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宇
摘 要:为了使我国国防建设后继有人,拥有源源不断的思想纯正、素质过硬的后备力量,国防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夯实全民国防教育基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树立捍卫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思想,就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激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磅礴力量。因此,当下对中学“国防生”的培养更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国防生”;国防教育;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以中学国防班为背景的教育管理策略应用研究,课题编号:SL19YB08。
2012年9月,广东省军区依托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开办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学校秉承“军地联合共建,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办学思想,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探索国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学校精心规划“国防生”三年培养方案,在加强“国防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采取多种教育形式,让“国防生”努力学好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与意识,磨炼坚定的意志,树立保家卫国的坚定思想,使他们成为政治思想坚定、身体素质过硬、知识技能全面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也为我国中学国防教育开创新的教育模式、探索更好的培养策略提供优秀范例,在国防教育有力推动素质教育方面起到模范引领作用,促进中学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构建思想政治平台,培养中学“国防生”纯粹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成立以来,学校始终把“国防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奠基工程、铸魂工程、播火工程紧抓不放。学校开设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的“讲武堂”,先后邀请海军陈映桥教授、《解放军报》卜金宝大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将军、越战亲历者胡训军大校、红军烈士之后梁宁宁等军地专家学者为“国防班”学生开办讲座,他们精彩生动的宣讲使“国防生”仿佛身临其境,对先辈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油然而生。“讲武堂”加强了“国防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意识,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植根于心;自觉增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提升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觉悟;培养了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的作风,在平时的学习、劳动、训练和各项活动中,他们能够发扬顽强拼搏、勇站排头的精神;树立了严格自律的形象,能够做到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用纪律约束言行,自觉遵守法律、校规,养成了坚决执行命令、令行禁止的良好习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二、开展红色研学,创办少年军校,增强国防教育效果
以军事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国防教育。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军事夏令营、军训、到军营中体验生活、做军事游戏、进行军事项目比赛,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创办少年军校、预备役军人职业学校,使学生亲身体会生活,接受军事知识,从而增强国防教育效果。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自成立以来,一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之旅”,重走军旗飘扬之路。“国防生”到过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老区研学,重走长征路,途经赤水河、习水县、娄山关、遵义、天龙屯古堡等红军当年走过的地方,体验红军革命的艰辛。通过“红色之旅”,让学生牢记红色政权如何产生并发展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从而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2015年2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广东省青少年军校广州大学城基地,少年军校的成立使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又多了一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年军校成为“国防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和磨炼意志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新阵地。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不断探索少年军校的建设之路,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来增强军校的国防教育效果。少年军校开展了优秀军人事迹宣讲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国防生”加氧助燃。少年军校结合校外教育活动,重点加强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穿插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对“国防生”及其他中学生给予思想上的积极引导,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达到增强集体荣誉感、净化思想的教育目的。
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现在的青少年多数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不懂感恩、不尊重长辈、自控能力差、懒惰等现象。实践证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少年军校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与军人的接触和军营环境的熏陶,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磨砺了不怕困难、勇于吃苦、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
三、丰富国防教育实践载体,渗透国防意识,凝聚爱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以国防实践载体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国防生”除了入学时和非国防生一同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训,还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日常军事训练,每周一、三和周日在校园指定地点进行集训。为了加强“国防班”学生的军政训练工作,提高學生综合素质,培养国防和军队优秀后备人才,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依据教育部、和军区有关规定,制定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军政训练实施办法,科学实训,严格管理,不断提高“国防班”学生素养。除学校的常规军事训练外,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依托校外资源,与几所知名军事院校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充分利用当地驻军优势,与一些单位签署共建协议,邀请军队有关领导指导国防班训练,建立学员暑期封闭训练基地。每年暑假,学校组织高一升高二“国防生”赴解放军特战学院、海军陆战学院、武警边防高等专科学校等部队训练基地进行为期十天的封闭式训练,和部队官兵同训练、同生活、同学习、同娱乐,亲身感受军营生活。通过这些丰富的国防教育实践载体,不但锻炼了“国防生”意志,强健了体魄,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四、参访国防教育基地,激发携笔从戎热情
利用和军事院校共建的优势,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经常组织“国防生”深入国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我国国防建设的强大。“国防生”先后参观了珠海航展、惠州某空军基地、南海舰队嵩山舰,参加了全国海军夏令营。国防教育基地的丰富内容及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国防班”的学生,使他们通过直观立体的实物及真实历史的回放接受国防教育,让他们深深懂得:国防同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国防连着千家万户。每个公民必须把接受国防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按照国家的要求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进而树立携笔从戎、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五、组织重大纪念日等教育活动
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纪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唱响主旋律。尤其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点,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等活动,引导“国防班”学生牢记历史、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学生保家卫国、携笔从戎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强军兴国的远大志向。
六、开展具有“国防班”特色的教育活动, 创建具有军事气息的校园文化
只有不断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使其更加多元化才能取得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方面的教育素材之外,更要重视把国防教育寓于课外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国防教育的机会,让国防教育在校园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可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无处不在的国防知识,达到循序渐进的耳濡目染,实现国防教育的有效渗透。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具有“国防班”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如《国旗法》宣讲、国防教育主题队会、国防科普知识竞赛、“和平宣言”宣读、参观国防教育展览等活动。此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及广州市国防知识与技能竞赛,均取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傲人成绩。学校重视文化引领,积极营造具有浓郁国防特色的文化氛围,先后组建了后备军官合唱团、国旗护卫队、拳术队、舞蹈队、无线电测向队、军迷社、攀岩队等社团;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文化晚会,如军营情景剧展演、军歌嘹亮歌咏比赛、革命诗词朗诵大赛、军营舞蹈大赛等;建设了“军魂墙”,开辟了“国防林”“国防园”,先后邀请多位将军到校指导并参与植树活动,学生沉浸于国防教育环境,切身感受国防教育之美;利用国防教育陈列室、国防教育宣传栏、板报开展主题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国防教育文化气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国防班”特色活动,“国防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理论,“投身国防、保卫国家”的观念进一步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校园军事文化建设让国防教育走出课堂,在更大的社会空间得到拓展和加强,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最终要求和目的。
目前,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已有五届毕业生,高考重本率高达100%,累计共90余人考入国防科大、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學等各级各类军校、武警院校,每年考入人数占全省同类院校招生数的1/10,为国防建设培养了一批合格的预备役人才,在中学“国防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一些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充分体现了理念创新、载体多元、手段丰富,增强了国防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参考文献
[1]管恩江.初中国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刘莹.浅析中学生的国防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