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
摘 要:电梯检验是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以电梯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了提升电梯检验安全和防护措施的措施建议,现将研究分析阐述如下。
关键词:电梯检验过程;安全及防护;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电梯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特种设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层住宅、大型商场在城市不断普及,电梯配置率也随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电梯检验机制,但是因为电梯检验的环境和检验方式的影响,其在检验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对此,电梯检验单位要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安全管理,预防检验风险。
1.分析电梯检验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电梯检验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电梯检验工作进行进入常态化、标准化,但电梯安全检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机械质量问题、电梯安装坠落风险以及安装过程中的触电风险。提升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电梯检验的流程和工作技术,对于提升电梯安全投产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1机械危险
机械风险指的是电梯安装人员在工作中遭遇割伤、撞伤、挤伤等问题。机械风险按照事故发生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转动机械部件事故,是因为电梯中的导向轮、曳引轮、盘车轮等出现故障,导致检验人员肉体接触部件,从而引起如肌肉割伤的意外事件。第二种机械事故指的是限速器轮反弹。若电梯检验操作人员没有制定安全计划,很容易受到限速器坤反弹,导致人身伤害风险。
1.2坠落风险
电梯检验是高空作业,检验人员需要攀爬电梯机房,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坠落风险。检验作业中,若工作人员粗心大意在平台边缘活动,也会增加突发风险影响,造成严重人身伤害问题。
1.3触电风险
触电风险在电梯检验中十分常见,需要检验人员细心观察,做好绝缘检查措施。但老旧电梯的维修环境特殊,大多老旧电梯使用年限在8年以上,电缆电线暴露在外,检验中稍不注意接触上裸露金属芯,引发触电问题。
2.电梯检修安全防护措施
2.1机械伤害防护
电梯检修人员进入工作机房前,要先了解电梯运作原理,机房的环境,例如机房、电梯使用年限,往年存在问题等(如下图1所示)。进入机房后不要立即开展检修工作,要先和转动设备保持距离,带上绝缘防护手套,且不能直接触摸转动装置,预防因为盘车速度和抱闸不平衡,转动盘车轮划伤检验人员。此外,抱闸工作人员也不要长时间松开抱闸,预防电梯承重体系发生突发性变化。轿顶工作时候,工作人员需要站在安全的位置,穿戴工装并按照安全检验规范工作,预防轿门突然打开夹伤脚;当电照电梯让其上升,应当转换联动方式,将其更换为点动状态,预防电梯冲顶时工作人员头部受伤。为了安全检验,工作人员在轿厢下行下降时候也要和周围的电缆、补偿链保持距离。
2.2坠落防护措施
电梯检查是高空作业,作业前,工作人员需要穿戴安全工装,如带好安全帽、穿上劳保鞋、戴上手套,且不可因为夏季炎热就裸露身体;按照电梯设计要求,机房平台落差若大于半米就应当安装防护栏,若现场没有安在防护栏,必要时可采用安全带、安全网防护措施,切不可无安全防护检验。
2.3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内容多,不排除有电气风险。为了预防漏电检验,在工作前,检验人员要检查内部的一切设备,并对可能发生意外的带电设备进行针对性检查。考虑到电梯线路运维周期长,大多存在老化破损的问题,建议拆线前一定要先断开所有的电梯电源,预防触电风险发生,保证无电安全检查。若检验时间短务必在阴雨天检查,检查单位一定要派遣专业、谨慎细心的工作人员检查。检查前要排查漏电部位,用电笔检查没有问题后才能作业且轿顶检查时候,不能用手直接触碰发热部件,预防高温烫伤,要及时观察周围环境,预防爆炸、漏电、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2.4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
电梯检验工作要从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入手,通过安全教育、心理指导、思想引导等途径,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养。首先,建议电梯检验单位以员工的心理素质锻炼做起,内部考核前,要考察员工的应急能力,专业能力,让其能够在特殊的环境中团结合作,想出安全可信的作业方案,在有组织有协调的环境下完成检验工作。电梯检验工作环境特殊,检验人员需具备抗压能力,在危险和困境勉强保持冷静的头脑,迅速发现潜在危险因素,最终战胜困难,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员工的业务素养是整个电梯检验工作质量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检验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以此来适应多种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可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是保证检验工作顺利的前提。首先,建议企业加强技术应用,以底坑项目检验为例,避免人工直接下井测量,可以利用现代的传感技术让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工作。这需要企业做好技术革新,并培养一批懂技术,用技术的检验人员。其次,要加强常见安全检验操作训练力度,预防检验中的小错变大错,唯有加强技术训练,才能熟能生巧,做好检验工作。
2.5重视检验环境
电梯检验的安全性和外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恶劣的环境非常容易导致电梯检验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例如,在昏暗的环境中,检验人员因为视线不佳,容易出现跌倒、坠落等意外,又如,在潮湿的环境中,检验人员的触电事故的发生率将直线上升。因此,在电梯检验中,必须做好电梯检验环境的检查工作,切实降低因外部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电梯检验实践表明,昏暗的环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检验人员进入轿顶检验时,很有可能因为视线不佳而看不清轿厢所处的位置,稍不注意,便可能出现滑落伤害。不仅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例如大风、暴雨等,非常不适合电梯检验的工作。电梯检验要尽可能地避开恶劣的天气条件,以免出现意外伤害。
2.6规范检验操作流程
操作不规范是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除了检验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高外,规范化的作业规程的欠缺也是操作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因此,检验机构要重视作业安全规程的制定工作,从电梯检验的内容以及目标出发,制定详细、完善的作业安全规程,为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以检验工作的标准化来提升检验的安全性;其次,开展作业安全训练。为了提升检验人员安全作业的意识与效率,检验机构要定期开展安全作业的训练工作,借助集中培训或者一对一帮扶的方式来提高检验人员安全作业的能力,不仅如此,在检验工作开始前,检验机构要落实技术交底,重点加强安全风险高发环节的作业培训。
3.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检验工作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项目,该工作多是高空作业、井下作业,安全隐患大。对此,电梯检验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从安全检验的多方成因入手,多角度,多內容地克服电梯检验中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光照. 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及防护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134-135.
[2]乔峰.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设备工程,2018(2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