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艳
摘 要:教学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如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师生互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虽然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能纳入到一堂课中,但优化每个过程,发挥个体带动整体的教学价值成为了教师们探究的热门话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探究教学活动优化途径,旨在提升教学整体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学效率
活动是儿童感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授技巧,培育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听话,愿意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但因为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持久短暂,是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这一现实更需要教师规避问题,发挥优势,用趣味性、多样性、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赢得学生的喜爱,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明确活动价值,提供教学服务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为课堂提供服务,无论是复习环节,亦或是讲授行为,还是课堂总结最终的目的是帮助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不能一味的追求趣味性、形式化,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学习兴致,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信息化导入环节,趣味化讲授过程,师生互动,小组课堂小结,亲子家庭作业,涉及各个环节,且充满趣味性,但因为活动形式本身吸引了学生的兴致,导致大家一心追求乐趣,忽视了教学内容,最终的结果是花费了诸多的时间,还没有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失败的教学经历令笔者不断反思,吸取教训,重新审视了教学活动的本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导致没有完成原定的教学目标,是一次失败的经历,需要引起教师们的反思。
二、凸显学科特征,手段目的一致
教学活动具有普遍性,也存在着特性,尤其是在设计小学数学活动时应该注意学科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综合性,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当然,设计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育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为此需要保持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即借助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各项能力。
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课内容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不仅引导学生自学了教材文本,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学习找因数与倍数的方法;还创设了问题情境:豆豆的妈妈在24岁生下了豆豆,豆豆姥姥也是在24岁时生下了豆豆妈妈,现在豆豆妈妈的年齡是豆豆年龄的4倍,豆豆姥姥的年龄是豆豆年龄的7倍,请问豆豆、妈妈和姥姥分别的年龄?旨在锻炼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此外,笔者还布置了相应的课后练习活动,巩固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随后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这些活动凸显了数学学科重分析、重计算、重推理的特征,值得教师们学习借鉴。
三、符合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堂课无论教师讲得多么激情,设计的活动多么精彩,没有学生的参与也算不上一堂成功的课,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探明学生的口味,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致,发挥教学活动的价值。
小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他们期待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趣味性、游戏化,基于此,笔者在制定教学活动的时候关注了学生的内心,顺应了学生的口味,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样化的游戏。如,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设计了“猜一猜”游戏,目的是让学生认识1-5这五个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运算,具体如下所示:笔者将五块糖随机藏在两个手中并提出问题:请你猜一猜,我的左手有几块糖?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他们说出了心中的数字,等到公布答案后笔者又提出问题: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左手中的糖数,那么我右手中藏了几块糖呢?顺势引出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再如,学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设计了“排排站”的游戏,即同学们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并与他人比较大小,站到相应的位置上,因为数字卡片中含有整数和小数,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效果显著:孩子们被游戏形式所吸引,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游戏中;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完成了教学目标,学习到了新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口味,于是依据教材文本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游戏,如猜猜看游戏和排排看游戏,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致。
四、形式变化多样,保持教学吸引
虽说教学主要环节具有固定性,但还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素养,创新教法,时常更新教学活动的形式,避免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丧失趣味和吸引力。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力求教学常新,形式多变,保持活动的吸引度。
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布置了手工制作活动,即给同学家分发工具和材料,让孩子们结合实际,发挥想象制作一个钟表,这个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加强学生对表盘、表针的认识,还能为之后的教学活动提供道具,一举三得,成效显著。学到《三角形》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后提出了问题: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而在制作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与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再如,学习《图形的运动(二)》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图形真的“动”了起来,让大家惊讶不已。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局限于某一种教学形式,常教常新,丰富了教学形式,也保持了教学活动的吸引性,有利于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综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学活动的价值,于是反思了教学行为,研读了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终有所获,总结了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海民,刘鹏飞.以活动理论审视学习活动[J].中国电化教育,2015(08).
[2] 李松林,李文林.教学活动理论的系统考察与方法论反思[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