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中的家国之思

2020-10-21 08:49于立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落木悲秋萧萧

于立军

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诗七律第一。其中的家国之思令我们动容更令我们深思和追念。诗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也就是唐朝大历二年。这一年杜甫已经五十六岁了,距离这位伟大诗人的去世还有三年的时间。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是军阀割据仍在,国家仍处在动荡和不安之中。

剑南节度使严武本是杜甫的好朋友,杜甫依托于严武在四川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快乐稳定的时光。但是这一年严武去世,杜甫无所依托,不得不离开成都买舟南下。在漂泊江湖的路途中,疾病缠身,感慨于自己白发苍生、身体多病,更有感于国事渐衰,他登高临望,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弥漫家国之思的千古第一律诗。

此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条理清晰,对仗工整。作者路经的夔州之地多猿,峡口更是风大。所以首句写到“风急”“猿哀”,风的劲急和猿猴凄厉的叫声开始就给全诗奠定了一个凄清的格调氛围。但是诗人的视野是开阔的,胸襟是扩大的。他把视野拉伸出去,看到远处青色的水边洲渚、白色的沙滩和空中低徊的飞鸟。从触觉到听觉,从听觉到视觉。青色白色相互映衬,凄清明丽相互混杂,远近相互协调,高低相互融合,如此写诗,虽是写景但功力非同凡响。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萧萧尽显沧桑之感,江水滚滚东逝又有宏大感慨之意。无边落木好似动态却又静止,不尽长江看似静止却又无限波动。作者的视角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既感叹于時光易老,又感喟于生命的无穷无尽,代代不息。用此类比可以说是诗人胸怀的广大,境界的高远。没有家国天下情思是断写不出如此诗句的。无怪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说:“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

世人皆评杜诗风格沉郁。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之中积压,然后慢慢喷扑而出是为沉郁。颈联和尾联为抒发感情的主要体现。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最为工整。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长作客对独登台。作者从空间的转换写到了时间的渺远,时空轮换结合,自己孑然一身、作客他乡,又年老多病,孤独无依,正好赶上这个寂寥的秋季,作者落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后人罗大经评注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长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鹤林玉露》)可见杜甫晚年的语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字字千钧的地步。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既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生活病困潦倒的感慨,也包含着对终生壮志无法实现的激愤和哀怨。“艰难”二字印证了自己在理想抱负实践道路上的艰难,晚年又潦倒多病,原来可以借酒浇愁,谁知晚年被病痛折磨的自己连酒都不能喝了。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杜甫一生积极为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奔走。关心民间疾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怀有一种为民请命牟利的思想,一生为此奔劳不息。曾经发出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喟。他心系苍生,胸怀天下。在听到国家收付失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也曾欣喜若狂。但是仕途不顺,理想抱负并没真正实现。

这首《登高》虽然没有句句提到家国之思,但是无论是前面的写景还是后面的抒情都是此种情思的集中体现。若没有家国之思,作者视野没有如此之大,胸襟也没有如此之大,也写不出气势如此雄浑,感情如此深沉的诗歌。

北宋司马光道:“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续诗话》) 北宋苏轼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王定国诗集叙》) 鲁迅也说过:“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伟大诗人自有其伟大之处,杜甫这种关心人民、关心国事的情怀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怀的。

猜你喜欢
落木悲秋萧萧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新语
The Swimming Pig
落木(外二首)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废园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竹子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