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026-01
新课程改革一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与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师热衷提问,但问到关键处、引发学生系列思考的问题却不多,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仍无法占据主体地位,这主要是教师钻研教材不透、对课改理解不深、问题设计缺乏研究性等原因所致。
1.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如果老师缺少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依赖教学参考书设计提问,不思考问题的设计意图,就难免使问题设置走了样、变了味,甚至出现学到哪问到哪的窘状。
1.1 提问过于随意,缺乏目的性。
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晰。教师在备课时已设计了相关的教学问题,但一旦学生没有按自己的思路回答,缺少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大多会不知该如何收场,除了僵硬地否定,更多地则是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发问,而致使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无效问题,浪费了教学时间且收不到教学效果。
1.2 提问过于零碎,缺乏整体性。
新课改下,“满堂灌”现象越来越少,但“满堂问”却呈燎原之势。一是教学设计中缺少提纲挈领的提问,二是当学生没有回答到关键点时教师缺少有的放矢的追问。这也正是“满堂问”现象出现的症结所在,许多老师上完一堂课后会发现,大小问题提了不少,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
1.3 提问过于简单,缺乏启发性。
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难度太大则仅仅是针对尖子生所设立的,容易造成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忽视。许多语文教师在重点词语教学环节都会直接点出相关词语,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而缺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找这些词语的环节,使品读词语环节过于表面化。
2.课堂提问呼唤艺术性
好的提问具有启发性,与学生的智力、认识水平发展相适应,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有助于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尤其是作为工具基础学科的語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更需要走向“好的提问”,避免“徒劳的提问”。
2.1 精心设问,做有效性提问。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设问的点当然很多,但教学中不能、也不必处处发问,提问要抓住所谓的“设问点”,即选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要想抓住“设问点”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就是吃透教材。
所谓吃透教材,就是教师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先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的实际学习语文的态度、水平、习惯和方法等学情。然后,教师把课堂学习重点和难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吃透教材,教师就要转化教材意图为自己的意图,转化教材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接受教材。如果把教师比作导演,学生就是台上的演员,学生是舞台的主体,但只有在导演的有效引导、组织下,才能发挥出演员的才艺,才能排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影片。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提问,做一个好“导演”。
2.2 精细设问,做关键性提问。
“疑问是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精细设问,做关键性提问,避免琐碎的问题重复出现,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在关键处提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可以设问“樟树什么样?”“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合影留念?”这样的关键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入文”“入境”“入情”“入理”,容易产生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时提问:“你看到了肖邦怎样的身影?”学生们会在学习与探讨中交流得出悲愤欲绝、彻夜工作两个身影,从而领悟肖邦的赤子之心、报国之情。这样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说话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提问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整体,适时地提出一些“大问题”,力争使课堂显得“大气”些,这样就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
2.3 精致设问,做思考性提问。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教师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学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不以《永远的白衣天使》为题,而要以《永远的白衣战士》为题呢?学生感到问题很新奇,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战士是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而天使只活在人们的想象中;有的说叶欣是奋斗在“非典”的特殊战场上;有的说作者歌颂的不仅是叶欣,不仅是所有的白衣天使,而是所有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战士们”。创造性的提问,唤起了学生极大的说话兴趣,同时也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