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2020-10-21 21:00蔡文高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广州道德与法治红色

蔡文高

一、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當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多元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民族精神的教育,各种错误的、腐朽的观念冲击着国人原有的价值体系。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阶段。初中生自身的思想观念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国内外各种思想的影响。近十年来,我们看到发生在初中生身上的各种信仰缺失、理想幻灭、追求极端利己主义、故意曲解历史、抹黑英雄的现象屡有发生。要从教育源头上解决这些现象,亟需借助红色文化进行浸染、渗透、引导、提升。

2.政策背景

(1)贯彻党的文件精神的具体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伟大民族精神,在和平年代,也应该发挥其政治性、教育性、激励性等作用。

(2)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应然选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材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在常态教学中,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中有些材料与学生的空间距离较远,直观性差,因此我们提倡多利用更具有真实性、直观性且可感可知性的地方文化资源。

二、红色文化的内涵、广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课堂运用的现状

1.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所创造出的先进文化总和,一般可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表现形式。物质表现形式,如我们所知道的旧居、遗址、旧物等。精神表现形式则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以及我国近现代革命、建设的推进历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广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国内最早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城市之一,按理讲应该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从学术界专家到一般群众眼里,广州的红色文化资源依然还是“分量太轻”、“含‘红量不足”。一方面是物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太分散,加上长期以来对其宣传、保护力度还不够,导致很多遗址、纪念馆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另一方面,也跟我们某些认识层面存在局限性有关。比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里,广州仅存三处,分别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而在广州名气较大的广州市博物馆(镇海楼)、黄埔军校、大元帅府、国民党一大会址等多处纪念场所却未能列入红色资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这些遗址多以国民党旗号所建,不够“红”与“专”,未能纯粹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过程中展现出的革命精神。但换个角度,这些纪念性场所的存在恰如其分地向人们传达了年轻而又朝气蓬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统一战线中所付出的努力。国民党一大会址,同时也是鲁迅纪念馆,许多共产党员曾作为国民党一大代表与会,见证了国共合作开端;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产物,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就培养出了五位元帅和三位大将,素有“将帅摇篮”之美誉。

3.广州红色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运用现状

(1)教育者主观重视程度不足。一直以来,广州的政治教师都走在全国课改的前列,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利用广州本土红色资源,似乎都关注不够,忽略了运用广州红色文化资源来激活、提升、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许多初中学生对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深入地了解,降低了这些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实效性。

(2)广州红色文化课程开发不系统,缺乏深度有条理地挖掘。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这需要一定的教师团队,乃至史学专家学者良好地配合协助才能完成。单纯靠个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往往容易变成简单、片面化的处理。

(3)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明显。近几年,广州市开展综合实践课,也强调着力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系列活动,提出要“守护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等目标。但现实中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只是停留在参观、寻访的阶段,学生在相对单一地参观学习中得到教育的有效性并未真正体现出来,“课外”与“课内”的课程建设尚未有机地联系。

三、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本质关联。

1.加强广州红色资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的整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从红色资源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内容,把它们与课本知识一一对应,达到红色资源与课本知识的有效衔接。(以九上教材为例)

教材

课题 教材知识点 与广州红色文化的契合点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教材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民主道路的历史进程,简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点、形式,以及公民需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等。 在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时,教师可引入材料:“1925年6月2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有效的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这些举措便是党在革命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最好体现。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教材分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民族精神的內涵和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认同,弘扬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教师在讲解“凝聚价值追求”的时候,可引入

广州起义等历史典故。挖掘中国共产党人在起义中体现了什么精神品质?体现了什么价值追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精神品质对当时的中国救亡图存和当今中国的发展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了解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前仆后继、不懈奋斗。共圆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做自信的中国人。 民党等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在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摒弃党派之争、主义之争的广阔胸襟和高风亮节。

2.改革课堂模式,活用红色文化

(1)播放革命事迹,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就地取材,开发和利用广州红色文化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九年级《凝聚价值追求》这一框题的导入时,笔者给学生播放《刑场上的婚礼》电影片段。该电影该片讲述了1927年爆发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陷入敌人大屠杀的血海之中。作为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同志和当时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同志,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继续留下来秘密开展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同时被捕了,在狱中,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周文雍在墙上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陈铁军向周围的群众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然后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一起英勇慷慨就义。

看完电影片段以及背景介绍,笔者提出问题:①周文雍、陈铁军两位烈士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②今天的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些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品质还有没有必要去弘扬和传承?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理性思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深入新课。

(2)呈现情境素材,价值引领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去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往往又需要借助和依附丰富的教学情境素材得以实现。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思考、去讨论、去辨析,最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讲授七下《感受生命的意义》时,笔者呈现了这样的一段材料:“广州农讲所的创始人是共产党人彭湃。和大多数参加农民革命的人不同,彭湃出身于富有的工商业大地主家庭,他自述家况是:‘被统辖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我的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平均一人就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出身优渥,而且还曾经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留学期间,他接触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深受启发。留学回国后,他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号召农民起来进行斗争,拿出家产来支持农民。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笔者提出问题:你觉得彭湃作为工商业大地主家庭的儿子,他的人生道路选择值得吗?你觉得怎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学生在刚刚接触这个材料时,也是相当的震撼。怎么有这样的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呢?他怎么做到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家庭的利益呢?最后,我们在课堂上分析了他的成长、求学过程,又一起分析了当时国家、民族面临的种种困境,找到了他投身革命道路的必然性,也帮助学生确立要“主动担责,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的”生命意义观和价值取向。

3.开展课内活动与课外社会实践有效联动。

(1)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大赛。配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笔者积极在课堂上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围绕“铭记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等主题,组织学生搜集、整理一系列红色故事。比如“广州起义的始末”、“省港大罢工话你知”、“中共三大为何选择在广州召开”、“黄埔军校历史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成长轨迹”等。引导学生走进广州历史、历史广州。力图在讲述先烈的革命故事中,铭记先烈革命遗志,弘扬革命精神,汲取革命力量,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2)组织红色书籍朗读者大赛。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受这档节目的启发,我们在年级组织了“朗读红色经典,不忘初心使命”的朗读活动。我们要求每个“朗读者”对所朗读的红色经典的写作时代背景等信息进行解读,并拍摄成VCR,在朗读前播放。有学生朗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与妻书》,也有学生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还有学生朗读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在激昂悲壮的背景音乐中,当一部部作品,通过初中学生稍显稚嫩的声带传播出来,坐下台下的我们似乎又重新回到那个救亡图存、救国救民的火红岁月。

(3)举行红色旅游文化导游大赛。广州有着非常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也存在景点分散、宣传力度不够、规划不科学的问题。立足学校艺术节,我们尝试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导游大赛。带领学生走进各个红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学习了解每个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然后根据交通线路、时间次序等原则,制定旅游路线,并设计好每个红色景点的推介语,在学校和附近社区进行集中宣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广州红色文化,应该成为广州人民创业创新、战胜困难的力量之源。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需要借助红色文化洗礼思想、磨砺意志、锻炼品格、修正行为。通过课堂和课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参考文献;

[1]苏昕宇.试论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建构与创新 ——基于广州现存红色文化资源的考察[J].客家文博:2019(1)

[2]杨蕾.红色旅游背景下广州市红色文化景观分析[J].职业:2014(21)

[3]中学历史教学中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0)

猜你喜欢
广州道德与法治红色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追忆红色浪漫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