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
摘要:做好监督性报道与做强启发性报道“两手抓”,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与任务,这既是加强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和导向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用户黏性、赢得用户信赖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区域主流媒体;监督性报道;启发性报道
一、社会转型时期,做好监督性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媒体必须正视并重視舆论监督工作,敢于揭露社会的丑陋现象,为弱势群体发声,这也正是做好监督报道工作的方向。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来一系列新的小矛盾。作为区域性的党媒,如果我们认为关注这些矛盾微不足道,失去发言权,这就无异于放弃了发言权,丧失了影响力和信誉度。
几年前,笔者接到读者投诉,称小区物业将修剪下来的树枝树叶就地焚烧处置。当时,人们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有了大幅提升,居民们普遍觉得焚烧的做法十分不妥。物业解释,堆积成山的树枝树叶影响了小区环境的美观,以前也是通过焚烧处置的,所以这次只是按惯例处置。
于是,笔者在《柯桥日报》上发表《修剪绿化产生大量枝叶物业就地焚烧居民投诉》一文,一方面曝光了物业的不妥做法,让物业对自身的行为作了反思,一方面也例举了本地处置树枝树叶的好做法,为其他的物业公司提供了借鉴。此文在2014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
本人认为,媒体人应时刻学习关注中央最新动态,最新政策,既从全局上加强对传播格局、生态的了解,又能从新提法、新概念中挖掘素材,响应国家号召,当好党的喉舌的同时,为群众发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成为人民群众的“依靠”。对舆论的引导,不仅要准确领会上级的指令,也要用心传递人民的声音,冷静观察,细致分析,深入研究,精准把握,客观思考。
作为县市区域报如何做好监督性报道,秘诀之一就是从人们深恶痛绝的“小切口”着手,层层递进,找出问题核心,理顺思路。比如,路灯坏了很久,为何没有人发现,没有人修理,这其中暴露出的是城市管理体系上的漏洞。这些以见微知著、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作风状况的整体好转的做法,都将为区域媒体增加公信力和美誉度。
二、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启发性报道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2018年春耕时节,是农民十分看重的时间段,笔者一直以来跑农业线,新闻职业敏感让我在无意中发现:往年牛儿在田间耕田这样随处可见的田园画面,在柯桥越来越难以见到了。
当时的大背景是,《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显示,占农民工总量49.7%的新生代农民工,和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农民有十分大的反差:他们基本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而且更倾向于城镇生活,他们既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
笔者从柯桥区国土局了解到,柯桥区当时有耕地约34万亩。但除了为数不多的种粮大户,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的,只剩下些六旬以上种口粮田的老农民。种地能带来怎么样的收益,农业发展出路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人和同事深入走访田间地头,遍访种粮人士和农技专家,最后得出结论: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去库存”关键在于一个“调”字,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在随大流里开辟小特色,在小特色中拓展大市场,在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上做好文章,才能绝地逢生。
此文为柯桥区想种田却不知种什么、如何种,犹豫种田能否带来收益的农民指明了方向。这篇发表在《柯桥日报》上的文章《盘算一下种田的账谁还在种田;柯桥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调”——农业发展出路调查上下篇》,获得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
三、结语
社会转型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发声,因而不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在移动平台,各类思潮交锋不断,客观、中立、深入的意见,也将受到大家的期盼。
因而,区域主流媒体将大有作为——作为区域主流媒体,对于一些不良的做法,既要敢于提出尖锐的批评,也要善于给出柔和的解决之道。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利用融媒体多端发力,有区分度地对待不同的受众,以他们各自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发声,积极追求意见性信息的到达率,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