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强家庭康复训练辅助临床价值分析

2020-10-21 11:59冼俊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瘫应用价值

冼俊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强家庭康复训练的辅助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8月-2019年09月,所有患儿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康复训练前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基本一致(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儿的GMFM评分和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加强家庭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瘫;康复治疗;家庭康复训练;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1

小儿脑性瘫痪通常指的是出生一个月内小儿的脑发育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在非进行性脑损伤的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一项漫长的过程,主要以训练患儿的躯体控制能力为主,就现阶段我国脑瘫康复中心的实际情况来说,尚且不能够满足脑瘫患儿的实际需求,且给患儿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次研究主要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脑瘫患儿为中心,就加强家庭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08月-2019年09月,所有患儿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其中参照组有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5.13±1.65)岁;研究组有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45±1.23)岁。比较两组患儿的线性资料,(P>0.05)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情景模拟训练、传统医学康复等多种治疗方式,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训练项目,每天训练1次,每周以5次为适宜,连续治疗3个月。

1.2.2研究组

该组患儿则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家庭康复训练,主要内容有:①头部控制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体轴回旋、支撑肩部加压、仰卧位拉起坐等训练方式。②翻身训练:可通过玩具吸引患儿,使患儿转动头部并于肩胛带处辅助翻身,将患儿骨盆、下肢转换成俯卧位。③坐位训练:于床上引导患儿采取坐位,通过枕头进行支撑,也可将患儿置于椅子或推车上,加强其对坐位的感知。④关节康复训练:引导患儿行俯卧位,通过肘或者是手来支撑动作;给予患儿绑站练习等。⑤肌力训练:引导患儿采取仰卧位,伸手抓握位于高处的玩具;指引患儿进行吹泡泡,行哨子等练习。⑥灵活安排上述各个项目,时间为每次15-30min。

1.3观察指标

通过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估量表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同时计算出两组的增加值,GMFM評分越高代表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恢复越好;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其中显效的判断标准为患儿的语言、认识、智力、运动等均表现为正常,有效的判断标准为患儿的语言、认识、智力、运动等均有明显改善,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判断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处理选取SPSS18.0软件,行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代表;行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通过%代表,当组间差异性体现为P<0.05)时,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康复训练前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儿的GMFM评分和增加值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又被称之为小儿大脑性瘫痪,俗名被称作为脑瘫。小儿脑性瘫痪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母患精神病、父母亲酗酒、吸烟,母亲孕期患有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阴道出血等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有自发运动减少且身体发软、身体发硬、头围异常、不笑、头不稳定、反应迟钝、哺乳无力、手握拳、斜视等,对患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2]。

家庭康复训练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于医护需求的提升而逐渐衍生和完善的一种训练方式,主要以家庭为基地从而展开一系列的康复措施[3]。给予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从头部控制能力、翻身、坐位、关节康复、肌力等多发方面展开训练。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前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基本一致(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儿的GMFM评分和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加强家庭康复训练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进行。

综上所述,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加强家庭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海, 韩晶, 谢荣. 个体化康复辅助器具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6, 8(11):121-124.

[2] 娄书伟, 李婉莹. 家庭康复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J]. 智慧健康, 2018, v.4(6):86-87.

[3] 崔瑞玲, 李秋芳.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J]. 大家健康, 2016, 10(6):188-189.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脑瘫应用价值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效果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瘫患儿332例临床资料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