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及教育对策

2020-10-22 09:46杜威振白雪峰何沐蓉
南方医学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思想大学生

杜威振 李 易 林 浠 白雪峰 何沐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随着社会矛盾的改变而改变。越来越多的“00后”开始步入大学校园,“00后”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享受着互联网发展和科技的应用。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的变化特点及规律,解决大学生实际成长问题,用情感、用行动去关爱学生、陪伴学生,以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并重,触发学生情感的开关,找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做好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

1 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主要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角度调查,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网上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面向全校本科生共收回有效问卷3828份。性别情况:男生比例为32.92%,女生比例为67.08%。出生年龄段情况:1998年以前比例为32.52%,1998年及以后比例为67.48%。大学以前生活的环境情况:城市比例为44.28%,农村比例为29.89%,城市和农村都有比例为25.84%。

2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

2.1 追求自主平等,自我意识强烈

在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有过城市生活比例的同学约占70%,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渥,平时活跃在社交网络,思想意识更为独立,更在乎自我内在体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十分明显。据调查发现,约有74.85%的学生跟舍友产生过矛盾,而产生矛盾的点主要是作息习惯、生活习惯、性格差异。相比于学校随机分配宿舍的方式,他们更愿意选择根据兴趣和作息分配宿舍。当问及学校或学院检查学生宿舍的频率时,35.03%的学生选择一月一次,39.6%的学生选择每学期一次。当问及更喜欢什么样的辅导员时,他们更希望辅导员能够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少一些约束,少一些说教,希望和辅导员做知心朋友;不喜欢辅导员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对他们管太多、问太多。当问及在学校宿舍居住过程中偶尔出现的施工噪音、断水断电等生活问题的态度时,56.01%的学生表示只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就可以接受,37.12%的学生表示不可以接受。当面临压力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一个人静静或者听音乐、看视频这种方式解压。

2.2 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普遍增高,朋辈关系良好且易受朋辈影响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各种压力、会内心焦虑、心情不爽,只有19.4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抗压能力比较强,很少会感到有压力。当问及压力的来源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专业学习、升学就业,相比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大三以上同学特别是有考研意向的比例高10%左右,升学就业的压力比例增高30%左右。同时,学生还伴随着朋辈压力、交际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等。91.01%的学生都有加入大学社团或学生组织,在加入社团或学生组织的学生中,有78.42%的学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的交际态度端正,能够主动参与校园集体活动,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朋辈关系良好。当问及缓解压力的对象时,学生更愿意选择跟朋友、同学倾诉而不愿意选择跟老师、辅导员倾诉。当问及大学期间对自我成长有影响的人时,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大学同学、亲人、任课老师、辅导员。

2.3 道德价值观多元化,坚持实用主义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有理想、有梦想的人生才有价值,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重视个人能力提升,也愿意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73.04%的学生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自我、改善生活水平,只有16.3%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当问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功利观时,73.01%的学生选择先利己、再利他,16.12%的学生选择先利他、再利己,3.08%的学生选择利己;当问及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或者生病需要照顾之时,75.6%的学生会选择看时间、看情况、看亲密程度决定是否帮助,只有24.4%的选择无条件帮助。当问及毕业后是否愿意到基层工作或到西部贫困地区工作,17.82%的学生选择愿意,20.38%的学生选择不愿意,64.81%的学生选择看情况,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考虑去。当问及是否支持老师期末考试划重点时,63.38%的学生表示支持,34.38%的学生表示中立,2.25%的学生表示反对。当问及更喜欢什么类型的讲座时,他们更倾向选择对于目前发展有用的经验与干货,如就业指导与考研考公讲座,很少选择安全教育、道德修养、思想教育的讲座。

2.4 活跃社交网络,重在网络娱乐,网络集群行为突出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活跃网络且在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网络活跃主要是娱乐消遣,如网络社交、浏览网页、观看视频、玩游戏等,只有30%的学生选择利用网络进行学习。60.67%的学生都有玩当前流行的多种网络游戏,专业排名越是较后的学生,玩游戏的比例越大,专业排名后10%的学生玩游戏的比例达77%。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用户数不断增加,自媒体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自媒体分享自己的观点、发布事实、引起关注。自媒体造就了一批“网红”、“大V”等。快手、抖音等直播互动平台和知乎、豆瓣等网站论坛,已成为大学生活跃的网络社交平台。调查显示,80%的学生会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其中17%的学生会持续跟踪事态进展,3%的学生会转发或在网上发表意见。当涉及到学生群体的自身利益时,相比于通过合理渠道反馈问题,学生们更喜欢选择在以匿名的方式通过社交平台集体在网上发表意见、传播情绪、提出诉求,有些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成长在网络,遇到问题找网络,网络成为大学生社交需求、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

3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

3.1 因事而化,大学生思想教育要春风化雨、三全育人

因事而化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调动学校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做好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服务者。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伴随着各种成长问题,对学校也有不同的意见和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小事”,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从学生的需求侧入手,以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方式,解决好学生们的日常小事,精细到学生内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以“滴灌”的方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浸润、熏陶,让思想教育工作有温度、有质感。既要立德树人、规范管理又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是要解决好跟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食堂、宿舍、教室、体育馆、社团活动等生活问题,及时响应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诉求,以“接地气”、“面对面”、“暖人心”的实际举措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建立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二是要营造良好学风、教风、校风,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学校发展等事务之中,让学生为学校的发展献策、献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使学风校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要重视大学生的学业、职业、就业等发展问题,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让学生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就业本领,树立远大理想,认同社会主义教育。

3.2 因时而进,大学生思想教育要坚守阵地、响应时代

因时而进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做好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最有活力的群体,也是全党的新鲜血液。思想政治教育要旗帜鲜明、紧跟时代潮流,用真人真事、先进典型、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根祖国大地、扎根人民群众。一是打造一支充满干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在教育一线的优势,把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做到把思想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创新高校基层党团组织运行机制,“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促学建”,发挥师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培育示范党支部和团支部,如实施“双带头人”制度和“头雁工程”,让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结对共建,强化党团组织在学科建设、思想引领、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以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讲座、文体活动等为契机,邀请专业教师、党政干部、优秀企业家、朋辈等走进青年、倾听青年,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结合专业特色和现实需求,引导学生投身祖国建设。

3.3 因势而新,大学生思想教育要贴近青年、因势利导

因势而新要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把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民学生的比例最多(占比26%)。”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哪,重点就应该在哪。大学生每天都活跃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成了大学学习、社交、娱乐的中转站、栖息地。抓住了互联网就抓住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跟上互联网技术进步与青年话语体系的变化。一是要学会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表达。学会用网络新媒体把事实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依托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形成新媒体网络矩阵,构建网络文化育人体系,让互联网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让互联网发校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汇聚线上线下思想教育工作的最大合力。二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拓宽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给学生搭建网络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高校管理之中,涉及学生利益的信息要及时公开,学生关切的事情要及时发声、回应。三是要培育好、引导好学生网络领袖,以学生视角创建新媒体平台,既做好“官方解释”也允许“民间意见”,营造校园自由、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把网络舆情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网络集群行为,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猜你喜欢
育人思想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思想与“剑”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