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彤
每个人认识文学的方式不同。我认识它是从一个个故事开始的。
“姐姐,你给我讲个故事嘛,就一个!”妹妹不停地摇着我的手,念叨着。“好啊!”我轻笑一声道,“从前啊,有只漂亮的小蝴蝶,有一天,她飞着飞着,忽然闻见一股很香的味道,她知道,这是花蜜。于是,她赶忙飞过去,看见一朵漂亮的花飘在半空中……”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一只漂亮的凤尾蝶,正缓缓飞向一朵淡紫色的花,周围有辛勤工作的小蚂蚁,有悠闲自在的白云,还有碧绿的小草、零落飘洒的花……这就是我创造的童话世界。
小时候,我喜欢看童话,尤其是小仙女的故事。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想:如果可以让小仙女到那里,帮卖火柴的小女孩实现愿望就好了。于是,那次给弟弟、妹妹讲的睡前故事,就变成了《小仙女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给弟弟、妹妹讲睡前故事,就成了我的自由创作。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我爱上了这种创作的感觉。
后来慢慢长大,我发现,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前的思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思考后的收获又让我感到莫名的兴奋与欣慰。写文章时,我总是一开始怀着莫大的欣喜,写着写着,那些欣喜慢慢变淡,渗透到字里行间,记忆里的花就开在了字里行间。以前写文章,总是苦思冥想找灵感,后来才发现,灵感不是坐着想出来的,而是源于生活的。
艺术都是相通的,为了学会更好地表达自我,我学习了画画。古往今来,国内外很多名家都有画家与作家的双重身份。绘画需要将情感倾注于笔端,需要超然的想象力和对画面整体布局的掌握,写作亦然。有过绘画经历的人,会在写作中进发出更多的灵感,遣词造句也会更加流畅练达。这些年的绘画经历,使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对我的写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写作与绘画都是我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画画和写作是我最放松的时刻。我喜欢画花,画树,画动物,画建筑,画身边的一切,除了人。我总觉得人是画不出来的。那些花草,在四季的节奏里,就那么单纯地生长着。人不是这样,人总在变,看着一个人小时候的画像,并不能断定他现在的模样。用文字表达,寥寥数语,便可以把人的一生大致描绘出来。我画画,画的只是事物的形态,而写作,则是把我画不出来的喜悦或悲伤表达出来。
不管是绘画还是写作,都需要思考。我把思考当作刀,把生活当作菜,构想按照什么角度切,才能切得更好看。我是生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记录一个人、一个突然出现的故事,或者一个梦。
除此之外,我喜欢看电影、看书、看大自然,让自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我经常边看书边思考书中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这样,逐步建立自己的思想架構。
老师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你有一颗敏感且善于观察的心,写自己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即使一草一木,也能写出自己的特色,也能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情感。
亲近文学,即使写不出什么文学作品,能拥有一份文学生活,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指导老师:李梅)点评
这是一篇抒发写作感触的文章。作者深知“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仍然坚持着,追寻灵感,追寻文学,追寻美。将细腻的情感融入生活,绘于画板,集于笔尖,勾勒着自己的文学情愫。文章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感受。结尾由亲身经历得出结论:亲近文学,不是非要写出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能拥有一份充满文学气息的生活,也是极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