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 孟佳敏 俞凯婷 丁宁斐 郑璐丹
摘要:基于我国国际教育高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升级、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背景,需要培养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学科竞赛也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却没有参与甚至没有关注到学科竞赛,而目前对于学科竞赛的整理归纳稀少,所涉及领域该项目研究较为薄弱。所以对于大学生学科竞赛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更具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嘉兴学院学生参与竞赛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如何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参与度以此发挥学科竞赛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学科竞赛参与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整理归纳出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改善这一现状的对策,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参与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同时判断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学科竞赛参与度现状
(一)调查结论
1.调查研究法
本项目主要采用其中的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学科竞赛参与度及影响因素,以我校同学为调查主体,从我校同学对学科竞赛信息的了解,对学科竞赛大参与度、学科竞赛赛前是否进行准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从而分析与我校同学学科竞赛的现状。以了解同学参与学科竞赛的参与度及影响因素。其次通过抽样采访,在校园内展开采访,更加全面地了解同学对学科竞赛的看法。
2.问卷调查结果
本项目采用的问卷是团队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自编的问卷,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随机选择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发放试测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50份,回收率为90%。为保证回收问卷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问卷数据进行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如空白卷、不完整卷、乱填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2%。
问题 选项 比例 分析
您知道我校有哪些比赛吗? 知道自己专业的比赛 23.32% 分析得知我校可以看出我校同学91.11%是知情我校学科竞赛的,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我校的学科竞赛认知并不全面。
只知道班级通知里的比赛 29.81%
知道一些,但是不多 37.89%
不知道 8.89%
您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学科竞赛? 学校官网得知 14.90% 分析得知这从中部分同学大部分也只是看得了班委在班级群中的通知消息,而通过访谈发现老师推荐的学科竞赛大部分是在课堂上提到,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些学科竞赛。
老师推荐 15.87%
班级通知 56.97%
其他渠道 12.26%
您对学科竞赛有过了解吗? 非常了解 14.90% 分析得知“比较了解”的同学占比最大,但却有55.12%的同学不了解学科竞赛。在抽样采访“比较了解”的同学时,表示就是单纯地将通知看完,知道有这个学科竞赛。
比较了解 39.90%
只知道,不了解 33.10%
不了解 12.02%
您参加过几次学科竞赛? 没有参加过 60.82% 分析得知大部分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竞赛,而参加过3次及以上的寥寥无几,通过电话访谈和抽样采访得知参加过一些比赛的同学有些不是自愿参加。
参加过1次 21.88%
参加过2-3次 12.74%
参加3次以上 4.57%
您为学科竞赛做过哪些准备? 想学姐学长请教 21.15% 分析得知43.27%的同學选择查阅文献、资料但也有16.56%同学不为竞赛而准备。根据抽样采访同学们为学科竞赛赛前所作准备多为单一途径。
查阅文献、资料 43.27%
向老师请教 18.99%
不准备 16.59%
您参加学科竞赛前遇到给什么困难? 找不到合适的指导老师 18.99% 分析得知在学科竞赛参赛前的困难主要是“时间不充足,前期不到位”与同学“不够自信,十分犹豫”两个方面,使得同学们迟迟不参加学科竞赛。
时间不充足,前期不到位 38.46%
邀请同学参加被拒绝 8.41%
不够自信,十分犹豫 34.13%
对于学科竞赛,您对下列选项比较赞同的是? 提前准备了解 62.26% 分析得知很多同学都会在参赛前提前准备,但是准备时间不充分与需要赛前准备却产生了相当大的矛盾,在无法拥有充足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会导致同学对自身的信心缺乏。
等班级通知后,在准备 17.07%
佛系参加,等别人主动 13.46%
不去了解不想参加 7.21%
您觉得罗列学科竞赛有必要吗? 有必要 91.11% 同学们对于罗列学科竞赛的需求非常高。大部分同学都需要学科竞赛的信息。
没有必要 8.89%
(二) 研究结论
(1)参与学科竞赛人数较少,学科竞赛参与度低。
