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婷
摘 要:伴随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文化和影视剧文化引起了我国文化IP产业格局的变化,文化IP产业随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出版业逐步开始重视IP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出于商业价值开发层面,开始对IP出版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使得IP开发逐渐成为出版业的经济增长点。出版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通过优化IP开发管理不失为良策,对出版企业而言,如何优化自身IP开发与管理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出版行业;IP开发;财务管理策略
一、出版行业IP概述
本文所论述的IP即知识产权,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在我国的通俗解释为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知识成果应该享受的权利。在我国出版业较为重视的IP开发范畴中,主要集中在拥有较大客户群体,且有一定市场基础的网络文学作品,其中,市场基础主要指的是改编为影视作品、游戏等,通过对既有客户群体的再次开发,从中获取收益。伴随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具备一定受众基础的内容版权、能够跨越媒介基础的或是能够被二次价值开发的内容版权,均属于IP开发的范畴。本文研究的IP,是广义知识产权中的一个分支,该项知识产权需要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或市场基础,可以通过改编实现跨媒介价值的二次开发。
二、出版行业IP开发模式概述
IP运营最早兴起于动漫产业,围绕版权内容开发动漫作品,逐步衍生到游戏领域,围绕着动漫和游戏作品谋求利益,成为版权价值开发的新型商业模式,出版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能够控制大量的内容版权,通过对内容版权的价值开发,能够将IP运营所创造的价值最大化,而IP开发也由此逐步成为出版业认可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在我国专家学者的界定范畴中,IP运营被界定为围绕知识产权进行的,以多种新型模式与资本市场对接,并谋求商业发展,进行最大化价值开发的商业模式。
IP运营的根本在于价值的开发,主要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基于基数较大且质量较高的IP储备进行孵化,围绕IP市场发展完善自身版权,并通过投资等方式对外进行拓展。在做好IP的集成工作后,通过商业手段对IP进行开发和价值放大,利用信息化环境扩大衍生品的影响力,在市场中形成品牌效应,拓展IP影响范围,逐步形成IP产品的产业链条。IP开发的价值在于其变现能力,这也是出版企业重视IP开发的根本原因,在IP转化过程中,出版企业需要紧紧控制住IP资源,并逐步利用IP资源开展影视、游戏、话剧等运营,在运营过程中针对形成的市场影响拓展衍生品开发,推进IP产业链模式发展,通过多维度的推动因素拓展市场,实现IP价值向现金流的转变,并以此推动出版企业新经济动力的发展。
三、出版行业IP开发的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IP价值链开发
IP开发对价值链的依赖是比较大的,一个良好的IP价值链条能够给出版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但在价值链的开发过程中,一旦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受市场影响或受到新技术的冲击,就会对出版企业既有的价值链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改变整体的价值鏈发展部署。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技术趋于完善的环境下,出版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核心业务由传统的纸媒市场向信息服务市场转变,IP运营作为当前环境下出版企业在信息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中的盈利环节,有着较多的市场发展方向,互联网文学、影视剧、游戏、动漫等渠道均可以由同一IP延伸发展,进而在价值链拉长的过程中获取利益。
(二)IP开发的多元化带来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
在当前环境中,传统的市场已经难以满足出版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出版业多元化经营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而小说、漫画等文学载体的关联发展方向指向性较为明确,因此影视剧和游戏等产业成为出版业多元化发展方向的首要市场,伴随影视剧和游戏相应IP市场的开发趋于成熟,会逐渐出现衍生市场。多元化经营会带来新业务风险,扩大财务管控的边界,企业适应新业务体系也需要时间,从而增大财务风险。
(三)媒介融合下财务管理转型风险
近年来,伴随出版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媒介融合逐渐成为出版业运营过程中接触较多的业务模式,IP开发与运营活动涉及传统的纸媒出版和网络出版以及网络剧、动漫、电影、游戏等活动,而上述活动多相互交融,在媒介融合模式调整的过程中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战略部署工作,其中,不同的融合方式涉及不同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支持,其财务管理对象相对于纸媒有较大区别,其财务管理策略也有不同,一旦策略选择不当,便会加剧财务转型风险。
四、出版行业IP开发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拓展融资渠道,缓解IP开发的资本压力
对出版企业而言,进行IP开发前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本,但能否获得有效回报不能完全控制,所以在IP开发初期,出版企业需要较高额的资金作为支持。在我国市场环境中,出版业传统的融资渠道较少,一般较为依赖国家拨款和财政支持,但是,伴随出版业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实力,出版企业开始逐步拓展符合自身需求的融资渠道,在当前环境下,出版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有版权融资、PPP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伴随市场中出版企业的资本规模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影响力提升,资本市场中的资本能够有序流入到出版企业,加之金融机构逐步开始完善出版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通过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确立质押或抵押权,再予以授信融资。
出版企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我国政府提升社会文化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PPP模式推动出版企业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在当前环境中的积极性举措,就融资现状来看,PPP模式确实能够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出版业的发展中,这对于出版业扩大资本规模、进行IP开发具有推动作用,从根本上看,PPP模式作为新的融资模式,对我国文化事业的推动作用较为积极,出版企业在当前环境下可以利用其金融属性推动自身发展。
(二)完善价值链开发,控制IP开发运营风险
IP开发和运营是一项无法在时间范畴上规划的业务,但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区间进行管理,首先,IP开发立项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可行性研究,从调研阶段就需有财务部门介入,且要经过财务部门出具经济可行性报告后才能予以立项,以防范IP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风险。其次,在可行性报告通过后,财务部门需要强化预算执行与管理工作,在预算计划内提供财务服务,超预算事项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才能够予以支持,以保障企业IP开发成本费用在可控范围内。再次,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合作建立本量利分析模型,控制投产比,维持企业IP开发的稳定,特别是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开源节流;结项后,分析总结项目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评估项目质量,积累经验教训,以供后续参考。最后,在收益分配环节,应重视IP开发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以实际收益回馈IP开发过程中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支持,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重视管理会计的价值,促进财务管理职能实现
管理会计系统的发展脱离了传统核算会计的记录计量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内部管理上,侧重点围绕着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支持信息,以全局管理理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在出版企业IP开发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管理会计能够基于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快捷有效的分析,整合內外部信息,出具财务可行性报告,对数据进行量化,为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强化对IP产业价值链的管控。管理会计虽然隶属于财务管理系统,但管理会计信息的来源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其能够对外部关联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外部信息进行整合,通过云平台获取全面且客观的数据,并以管理会计分析方法予以量化处理,最终为企业管理者提供IP开发的决策依据。
五、结语
IP产业的发展是当前环境下文化发展的趋势,出版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抓住IP开发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虽然我国IP开发起步较晚,但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规模,出版企业通过强化财务管理,能够提升IP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抵御能力,对企业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石蕊.泛IP时代出版企业资源重组与产业链重构研究[J].现代出版,2016(2):12-14.
[2]王红梅.以现实主义题材打造网络文学优质文化IP探析:以地质出版社《大运河会馆传奇》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8(5):53-55.
[3]吴赟,陈思.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网络文学IP版权价值开发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阅文集团为例[J].出版广角,2018(2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