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伽师县米夏乡21村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2020-10-23 09:07王贵花
新西部 2020年9期
关键词:驻村党校贫困户

在喀什地委党校“访惠聚”驻村工作点,精准扶贫顺利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关键作用;乡村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较高;项目扶贫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精准度不高;就业不足成为制约脱贫攻坚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应提高驻村帮扶实效,大力发展家门口就业扶贫模式;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带动作用。

精准扶贫作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作之一,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笔者选取喀什地委党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点,利用下沉基层开展“四同四送”、“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联谊的时机,通过与工作队成员面对面访谈、走访群众、现场查看等形式,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进一步了解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基层进展情况,并由此对进一步做好基层脱贫攻坚产生了一些思考。

对伽师县米夏乡21村精准扶贫的总体认识与评价

1、“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关键作用

喀什地委党校“访惠聚”工作队自2016年入驻米夏乡21村以来,按照“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举全校之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精准识别,摸清了贫困底数。由于人口流动、嫁入嫁出、分家不分户等原因,导致21村很长一个时期贫困人口数量不清、户数不明。驻村工作队以包村联户为抓手,依托全校教职工,对21村人口进行重新梳理,精准核查贫困人口基本信息、精准剖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帮扶计划、精准配置帮扶资源,共建档立卡确定贫困户168户,贫困人口712人,为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广泛宣传,讲明了政策方针。依托党校宣讲优势,充分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统筹考虑工作实际和贫困户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政策,以及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成功案例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宣传到每家每户。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三是积极帮扶,解决了实际困难。按照“一对一”“一对多”方式,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先后组织全校职工为贫困户捐赠化肥、衣物、米面油等各类生产生活物品,为贫困户购买鸡苗扶持养殖,特别是针对农产品滞销问题,积极发动教职工购买村民的核桃、红枣、西梅等农产品。真情才能换得真心。访谈中乡村扶贫干部和基层群众一致肯定了驻村工作队的成绩,并希望全体队员能够继续留驻,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2、乡村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较高

乡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有什么样的乡村干部,就有什么样的村风村貌和发展氛围。只有乡村扶贫干部能力素质提高了,才能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做实。访谈中,乡村扶贫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对党的脱贫政策烂熟于心,访谈中笔者有意询问了“贫困线标准”“脱贫时间”“五个精准”“六个一批”等问题,扶贫干部都能领会精神、一一作答,真正弄清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以及“如何退”等关键问题。

二是对全村贫困情况了若指掌。在谈及21村贫困问题时,乡村扶贫干部对全村贫困户数、贫困人口掌握精确,对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存在困难十分清楚。

三是对带领村民脱贫思路清晰。乡村扶贫干部表示,现在党和国家给的优惠政策十分多,只要用好这些政策,落实好这些政策就一定能够脱贫。但他们也表示,现在最关键问题是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切实抛弃“等靠要”思想。同时,许多村干部也表示,由于村民缺乏技能、劳动力缺乏(家中存在“三收”人员,无男劳力)等原因,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难度不小。

3、项目扶贫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精准度不高

一直以来,扶贫开发采取的是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的工作模式。其中,项目扶贫始终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21村在推进脱贫的过程中,也相继实施了一批项目,如转移就业、牲畜养殖、家禽养殖、社会兜底等等。这些项目有力地保障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有的则成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最有效、最稳定的渠道。但在调研中,乡村扶贫干部和村民普遍反映,目前实施的项目效果参差不齐,评价不一。其中牲畜养殖效果最好,最受贫困户欢迎,原因在于农民对于养羊养驴懂技术、会经营;效果最差的是转移就业,无论村干部还是村民均表示不愿外出务工,因为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照料,而且许多人认为务工工资不高。例如在伽师周边的厂子上班,第一个月工资仅300元,吸引力太低。对于地委党校组织实施的养鸡项目,尽管实现了从免费发放鸡苗、提供饲料、搭建鸡舍到帮助销售一条龙服务,但由于农民不擅长养鸡,热情不高,有的贫困户甚至在中途以低价将鸡出售。此外,对贫困户的扶持项目多以普惠型政策為主,缺乏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项目。

