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林
[摘 要] 文章首先从公司、营销、渠道、客户四个层级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现在的矛盾问题;其后,围绕明确矛盾重点、完善要素体系、创新构建思路三个方面,提出了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重构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 企业效益 营销管理系统模式 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持续保证营销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是企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树立良好精英形象的必要前提,也是企业提升经营效益的重要基础。据此,企业有必要对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重构与创新进行讨论探析。
一、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现存的矛盾问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主要由公司、营销、渠道、客户四个层级组成,各层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企业营销活动的运转变化。同时,在营销管理系统的各个层级结构之间,还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三重矛盾,并深刻影响着营销管理系统整体的运行有效性与价值转化水平。具体来讲:
第一重矛盾形成于公司层与营销层之间,对双方的利益统一性与沟通充分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保证公司层与营销层的行为活动处于同一价值取向当中,且实现双向化的信息反馈,才能将这一顶层矛盾控制在合理水平,进而保障营销价值顺利传递到下方的渠道层级当中;第二重矛盾形成于营销层与渠道层之间,其影响水平主要取决于渠道层人员或机构对营销层意愿的落实能力。从当前来看,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渠道层多以市场销售人员或销售机构为载体。此时,受制于渠道层载体基层性、独立性的工作特点,营销层往往很难深入到渠道层的内部环节中,进而经常出现营销信息不对称、营销任务不到位等负面情况,导致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组织控制力与增值发展力的降低;第三重矛盾形成于渠道层与客户层之间,其影响水平主要取决于销售人员、销售机构与顾客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若上方企业层级对销售机构的控制力度较强,销售机构与顾客消费者将形成有限的对抗关系,进而致力提高企业一方的利润效益,促进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有效价值转化;若销售机构以独立不可控的第三者身份加入营销管理系统模式当中,销售机构便会与顾客消费者达成一定的合作意向或共同利益,进而一起损害企业的利益,降低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价值水平[1]。
二、营销管理系统模式重构与创新的可行策略
(一)明确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矛盾重点
从上述内容中不难看出,在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矛盾结构当中,第二重矛盾最为关键,其承接于第一重基本矛盾,对第一重矛盾的落实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第二重矛盾也对第三重矛盾起到主导作用,直接对基层营销者与顾客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协调。因此,一旦第二重矛盾出现失控,将很可能导致企业营销管理系统模式整体的崩盘失效,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在优化重构营销管理系统模式时,首要解决的就是第二重矛盾,即营销层与渠道层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讲:
第一,要降低营销路径的依赖性。现阶段,大部分销售人员、销售机构除了基本的产品营销与宣传工作以外,还承担有跟踪订单信息、货物派送、售后服务、款项处理等额外的职能任务。同时,由于销售人员、销售机构的任务范围较大,其实际的营销执行权力也将得到丰富。在此背景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维系,便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渠道层。久而久之,在销售人员、销售机构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客户群体与销售网络后,企业便会对其有所忌惮,进而在降低上方层级对渠道层控制力与影响力的同时,也不利于新生渠道层载体的顺利成长。据此,企业一方面要做好营销管理系统模式层级结构的拓展,如在渠道层下方设置服务层、物流层等,以此适当分化现有销售人员、销售机构的职能任务与营销权力,避免渠道层主导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情况发生,防止优质顾客私有化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对销售人员、销售机构的工作区域、客户类型、订单量级做出调整,尽量提高区域内渠道层载体的数量,以便实现客户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基层性的代理风险。
第二,要提高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度。在重构与创新的管理思路当中,企业应尽量避免各层级营销功能、角色定位的专门化或固定化,而要致力做到营销活动的全员参与、协调合作,以便在缓解专项人员、专门机构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消费者特点的把握程度。例如,在逐层落实某一商品的营销任务后,企业层和营销层不应“坐享其成”,被动化地接收和分析渠道层的数据信息与经营报告,而是应做到“主动出击”,积极调研相关商品在市场中的受用状态,了解消费者群体的年龄、职业等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决策、管理规划的科学性与实际性,避免销售人员、销售机构出现虚报数据、私揽客户等情况发生,也有助于强化第二重矛盾的稳定性,建立起各层级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
(二)完善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要素体系
规范地讲,企业的营销管理应包含营销决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技术知识六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共同支持着企业开拓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但从当前来看,大部分企业并未达成这六要素的科学完善,故而难以构建出价值转化能力强、运行效果好的营销管理系统模式。基于此,在重构和创新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过程当中,企业必须要从六个要素的方向出发,做好营销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设[2]。
例如,在进行工作人員这一要素的完善时,企业不仅要设置出一定的准入门槛,适当提高各层级人员队伍的专业素养水平,还要做好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与教育提升。在事中控制上,企业可设置出专门的审计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入到营销现场当中,对营销层、渠道层的管理人员与销售人员进行监督,掌握日常化、真实化的基层人员工作状态;在事后考核上,企业应在销售额、销售量、阶段性业绩等传统指标的评价基础上,增设人员互评、机构互评、消费者评价等考核评价方式,并将评价结果与人员的薪资福利、职位水平直接挂钩,从而在全面掌握人员素养的同时,营造出良性竞争、自主进步的激励与警示氛围;在教育提升上,企业既可邀请或外聘专家学者召开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讲座,也可从内部人才入手,选拔营销标兵、管理能手进行经验分享,都可达到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这样一来,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的人品、行为、能力都处在较高水平,降低人为营销管理风险的发生概率。
(三)创新营销管理系统模式的构建思路
在新形势下,企业在创新构建营销管理系统模式时,应充分融入“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理念[3]。首先,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品牌定位、产品特点,充分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并制作出广告视频、宣传动画、联名游戏等多种新媒体宣传工具,以此打破传统的层级式营销管理系统结构,直接与广大顾客消费者建立联系;其次,企业可将信息化管理平台纳入营销管理工作当中,基于平台终端与下层部门机构设备端的网络通信,对营销层、渠道层、客户层的动态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科学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调整营销方案、增设营销任务等反馈手段;最后,企业还可结合现代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应用程序,开通微信公众号、企业官方微博等双向交流渠道,在发布特色产品、活动消息等信息的同时,积极了解消费者实际的消费需求与购买意愿,继而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与营销方法,收获大批量的稳定客源,降低传统营销管理系统模式中三重矛盾的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现营销管理系统模式重构与创新的路途中,企业既要做到抓重点、避风险,处理好各层级之间的矛盾问题,也要做到迎时代、求创新,将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营销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林亮.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16.
[2]李倩.企业管理中的市场营销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124.
[3]陈华北.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9(32):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