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琼 付仕贵 邓祖波
摘 要:曲靖麒麟区“旅游+扶贫”闯出新“钱景”,东山镇石板沟村的“变形记”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遵循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针对石板沟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条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設;问题;建议;
云南曲靖麒麟区东山镇石板沟,距曲靖城约一小时的路程,这里原来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经麒麟区政府打造,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板沟村的“变形记”,是脱贫攻坚的一个成功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曲靖东山镇石板沟村旅游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助推器,是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民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
1. 打牢脱贫攻坚基础,成效明显,本村成功脱帽。
脱贫的指标明显完成,农业不断发展、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村里老弱病残家庭得到“精准”帮扶,解决了本村最大的困难户,现阶段巩固脱贫成果,引导其加入石板沟村合作社,加入群众增加收入致富的快车道。
2. 大力发展产业,形成曲靖麒麟区又一新兴旅游度假村
东山镇石板沟村以四面环山、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村内保持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大自然天然氧吧作为基础资源,将建设成为集“茶马古道探险”、“竹林徒步越野”、“田园风光露营”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度假村,目前已投入入大量资金,不断整合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成为旅游促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发展路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家致富、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力量。
3. 石板沟村貌村容变化明显
危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旧村改造建设完成,村里环境大大改善,过去“猪屎牛屎满坝,斤斤吊吊到处挂”,路不好走等脏乱差环境明显减少,村里的主干道都是水泥路,之前门前的旱厕统一推倒,建成休息茅草凉亭,这是一大改光。以前是贫困村,农民一辈子在这种地、靠天吃饭,自己都没旅游过,哪能想到今天居然发展起了旅游,全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已改变,解决了过去硬件齐全没人经营的困境,破除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和安贫守贫观念,全村干劲十足,信心满满,贫困群众更是内生动力十足,深刻感受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道理。
4. 石板沟村经济发展明显
截止2014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14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28.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基础设施不断,实现五通(水、电、路、电视、电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网络、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已有1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加入农旅文农民合作社的将统一房屋建筑,布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的脸上笑容多了,腰包鼓了就是经济发展的最好写照。
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形式单一,产品档次有待提升
目前,石板沟村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参观村容村貌,参观竹林,吃农家饭,旅游形式单一,产业结构简单,产品低端,娱乐项目少,许多游客不会长时间停留。此外,创新驱动力不足,明显缺乏活力,产品产业缺乏个性化设计,村里更多的是老人小孩,许多青年群体外出打工,许多项目产业急需注入青春活力,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2. 乡风、村风、民风有待提升
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是当地一直存在的难点问题,乡村发展旅游业,没有优质的环境是不行的,虽说现在有很大改观,乡村道路依然存在脏乱差的状况,家庭养殖、规模养殖的污水、粪便处理依然严峻。当地“娶不起”、赌博迷信、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不良风气依然存在。
3. 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有待完善
目前,进村的道路为砂石路,窄且有些路段凹凸不平,大型车辆进出不便,道路崎岖蜿蜒,遇到阴雨天气,道路安全存在一定问题。村中居住条件有待改善,娱乐设施缺乏,平时的招待主要集中在石楼里,蔬菜就地取材,品种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缺乏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协调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更是要靠发展。
1.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将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首位,秉承持之以恒的保护理念,坚持“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1.00亩,人均耕地0.66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376.00亩,是天然氧吧,寨子依山傍水,毗邻城市,但草木丛生,远离喧嚣,阳光、松树林、竹林、池水,清新之感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深切体验。当地人民不能守着“金矿”过穷日子,发展生态旅游,以休闲体验为主导,需要开发与保护并重,双管齐下,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聚焦环境保护、市场需求,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发展,也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农区变景区,让贫困地区环境“美起来”,群众口袋鼓起来。
2. 以创新为引领,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第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将农村土地流转起来,转变陈旧思想观念,转变传统生产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果园、花园、菜园等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好肥沃土地,引进特色品种或新品种,做到一园一特色,闲置土地种植花海,实现农业园区变景区。第二,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网络宣传、营销,将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吸引更多游客的购买,让其感到物有所值,这也是提高游客再返率的一个因素,农产品变旅游商品。第三,促进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消费内容、项目要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内容包括特色餐饮、购物新内容、娱乐活动新项目,推出旅游爱好者喜爱的现代气息浓郁的食品、首饰、小挂件等生活小消费品。最后,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动石板沟村旅游由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转变、由简单粗放向精细品质转变、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3. 加强林区生态保护和修复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必然给环境增加压力,当地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旅游发展干得起劲时,也应加强林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意识,做好林区的安全防范、消防措施、卫生保洁、修复工作。做好新灌木的种植和培育工作,做到林区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定时检查,汇报情况,实现专业化经营管理。
(二)因地制宜,發展好当地产业
1.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东山镇石板沟村利用好区位优势,打造特色村落,大力发展好种植产业,养殖产业,有规模养殖蜜蜂、畜牧业,将野蜂蜜、土鸡蛋、腐殖土、芝麻等特色农产品变成游客青睐的网红产品,实施产业组织方式,推进“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利用互联网流通销售出去把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带动当地贫困户增加收入,破解农产品“有质量”“没销量的发展困局” 打造品牌,树立良好的口碑。
2. 发展好当地服务产业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办好当地教育,扶贫应先扶智,从根源上消除农民贫困的思想,让孩子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扶贫先扶志,从小让孩子立志,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是干出来的道理;加大当地医疗、医生的配备改善力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好当地养老和托儿产业,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均多,如何让外出务工、在家创业发展的农民无后顾之忧,也能上当地老人、小孩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水平,老人能安心养老,孩子能健康成长。完善乡村网络设施、快递业务,提供线上线下销售畅通的网络平台,将更多优质的农业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
