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燕 纪文 杨媛媛
【摘 要】目的:探讨胶州市胶北镇卫生院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老年组,同时期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即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RE分级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组中I级、II级、II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3%、32%、15%,而对照组中I级、II级、III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7%、31%、12%同时老年组的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等症状比对照组低,而嗳气和黑便、吞咽困难、呕血及其他等症状比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治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时,需要对其RE分级及临床特征有全面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临床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0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原因由十二指肠液及胃内容物出现反流并进入食管,诱发食管黏膜破损,甚至引发慢性炎症,如果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甚至可能引发食管溃疡或癌变。反流性食管炎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有合理的治疗方案,保证临床疗效,现对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RE患者作为老年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在61-89岁,平均(68.6±2.1)岁;同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100例对照组RE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在24-57岁,平均(37.3±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根据中华医学会分级系统来把内镜下RE食管黏膜所出现的破损情况划分為如下等级:I级。出现≥1个的食管黏膜出现了破损,而且长径<3mm;II级。出现≥1个的食管黏膜出现了破损,未见融合性病变,而且长径>3mm;III级。患者黏膜不仅出现了破损,而且还出现了融合性的病变,但是<75%的食管周径。
同时采用幽门螺杆菌(HP)试纸对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如果任何一个出现阳性则可以诊断为临床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来统计和分析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分级和临床症状等数据,计数资料借助%表示,数据对比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说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RE分级情况对比
通过调查与评级发现,老年组中I级、II级、II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3%、32%、15%,而对照组中I级、II级、III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7%、31%、12%,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对比
老年组的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等症状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而呕血、吞咽困难、嗳气及其他等症状的出现率高于对照组。老年组出现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呕血、吞咽困难、嗳气病例数为3、5、8、13、12、18;对照组出现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呕血、吞咽困难、嗳气病例数为6、9、11、8、6、12。
3 讨论
RE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约为1.92%[3]。它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食管下端括约肌不适当迟缓或经常处于松弛状态,食管对胃内反流物清除功能减弱等因素所致。老年人一方面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张力较差,贲门松弛,反流物在食管内的暴露时间长;另一方面老年人食管蠕动下降和唾液分泌减少导致食管清除作用减弱,因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2]。由于反流物主要为胃酸、胃蛋白酶、胰酶和胆汁等,传统上治疗主要是以抑酸为主,但单纯应用抑酸剂,并不能促进食管蠕动与增强胃动力,更无法阻止反流物反流到食管里。最近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虽与胃酸相关,但不伴胃酸增多或仅有5%~28%患者胃酸增加[3],同时部分老年性患者合并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我们认为在适当抑酸的基础上加强抗反流屏障,增加LES张力,增强食管的清除能力,加快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是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炎的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反流性食道炎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都有关。由此可见,反流性食道炎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大危害,尤其针对老年人的反流性食管炎采取幽旋螺门杆菌治疗显著,能够改善病情,通过我院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探讨,本方案对缓解病情具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2.
[2] 李泽民,陈正言.老年反流性食管炎 78 例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1,15(2):93.
[3] Armstrong D.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Yale J Biol Med,1999,72(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