调查显示我校同学对学科竞赛的热情不高,参赛动机不强。访谈中多数同学受访者还指出大同学参赛热情普遍不高,没有那么积极主动,他们认为原因之一是同学参与了之后因为没有时间准备导致无法兼顾学业与竞赛,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并不希望自己分散太多精力、体力、智力去参加各种竞赛。,也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学科竞赛赛题的内容可能涉及很多方面,同学可能缺乏某些方面的知识,参赛后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因此削弱同学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我校大同学对学科竞赛的认知度低。
我校学科竞赛的推广力度还有待加强,同学对学科竞赛的认识不够,大多是通过班级通知了解,通过消息展示的竞赛内容,既吸引不了同学注意也无法激发同学的兴趣,同时在宣传时往往忽视学科竞赛的作用。无法产生个体需要产生驱使同学去完成目标的动机,从而提高对学科竞赛的热情。
(3)理想的学科竞赛参与度与现实学科竞赛参与度存在差距
由表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虽然赞同参与学科竞赛很有意义,会对自身有提升,但是没有参与过、只参与过几次的同学还是占大多数。并且从大多数同学认为我校学科竞赛的参与度是很高,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多数同学们产生了“别人参与了我就不参与”的错误观念。由此可见,诸多的因素导致了理想的学科竞赛参与度与现实学科竞赛参与度存在差距。
二、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阻力因素
(一)参与度低的因素
1.学科竞赛比较乏味,缺乏突出的奖励机制
竞赛项目不同于有奖竞赛(物质奖励)与全校的选修课(学分奖励),没有突出奖励机制,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缺乏参赛兴趣,对优秀作品没有进行大力宣传吸引其他学生。
2.大学生对学科竞赛不了解,大学生缺乏参与信息
大学生们无法突然从课堂真正走进学科竞赛,因为学生对于竞赛所具有的学校自身特色,专业特色等一无所知,学科竞赛赛前宣传环节中宣传机制不完善,导致宣传程度低,学生了解學科竞赛信息及竞赛相关的知识不及时,不清楚竞赛的重要性与竞赛的各个过程。
3.大学生自身原因不想参加,大学生对于学科竞赛不够重视。
大学生对于自身原因不想参加有诸多因素影响,如参加竞赛的得失是否平衡、参赛过程是否会产生受挫感、学科竞赛占用的时间是否过多等诸多负面因素影响着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并未能切实认识到参加学科竞赛对于其自身发展的深刻意义。
4.学科竞赛前期准备时间较短,因为时间不够想放弃
因为赛前准备时间短会导致学生无法制定合理的准备计划,进行充分的准备。这会导致同学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无法经常向指导老师请教,无法有效利用资源。大学生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从而导致不想参加学科竞赛。
三、提高大学生竞赛参与度的对策
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学科竞赛的认识
宣传学科竞赛在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参与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由同学自发形成,也可以由学校组织协会负责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宣传,如张贴海报、校报、展板、条幅、校广播台等,对学科竞赛做全方位的宣传。让同学们了解学科竞赛最新动态。可以对比较重要的学科竞赛、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进行报道宣传,甚至是跟踪报道,要让同学听到获奖赛后感言、参赛的过程,也可以让同学了解这种学科竞赛的进行程序,让有兴趣参与的同学知道如何准备。让学科竞赛成为同学们关注的话题。这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各类学科竞赛的好奇心,从而对学科竞赛产生兴趣,既调动了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专门的资讯群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喜欢从网络上获取资源,虽然我校有网上竞赛与专门的咨询群,但是缺少趣,觉得枯燥乏味,同学多以完成任务的心态,随意答题,并不会从中汲取知识,提升自我,学校可以设计类似于游戏升级形式的知识问答等提高大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同时也要提高发布赛事报名、赛事组织、培训信息和竞赛名次等信息的速度,不仅扩大普及率也给予同学更多的准备时间。
3.举办讲座、演讲,普及学科竞赛知识
各类学科竞赛的主办方、协办方、承办方可以邀请在学科竞赛方面有成果的教师、同学或团队等进行校内讲座、演讲。让同学知道在竞赛上成功并不是可望不可即的遥远,并不是多难多复杂的一件事,近在眼前,触手可及,让同学多了解学科竞赛的基本常识和目的作用,树立积极参与意识。[1]宣传学科竞赛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目的。
4.建立学科竞赛基地,提供实践环境
学科竞赛就是考察同学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因此许多学科竞赛都有需要赛前培训、实践演练等。例如ACM程序设计大赛等都要求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校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老师在平时多让同学进行实践,如练习制作、编程、交流、思考等。学校需要保障教学实验室,如化学实验室、电脑机房等实验设备良好并及时更新我校硬件设施,能够真正给同学带来较高水平的实验。
参考文献:
[1]陈营,项忠平.构建学科竞赛体系 培养土建类应用型人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59-60.
[2]孙健伟. 学科竞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