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军
作为连接小学和高中的重要过渡阶段,初中是见证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乐±,还应当成为学生锻炼体魄的重要基地。在当今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的重视还不够。小组合作训练,即应用小组的方式对学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培养和建设,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之间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应当积极引入小组合作的形式,转变学生和家长的传统观念,让他们理解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体育教学的价值,并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收获更强健的体魄。
小组合作学习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以及对学生团队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直接帮助,但受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解差异影响,诸多应用停留于该教法实践的浅表。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拟从应用策略方面对小组合作法进行探究,使其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借鉴性。
一、促进学生团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有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可能有所不足,但是体育成绩却很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益于这些成绩平平但是体育好的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课上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让学生更能充分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合理的对自己进行判断。
二、有效调控教学内容
教师的指导与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这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当重要的指导者角色,有效调控教学内容,根据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要求,因而需要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空,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基本功要求较高的体育教学内容就不适合小组学习,而一些对学生基本功要求不太高的体育教学内容则更为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田径短跑起跑方式的教学、羽毛球教学等。这一类体育教学内容就适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6-8个学生为一小组,并选出能力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动作示范后,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学习与指导来纠正动作并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在教学活动中,当合作学习进展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排除问题干扰。当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使各小组对各自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有效整改,以便为下一次课堂教学合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运用定向运动的形式,奠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組织定向运动,是当前初中体育课堂开展合作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在日常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制定与学生实际相吻合的定向运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更有利于深入地开展合作学习,明确合作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展示合作学习的魅力,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感受到合作的乐趣,从中掌握合作的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说把全班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找伙伴跳绳的活动,每组人数都是单数的,各个小组之间混战,依次跳绳,每个人跳一下,跳过的同学找到同组的组员击掌,等于是自己小组的成员拉出来,最后每组都会有一个人没有被拉出来的,然后跳两下绳。这样的体育活动非常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积极性非常高,为自己小组的成员加油,主动关注自己小组的人员位置并帮助自己小组的同学找到队友,这些都能够看出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整个活动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体育中体验到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他们心里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培养合作学习基本素养,锻炼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在遇到一些同学不服从团体的集体意见,特立独行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要求的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团体中,体育活动中小组学习的效果可以很及时的体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到团体的力量,这样的体验在他们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是一种精神财富。这样的经历更加有利于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符合现代教育环境下的合格人才。总之,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培养健全的身体意识是非常有力的助推。教师的注重也是小组合作教学的重点,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教师必须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程体会到小组学习的优点和意义,从而对于以后的发展具有一个积极的思想准备,为人生的规划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与新课标紧密相连的教学策略之一。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小组合作的特点,认真地总结合作学习规律,从上述方式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合作探究,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领会出体育知识的内涵,摆正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促使成员之间的密切结合,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完善教学结构,指引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从而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念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体育世界,08期.
[2]许恒.促合作,共进步、学体育教学的合作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3]信阳市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鲍宏建.信阳师范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