3. 大力发展当地新产业新业态
发展石板沟旅游业,打造“游、购、吃、住、娱”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光靠优美的环境,还要依靠高质量发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配备高端民宿设施,配齐休闲放松的娱乐场所,卫生达标舒适整洁的硬件设施,满足人们对吃住休闲娱乐的品质需求,进入新时代,人们不在是对简单吃住的需求,是更高品质、质量美好生活的需求,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盼望绿色青山,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要将生态环境红利释放出来,滋养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以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以优质多样化的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将过去靠买农产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
4. 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发展生态产业、绿色康养产业、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养老养生产业,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让乡情美景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色,一村一业的旅游格局”。
(三)培养一支可靠的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可以说当前的农村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招商引资、发展产业、振兴乡村教育等等大举措一一展开,戏台搭建好,等着唱戏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居多,留守老弱病残人员,乡村发展缺乏活力、动力、缺乏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政府及乡村干部、工作人员培养一支可靠的人才队伍,一是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懂养殖、种植、电商等技术,他们是规模化、技术化发展产业的主体。二是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性群体,当前农业农村家庭农村、合作社、社会化组织不断形成发展,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更不可小觑,他们是市场销售服务扩张市场、带动农民直接控股的好手。三是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带头干事,指导工作和自主创新创业,带动产业的创新发展。四是政府主导,鼓励大学生优秀人才投身农村的建设中,动员“万才返乡”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优化队伍结构,注入新活力。农村发展的这出戏才能唱响、唱好。
(四)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实施精准指导帮扶
1. 加大政府“精准”指导和政策扶持
曲靖市麒麟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大旅游、大扶贫战略行动,围绕建设云南省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深度推进全域旅游,把握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文化引领、乡村特色;坚持绿色发展、保护优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大众消费,引导乡村民宿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有力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农区变景区,让贫困地区环境美起来。
政府指导工作应有“绣花”的功夫,将指导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指导工作指导在点上,帮扶工作帮扶到位上、根上。提供平台,加大区位融合发展,与其他特色村、乡、镇形成全域旅游格局,促进乡村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此外,政府部门更要做好示范引导工作,树立省内外乡村旅游成功典范、示范基地,组织村干部、项目负责人学习成熟经验做法,参观、培训,引进成功案例,力争结合当地区位优势把旅游搞活、搞好。
2. 修缮乡村道路,打通对外的通道
“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发展当地的旅游业,销售优质产品,修缮道路是基础工程,路路相通,村村相通,才能产业相通、设施互通,链接区域各旅游景点,加强周边村寨的联系合作,实现协调发展。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四好公路标准,完善排水设施,完成标志、标线、路面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成公路绿化工作,帮助其建好通往外界的道路,确保道路平坦,缩短游客往返的行程,打造靓丽的农村公路风景线。
3. 改善当地人居环境,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的问题
当地人居环境改观许多,“厕所革命”已完成,但作为旅游发展,主打生态旅游,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居住环境问题依然是难题。曲靖市政府应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利用“明沟+人工湿地”建立当地污水处理厂,建立粪便加工处理厂生产有机肥料,畜禽粪便、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加工处理,有效管控和处理当地生活垃圾、污水,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净化空气。
4. 重构乡村社会秩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口袋鼓起来了,农民温饱问题解决的同时精神文明素质也必须提升,“乡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国精神,自觉遵守家庭美德行为规范,践行“孝”、“礼”、“和”,提高农民整体文明素质水平;二要着力培养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三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需依靠组织的保障作用,石沟村3名党员,成立一个支部,村长带头的党员处处发挥着带头模范作用,带领村民铺路、修建房屋,带头组织加入农旅文农民合作社,体现了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第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种方针、政策。一要发挥基层组织在处理“统”和“分”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模式,充分调动个体农户的积极主观能动作用;正确摆正“统”基层组织的整合的位置,分统结合,相互促进。全村38户人家,有19户加入农旅文农民合作社,基层党组织积极推进个体经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二要发挥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现代农业发展、农村脱贫致富和民生改善中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发挥在“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乡村基层治理模式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这一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家是不能缺位的,基层党组织有力巩固了基层政权,更好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民主作用,有力填补了乡村治理的“缝隙”,进一步促进乡村秩序的形成。
第二,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推进当地“乡风民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精神,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找准问题,对农村的一些社会陋习、丑恶现象和不文明行为敢抓、敢管。做好宣传、营造氛围、组织群众的工作,尊重农民,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把满足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积极精神文明需求作为根本目的,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一手抓好当地经济发展,一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
第三,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关键作用,乡村干部在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清晰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规划下,有一支政治过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精明能干的带头人,乡村建设才能更快更稳更高质量的发展。党员干部走在前头,发挥好群众的力量形成合力,发挥多元服务作用。鼓励村民开展邻里互助、婚丧嫁娶、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特殊群体帮扶服务等活动;调动农旅文农民合作社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农户的党建+生态旅游”发展好地方经济,助推美丽宜居城乡建设,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
[2] 刘志霞.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4)
[3] 杨世武.曲靖发展休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4] 王静峰.珠江源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杨立琼(1985--- ),女,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付仕贵(1970--),男,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邓祖波(1973--),男,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