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信辉
摘要:从小重视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收集信息、设计开放练习,合理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处理信息,开展实践活动,综合运用信息等途径,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处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159-01
新“课标”认为:收集、整理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初步具有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等,是学生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基本素养,也是他们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在对某一问题考虑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之前,很少会有一切必不可少的事项、数据、陈述、关系都已经在手头齐全了的情况,它们必须进行收集、挑选、整理、比较。
因此,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我们觉得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使我们的学生变成一台台解题的机器,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头脑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及其重要。
1.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收集信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丰富的精神生活广阔背景下进行。小学教学中的许多概念与算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我们不仅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学,还要把学生编成小组对与数学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专访、测量、统计。如本学期认识了长度单位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经常设计一些信息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从生活中收集信息,能使他们养成自觉收集信息的习惯。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学楼前面的花园里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坛,想在它的四周围上栏杆,请问,需要多长的栏杆?要多少钱?”要完成这个题目,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去测量花坛的长和宽,还要知道用什么样的栏杆围,怎么围,栏杆的价格,工人师傅的工钱等等信息,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去收集这些信息才能计算出价钱。
第二、培养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习惯。信息获取能力指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有目的地发现、收集信息,能亲自动手调查、了解所需信息。老师与学生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找水源”。现今社会,无论是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报刊、电影,还是互动的网络,甚至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源”。老师在开放课堂的同时,要把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接触这些“水源”,成功的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让学生事先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上课时汇报。由于学生在课前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储备,所以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课堂上想要说的就很多,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开放练习,合理选择信息
传统教科书里的习题,通常结构良好、信息确定,只需简单的重复所学知识,单纯运用公式便可解决,这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的能力十分不利。我们需要设计一些有多余条件、条件不明确等的练习,让他们进行辨析,以便提高学生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编制数学作业或数学考试卷,可以让学生大量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自编作业。在每个单元结束以后,我会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干知识、重点难点,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和同桌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搜集资料,相互创编、解决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学生收集、交流、选择有价值信息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创新的过程;更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过程,促进了综合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设计了这样的习题:
用了2小时,走了7千米;7本作业本,花去3.5元;2袋大米,重100千克;8个足球,12个篮球。
然后要求学生从中自由找出对应条件写比。像这种练习,学生要从众多的条件中捕捉出有用的信息,需要经过判断与选择,必须考虑哪些条件结合可以写比,哪些条件写出的比没有实际意义或不符合实际。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通过练习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综合运用信息
学生有了收集信息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收集信息的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务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达到“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开展课前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存在于记忆之中。且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解决,创造出新的信息,这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
3.1 课内提供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材料,以供他们自主选择,以培养其灵活、合理地处理信息的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正好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我设计了一次模拟“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
3.2 课外专题拓展,巩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办数学小报。办报的过程既是学生收集、交流、选择有价值信息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创新的过程;更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过程。在数学实践中,我们通过社团活动或课外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编写数学小报或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或介绍数学学习方法或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等等,然后利用展板进行展评。这样,不仅激励了他们办报兴趣,而且促进了综合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曙.《我们认识的数教学设计与评析》[J].中小学数学,2007,(3):28-29.
[2] 赵永华.《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尝试》[J].中小学数学,2004,(10):42-44.
[3] 郑进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