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锎心
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学校
教育对经济增长、社会文明和社会公平具有强大正外部效应,也是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穷人摆脱贫困、打破阶层固化的强大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大力改善社会各阶层受教育机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社会似乎对教育的认识出現下列误区:关于教育产品属性的认识,过度强调公共属性,忽略甚至遗忘私人属性;关于教育的功能,重生产功能轻育人功能。这些认识误区带来 “教育不足”与“教育过度”并存,急需矫正。
经济学家们认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享用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即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享用该产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的是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把拒绝付款的个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上述特征意味着公共产品强大的正外部效应,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由市场来供给公共产品是低效的,需要政府通过强制融资来完成供给任务,即通过“有形的手”矫正市场失灵。
在现实生活中,同时满足上述特征的纯公共产品数量非常稀少,多数公共产品只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被称为准公共产品。还有一种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被称为“混合产品”。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混合产品”。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以法律作保障,对全部学龄儿童实施普及、平等、强迫、无偿的教育,适龄儿童有平等权利共享,任何人的享用既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享用,也不能将其他人排除在外,公共产品属性比较突出。非义务教育阶段受分数线与招生名额限制,对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经济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私人产品属性比较明显。
即便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和城乡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并很容易在技术上做到排他。从办学条件来看,特定地域、特定学校办学规模是有限的,达到办学规模上限,再招收学生的边际成本就不再为零,非竞争性特征不再满足。为避免学生在特定地域、特定学校的聚集,设置排他性壁垒似乎就顺理成章,截至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户籍、成绩、收费等。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通过摇号录取生源,户籍是主要的排他因素;民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首先通过“价格”进行排他,在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办学规模的情况下,通过面试与家庭背景考察择优录取。高中的录取依据主要是中考成绩,并针对本地生和外地生设置不同分数线;大学则主要通过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只要属于同一省级行政区,考生的户籍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作为“混合产品”,教育的效用特征有别于普通公共产品。普通公共产品的效用主要产生于“消费”过程,如国防、免费公园、免费公路、市政灯光等,其收益具有瞬时性和单一性,教育效用的显现具有漫长的时滞,其收益具有长期性和多元性。
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意味着教育的正外部性。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与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密切联系。教育提升公民的社会道德水平,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民主与法制意识,崇尚诚信与自律,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构筑人人受益的文明和谐社会。教育帮助贫困人群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参与社会博弈的能力,获得发展自由,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等论断和观点,体现教育在启民、育民、安民、富民、强民、化民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教育收益的外溢性意味着政府在教育供给中承担主体责任。根据最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按项目承担相应比例。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公共产品的受益原则。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公共产品可分全国性、准全国性、地方性三类,全国性公共产品指全国公民都能均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准全国性公共产品指不同行政区域的居民在消费上不具有均等机会,如教育。劳动力的巨大流动性,扩大了教育的受益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主要的出资责任,是非常合适的。
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贫困家庭教育缺乏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和代际传递。在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读书无用论”思想依然存在,接受教育的愿望较低。一些贫困家庭只注意到读书期间的机会成本,没有看到接受教育后人力资本提升和社会资源扩大可能带来的超额收益,更没有意识到接受教育对健康习惯、卫生保健、婚姻与家庭质量的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开展高校教育活动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积极为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开展高校心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积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