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珍
摘 要:“问题导学策略”是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提倡由“教知识”向“教方法”的教学理念的转化,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主体化教学。学生所学知识是主动构建而不是简单复制,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问题;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新科技人才的重任。人才的核心素质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各种创新行为与创新成果都源于问题。但长期以来,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創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在一幅对联中透彻地阐述过“教育”和“问题”的关系:“认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好教育。”
一、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提出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造潜能,为其终生学习和毕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只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激励和推动学生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之中。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示范引导,长期地加以方法指导,耐心地鼓励,学生问题意识加强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也就提升了。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拥有了更多的问题视角,突破思维定势,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新问题,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这就是教育成功的最大收获。
二、分析问题
原苏联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等人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分析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它深刻地反映着人的思考力和思考水平。思考总是在分析中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
具体分析时,可通过“读题、划比、画图、列表、演示、联想、补充、比较、改编、符号、猜想、转化、分类、说理”等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分析问题,让学生大胆地说算理、说思路,术语准确、语言精练,建立整体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
三、构建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小学的数学模型教学就是从实际生活原型或提供的实际背景出发,充分运用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方式,去掉非本质的东西,用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表述出数学模型,再运用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教学时,创造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景,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搜集处理各种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为建立数学模型作准备。然后对实际数学问题或现实情景,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假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四、解释与应用
数学建模主要任务不是“学数学”,而是学着“用数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解释、应用,才能使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生命力。把数学上分析的结果翻译回到实际问题,并用实际的现象、数据与之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模型检验的结果如果不符合或者部分不符合实际,问题通常出在模型假设上,应该修改、补充假设,重新建模。有些模型要经过几次反复,不断完善,直到检验结果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满意,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解释与应用。所以建立数学模型实际上是为更好的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社会,改造自然、社会。
“问题导学策略”立足于学生,突出数学的工具性,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又返回到生活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中) 陶行知著.《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2](美) James P.Raffini著.梁平 宋其辉译.《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