4、就业不足成为制约脱贫攻坚的重要因素

21村共有人口1318人,耕地面积2057.5亩,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55亩,人多地少,很多人依靠土地耕种仅能解决温饱。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一人就业可以实现全家脱贫。但目前21村农民就业明显不足,究其根源:一是本地就业承载力不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不高,非农就业机会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有限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内部消化能力有限。二是转移就业意识和观念落后。许多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当地,对外面一无所知,追求财富的欲望不强烈,也不主动寻求其他出路,“等靠要”思想严重。此外,风俗习惯的差异,也使得村民向内地转移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5、必须辩证地看待关于脱贫攻坚的考核检查和材料表格报送工作

对于脱贫攻坚的考核检查和材料表格报送工作,无论是驻村干部还是乡村干部均表示“次数较多”“多得都记不清了”“有的一周要报送十几份表格”。但对于脱贫攻坚的考核检查和材料表格报送工作各方态度不一,驻村干部热情不高,因为材料表格重复太多,而且标准不一样,格式不统一,内容却大同小异,反复报送,耗费了大量精力。乡村干部则认为虽然材料表格报送次数多,但也推动了扶贫工作,是有成效的。造成两方态度不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驻村干部承担了所有的材料报送工作,而乡村干部由于国语水平不高,一般不承担此项工作。综合分析,考核检查、材料报送,层层传导压力,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推动了工作的落实,但应该科学设计表格,避免重复报送、多头报送。

对推进伽师县米夏乡21村精准扶贫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1、提高驻村帮扶实效

结对帮扶干部要加大对贫困户种养产业的全程帮扶,尤其是要帮助解决贫困户产品的销路,确保种养有收益,增加其脱贫信心。对有病人的贫困户家庭,结对帮扶干部应主动联系,帮助解决看病治疗问题,避免出现小病拖大病,大病拖重病,加剧贫困。全面开展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排查工作,确保助学补助发放不漏一人。补助指标不够的要积极向县乡争取,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就学负担。

2、大力发展家门口就业扶贫模式

就业是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贫困户承担风险小,增收稳定的最优途径。县乡应在加大招商引资,做大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来料加工等订单式小企业的引进力度,重点扶持一批返乡创业能人在乡、村两级,创办一批职业技能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排贫困人口务工。政府对有贫困户稳定就业的企业可以出台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确保稳定脱贫。

3、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

因懒致贫最难治,主观上的思想惰性,再多的客观帮扶都无济于事。扶贫先扶志,鼓励劳动致富,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放低保金。提倡资金跟贫困人群走,贫困人群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要破解“干部在干,贫困户在看”的困境,变“输血”为“造血”。要坚持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少干少支持,不干不支持。扶贫重在扶智、扶文化,应注重技术培训,激发贫困户的信心和决心。

4、要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带动作用

贫困群众需要发动,更需要带动。要注重培养一大批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既可以是基层党支部书记或是基层党支部的成员,也可以是一般贫困群众中的致富先行者。要充分发挥带头人头脑灵活、思路清晰、市场意识强的特点,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人与贫困群众生活在同一个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奔头,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自然高涨。

5、要敢于向形式主义“亮剑”

精准扶贫工作要实打实。现实中,有些帮扶干部只注重面子好看,名头好听,而不管能不能落实,甚至错误地认为跟贫困戶见个面,打个电话,合个影就是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下到贫困户家却不仔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不去帮助分析其贫困原因,也不去想如何解决贫困的对策。帮扶干部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对于走读式、挂名式帮扶干部要加强监督力度,采取学习、座谈、约谈等方式,督促帮扶责任人真心实意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喜莎.新疆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党校学报,2018(04).

[2]温清.新疆南疆精准扶贫问题研究——以南疆A乡为例[J].克拉玛依学刊,2018(05).

作者简介

王贵花 中共喀什地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驻村党校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党校人的忠诚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