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刘燕双 罗丽华
远安县有个车桥制造公司,名为宜昌奥力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大门口有块巨大的2025中国制造的雕塑。将深山中制造的产品烙上中国印,就是公司董事长简开贵的梦想。
从濒临绝境到产销两旺,简开贵走在自己的深山制造梦路上,也带领着企业迅速复工复产。2020年4月至6月,月均销售6000台车桥、8816吨铸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德国。
1970年,原国营远安县机械厂面向知青招工,简开贵成为了厂里的一名铸造工。由于他虚心肯学、刻苦钻研,1984年被民主推选为厂长。那是企业最艰难的时期,一无产品二无材料,发不出工人工资,濒临破产。
看着街上日益增多的小汽车,简开贵觉得以后汽车肯定会火,就想依托066基地的优势转产做车桥,为其下属的汽车品牌“万山”“江北”“红阳”供货。“远安机械厂这么小,条件这么差,想做车桥,简直是瞎胡闹。”省里一位制造业的老前辈给简开贵泼了一盆透心的凉水。
“厂里还有一百多号人等着发工资,我是职工民主选举的厂长,必须把不可能的事干成可能。”简开贵决定一条道走到黑。那段时间他蹲守车间做产品,终于在1985年4月18日,将第一台车桥组装完成下线。听说远安县机械厂造出了车桥,省里的老前辈当着简开贵的面竖起了大拇指。
1999年,远安机械厂与东风实业、柳汽等主机厂合作,并成功进入北汽福田配套体系,为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和长沙汽车厂配套车桥。2003年10月,机械厂改制。简开贵敏锐地意识到,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干部、员工思想变化。他果断运用国有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民营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章,使公司有章可循,只有工作的权力,没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待遇。公司上下围绕经营、年度目标,人企一体、同舟共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简开贵秉持做就做成最好、干就干到极致、走就走在前列的理念,咬定“做大、做强,争做汽车零部件企业小巨人”的目标不放松。从2008年开始,公司陆续投入2亿元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建厂房10万多平方米,新添6条生产线……2018年又追加投入1个多亿。
如今,公司铸造车间自动化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开发车桥新产品30多种,其中“6400”车桥等产品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公司研制YA3200010随动桥,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开发随动桥总成的厂家,填补国内空白,出口海外。
简开贵有个习惯,一年365天,都要带着党徽上下班,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有人调侃:“简总,你是不是做秀啊?”他用实际行动和“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机制做出回答。
公司先后有3 2 名职工加入中国共产党,有5名职工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宜昌市劳动模范、远安县劳动模范等荣誉,2个车间获得省、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并建立了简开贵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简开贵每年还拿出10万元现金,用于奖励公司自评的劳动模范及先进个人。
目前宜昌奥力精工公司共有500余名职工,其中10年以上工龄的职工达146人,占比29%。正是因为有了一群铁杆职工,公司才能发展到今天。十几年来,股东没有分过一次红,所有利润都投入了公司的改造扩产。今年复工复产后,公司的产销量比以往同期还有所增加,4月份人均工资超过了4000元,有的车间职工工资高达1万元。
简开贵说:“我要把民营企业当国有企业来办,不和工人争利益,不和国家争利益,想办法改善工人福利,让工人有获得感,让党员、模范、先进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全企业团队坚定力量,形成正能量风气。”
简开贵虽年逾古稀,日均工作时长达17个小时,每天却仍会挤出2个小时学习,1个小时游长江锻炼身体。他还想把50年来的工作经历和铸造技术汇写出书,传承给后人。现在企业订单做不完,他觉得身上担子更重,也时常告诫儿子要不断学习充电,才能带领企业职工,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公司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制造企业,成为烙上中国印的百年名企。
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信息智能化建设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引进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引进东风德纳公司重型桥壳机械加工生产线设备、后桥装配检测设备及后桥壳架台试验设备;与武汉理工大学进行校企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在车桥、铸造两大产业上做精、做强。
简开贵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在三年内,我们的车桥产量力争达到6万台,销售收入突破6亿,在五年内销售收入达到10-15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