知环境事物形态的恒常性,也是一种设计方法。例如:西班牙的著名建筑师高迪(Antonio Gauti),运用水泥的塑性特征,附于建筑一种流动,延绵的有机形态,不就是突破了建立在几何形态基础上的建筑形式,它同样会吸引人们。事实上,环境中实物的形态很多是可以改变的。在里弄社区的更新设计中,改造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造型形态,抓住来往的路人与居民们的目光。
设计师提出“共享生活空间”的概念,通过现代设计与传统建筑之间的碰撞,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项目在有限的空间环境里,通过若干社区触媒点的微创性改造,在条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简化公共环境的负面因素,植入相对合理的硬件设施,通过为居民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空间,提升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质,加强场所领域的归属感受,凝聚居民生活的共识性,从而带动社区朝向美好生活的共同努力。
宏兴里的入口插入了一个兼具设计感和体积感的体块。在淡蓝色坡顶体块的基础上加入了方框形的天窗体块。天窗体块呈淡黄色,在温暖之余给人以明亮、温馨充满期待的感觉。虽然整体造型是不规则形状,但是通过突破色彩与形态的恒常性,为传统建筑注入现代色彩,且在设计师娴熟的空间操作和体块处理能力下,形象并不突兀,而是很新颖。宏兴里入口空间内部也非常有设计感,尤其是面向里弄社区的天窗,让人们在进入里弄社区的时候看到光,仿佛看到了希望。入口内部全部是淡黄色,让疲惫的人有了歇脚的港湾(如图1所示)。
图1 宏兴里入口改造
瑞康里入口空间和宏兴里入口空间一样,空间感和体积感都非常突出。颜色是和宏兴里入口不同的另一种淡蓝色,很具有区分度。瑞康里入口空间的展示墙采用在体块中挖空间的手法,体现了墙的厚度,非常有体积感。是弄堂形象展示的一个生动的“窗口”。
永平里的入口空间设计的简单大方,入口空间上方搭着花架,为公共活动的产生创造条件。
瑞康里厦门路入口的空间设计更加出彩,更具时代感。淡粉色的空间为瑞康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对于公共性的营造来说,瑞康里厦门路入口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家美发室就在入口空间内部,为穿行的人们创造了停留的目的地。设计师很贴心地为人们设计了用于等待的座椅和空间。为人们的驻足和歇脚提供了可能,有了交谈和其它公共活动产生的基础。希望借此能够让人们对此有更多的归属感,人和人之间也会有更多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使得整个社区会更加团结,增强环境中的感知特性。
永康里的空中书房在颜色上非常引人注目,不同于传统的里弄社区色彩,采用了跳脱的绿色,由花坛边一条很窄的楼梯通向空中书房。(如图2所示)。
图2 永康里空中书房改造
从外观来看,共享客厅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由多片通透的玻璃组成,用开放的姿态迎接人们进入,与老旧的里弄社区形成对比,给人在视觉上带来感知上的对比,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小楼只有两层,但是在二楼营造了室外平台,增加了景观层次。
社区共享客厅的一层有厨房和餐桌,装修风格简洁、大气,设施一应俱全,是非常有潜力,也许在未来能够创造价值的空间。
设计师调整了公共厕所的开口朝向,采用封闭化设计,解决了厕所的气味问题。在色彩上也选择了鲜亮的颜色,给人以是视觉的冲击力。新厕所墙体上留了许多可以供居民种绿植的孔隙,厕所变为里弄社区口的“花坛小屋”。瑞康里厕所和花坛连起来,白色的体块高低错落,非常美观,且有体积感。居民在花坛中种植了很多植物,使公共厕所令人着迷,感到亲切(如图3所示)。
图3 公共厕所与垃圾房改造
通过从感知觉角度来分析和理解空间设计,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能够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室内设计提供依据和灵感。虽然这种指导的作用也许并不是一种公式一样的存在,但是它可以为室内设计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它既有存在的价值,也有着存在的必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理应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作品,并从感知觉的角度去思考,把感知觉运用到室内设计实践中。
设计的创造过程既有直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也存在着有意识的感知、想象、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通过设计思维去探索人生、社会的价值,又将自己的思考通过设计手段赋予设计作品。对于外部环境,人们往往会陷入定向思维,总是以自我认可的态度和知觉方式来接受外界的刺激。为了使设计的环境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使使用者的感知觉反应能与生理、心理需求相适应,在以人为中心思考设计方案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征。此外,设计师要对各项细节做到胸有成竹,研究越透彻,越能准确地运用设计手段,越能兼顾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艺术性,设计水准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