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佩佩
【摘 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13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西药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治疗效果,判断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治疗效率证明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穴压豆治疗;西药治疗;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1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饮食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耳穴压豆疗法是中医学上常用的降压方法,通过疏通经络调节全身的气血,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就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做出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13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6例,女29例,年龄为48岁~85岁,平均年龄为(66.54±7.33)岁。对照组患者男38例,女27例,年龄为46岁~88岁,平均年龄为(69.21±6.32)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能够自由沟通的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
1.3排除标准
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为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耳廓病变的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个人因素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上海信谊制药公司, 国药准字H31020146)进行口服治疗,并控制好饮食,进行合理的运动。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先找准患者的穴位,然后对选定的穴位进行酒精消毒,利用胶布粘取药豆并贴在患者穴位上,进行缓慢、轻柔的按压,每个穴位按1~2分钟,每天按3~5次,持续按压15天。
1.5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治疗效果,判断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1.6疗效评判
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计算和x2计算,用 (±s),[例(%)]分别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高血压在老年人群当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耳穴压豆的治疗方式使用王不留行籽为药豆进行按压穴位,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治疗效果,判断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冯海艳, 刘丽媛, 薛晴.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0):2867-2869.
傅根莲, 孙利华, 刘晓霞. 耳穴压豆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35):4554-4556.
王爱丽. 中医耳穴压豆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光明中医, 2017, 32(2):244-245.
左珍燕.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4(22):288-289.
周花.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