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晓, 蔡志涛, 王娇娇, 陈 赫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国内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以及基础功能的愈加完善,消费者接受程度已明显大幅提升,更多车企也将目标对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了夺得消费者青睐,汽车制造厂商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了附加功能的创新与研发,以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目前,某些品牌车辆配备的放电连接装置备受关注,可实现车外220V交流放电功能,即通过自带的放电连接装置将电池包电量转为220V民用交流电,从而对外部用电器供电。它既能够支持野外旅行时的大功率电器使用,也能够接洗车机,或是接气泵为汽车轮胎充气等,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使用舒适度。放电连接装置还能够给其他新能源汽车或是插电混动车补充电量,实现对其他车辆的救援。放电功能已成为一大亮点,可以预见将广泛应用于更多汽车品牌上,然而技术创新对整车功能安全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户外复杂的使用环境及操作者使用方法不当都可能影响功能安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车辆起火威胁驾驶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恶性伤亡事故。
本文分别选取了3种品牌新能源汽车放电连接装置样品进行环境可靠性测试,分析了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对各样品可靠性、安全性及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和性能表现做出了客观评价。
1) 测试样品在通用汽车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其设计标准。
2) 开展放电连接装置失效分析,验证样品失效时的安全性能。
3) 提出样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建议。
4) 通过进一步分析失效情况,以期相关研究结论能服务于产业研究、产品设计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完善。
预判可能造成放电连接装置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有降雨、高温和极端环境改变,因此针对以上因素,将待测试的放电连接装置按生产厂家分组为1#、2#和3#三组,分别对其进行防水测试、高温运行测试及湿热循环测试。为验证样品失效时的安全性能,设计了耐燃性能测试,使用干涉测试。
1) 防水测试:测试样品的防水能力。
2) 高温运行测试:恒定温度下,测试样品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
3) 湿热循环测试:温度周期变化时,测试样品正常工作的能力。
4) 耐燃性能测试:测试样品材料耐燃性。
5) 使用干涉测试:测试样品与民用插排的接合匹配情况。
放电连接装置防水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将样品放置在防水试验机中,设置防水试验机参数,进行IPX5的防水试验,试验后进行绝缘测试,验证样品是否可以在雨天进行户外使用。
试验结果如图2~图4所示,1#、2#和3#测试样品在试验中发生进水现象,试验结束后对样品进行功能测试,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图1 防水测试装置
图2 1#样品进水后绝缘失败图
图3 2#样品进水后绝缘失败图
图4 3#样品进水后绝缘失败图
放电连接装置高温运行测试现场如图5所示,将样品放置在温箱中,温度调节至60℃,待温度稳定后启动样品使之正常工作,观察样品是否能在高温条件下满负载工作12h,记录其工作状态。
图5 高温运行测试装置
1#样品高温运行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实验前期,样品工作正常,测试30min后,由于产品自身发热,温度不断上升,超过了样品的温度保护阈值80℃,使产品开启保护停止运行,未达到高温运行的试验要求。
2#样品高温运行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在试验过程中样品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试验期间进行排查过程中发现样品发生烧蚀现象,判断其没有过温保护功能,故人为中断实验,未达到高温运行的试验要求,其高温运行后样品状态如图8所示。
3#样品高温运行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实验前期,样品工作正常,测试1h后,由于产品自身发热,温度不断上升,超过了样品的温度保护阈值80℃,使产品开启保护停止运行,未达到高温运行的试验要求。
图6 1#样品高温运行失败图
图7 2#样品高温运行图
图8 2#样品高温运行后样品状态
图9 3#样品高温运行失败图
放电连接装置湿热循环测试现场如图10所示,将被测样品置于环境测试工装中,模拟样品处于工作状态。
图10 湿热循环测试现场
参照GB/T 2423.34标准开展湿热循环测试,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1) 输出负载:满载。
2) 环境湿度:95%。
3) 温度周期规律为:①65℃ (室内) 温度下保持2h;②温度在2h内均匀地降到-20℃;③-20℃温度下保持1h;④温度在1.5h内均匀地升到40℃;⑤40℃温度下保持1h;温度在0.5h内均匀上升到65℃。
4) 持续30个循环,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数据。做完测试在常温环境下至少恢复4h后对试样进行功能测试[1]。
1#样品湿热循环测试结果如图11所示,放电连接装置在测试122h后,产品失效,原因是受湿热循环测试影响民用插排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其测试后状态如图12所示。
图11 1#样品湿热循环测试失败图
图12 1#样品湿热循环测试后状态
2#样品湿热循环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放电连接装置在测试136h后,产品失效,原因是受湿热循环测试影响民用插排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其测试后状态如图14所示。
图13 2#样品湿热循环测试失败图
3#样品湿热循环测试结果如图15所示,放电连接装置在测试144h后,产品失效,原因是受湿热循环测试影响民用插排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其测试后状态如图16所示。
图14 2#样品湿热循环测试后状态
放电连接装置耐燃性能测试装置如图17所示,将被测样品置于固定台架上,通过灼热丝加热。
图15 3#样品湿热循环测试失败图
参照GB/T 20234.1-2015中耐燃性能测试要求开展实验,试验条件要求如下。
设定灼热丝温度为850℃,持续燃烧1min,关闭火焰枪,待样品晾置1h后,观察3种放电连接装置耐燃实验后状态[2]如图18~图20所示。
图16 3#样品湿热循环测试后状态
图17 耐燃性能测试装置
图18 1#耐燃试验后样品情况
图19 2#耐燃试验后样品情况
观察可知,1#材料测试样品燃烧后可以停止继续燃烧,经测试可保证防火需求;2#材料测试样品燃烧后主体面有轻微燃烧损坏,经测试可保证防火需求;3#材料测试样品燃烧后无法主动熄灭火焰,未通过耐燃性测试。
图20 3#耐燃试验后样品情况
3种放电连接装置与民用插排插接测试,插合部分尺寸满足要求,但插头外形尺寸各异,从图中可观察到,只有3#插头能够完全插进插孔内,1#与2#插头不能完全插进插孔内,存在安全隐患。
1) 目前放电连接装置主要失效部位为民用插排端,说明目前民用插排产品暂时无法满足车规级使用要求。
2) 放电连接装置应选用级别更高的耐燃材料,满足耐燃性能要求,否则存在较大的起火安全隐患。
3) 放电连接装置应安装过温保护模块,设置过温保护阈值,防止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致使产品持续发热,造成部分接触点温度过高,进而发生过热自燃。
4) 过温保护阈值设置不合理会引起放电连接装置失效。在产品设计阶段应充分结合产品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自发热情况,设置合理的过温保护阈值。阈值设置过低,虽然理论上可在设定高温条件下工作,但是由于叠加了产品自身发热,温度升高快,高于预期设置阈值,使产品过度保护而无法达到试验标准。
5) 放电连接装置产品尺寸要求需进一步补充,只保证插合部分尺寸满足要求,不对外形及安装尺寸加以限定,可能会导致使用过程中插头与插座无法完全插合,电路虚接带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