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使命感——手指尖上的音乐故事》

2020-10-21 23:43江浩王宝德
黄河之声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及化创新

江浩 王宝德

摘 要:刘念劬教授是国家一级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著名国际即兴钢琴演奏大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他以一位音乐文化的传承者的身份,致力于“向世界艺术经典致敬,向中国民族文化致敬”,创作了90版《封神榜》全剧配曲等大批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此次讲座是刘念劬教授“创意作曲与即兴钢琴艺术研究”博硕研究生班之绪论。

关键词:即兴演奏;普及化;创新

讲座《燃烧的使命感——手指尖上的音乐故事》中,刘念劬教授以音乐沙龙式的自传体讲座形式,讲述了他与上音乐学院的渊源和自己的音乐人生之旅,讲述了历来几代的音乐家们对音乐所肩负的使命,胸怀的追求、抱负和情怀。整个讲座过程沉浸在轻松愉悦的互动环节中,以演奏的曲目划分讲座进程,第一部分刘念劬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几首包括《封神榜》主题曲、《黑猫警长》主题曲以及钢琴曲《甜梦》等多首作品;第二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国外各国风格主题音乐即兴串烧、中国民族风格主题音乐即兴串烧、中国流行风格主题音乐即兴串烧等,充分的契合了刘念劬教授“让经典音乐普及化,让流行音乐殿堂化”的理念;第三部分刘念劬教授现场邀请参加讲座的声乐系、民乐系学生与他合作完成即兴表演《我的太阳》、《赛马》、《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曲目。

整个讲座过程中时时刻刻无不洋溢着刘念劬教授对音乐、对创作的执着热爱与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无论是在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即兴演奏还是与学生配合完成临场表演时,刘念劬教授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严谨的、技艺高超的、对音乐有着深刻理解的老艺术家形象,他为我们传递出的对艺术应该所持有的态度、精神和理念值得我们所有热爱音乐从事音乐的人去思考。笔者总结了在参与这次讲座中获得的值得记录与分享的宝贵经验。

一、“即兴”非即兴

即兴演奏其实就是即兴创作或者即兴编配,它对演奏者的复调、和声和配器等的基本素质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刘念劬教授在讲座中讲到即兴演奏是不即兴的,首先,即兴演奏的准备预案和构思不是即兴的,那是演奏者对音乐进行精心构思后的完美体现;第二,即兴演奏的教学不是即兴的,即兴演奏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要有较为全面的作曲与理论知识作为即兴演奏学习的支撑;第三,即兴演奏的目标不是即兴的,即兴演奏需要从最初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的设置进化到对自身内心音乐情感表达需求与技术的融会贯通,从谨慎的循规蹈矩进化到忘我的情感挥洒,这是一个将累积的硬性知识化为表演,将一成不变的乐感化为灵动的蜕变过程。讲座中刘念劬教授指出了他的教学价值是“发现了即兴是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溶于一炉的神器,是因道生神而成器的觉悟。”“即兴演奏的教育是一场修炼,全部在不即兴的循序渐进的学识积累中,听从内在感性的屈从和呼唤,达到悟性的追求,释放神情合一的即兴表演艺术”。刘念劬教授的这些思想带给我们的是对音乐学习的思考,不仅仅是在即兴演奏中,所有看起来轻松容易甚至无序的创作、创造、创新和即兴发挥背后深深隐藏着的都是创作者们多年来对基础知识的大量积累,对专业技能的炉火纯青地把握,对自己专业精神准确的认识,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即兴。

二、经典音乐普及化,流行音乐殿堂化

把流行音乐变成可以进入殿堂的音乐,把殿堂的音乐变成普罗大众可以听的音乐,这是刘念劬教授在对音乐进行传承时所秉承的人民性。所有的不能与民众互动的音乐,最终会走向消亡,古典的、古代的音乐是高雅的,而现代想要传承这些高雅的殿堂音乐,就要利用音乐家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来将它们变得通俗化和亲民化。刘念劬教授非常重视通俗性音乐作品的创作,他倡导创作应当利用各种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创造出内容健康、通俗易懂、受人喜爱的音乐作品,以服务今天的社会,满足人民的需求。创造流行音乐,使流行音乐殿堂化,重在同时借鉴西方古典传统作曲技法和现代音乐作曲技法,融合广受现代人喜爱的流行元素,既不失活泼,也不乏严谨,在尊重专业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对音乐才能有更好的诠释,这才是让流行音乐殿堂化的道路。对于创新理念,刘念劬教授说:“所谓理念就是说万人心中所想,写千人笔下所无”。刘念劬教授还认为:艺术创新是相对的,而艺术积累则应是永恒的,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有创新。只有对音乐感知的日积月累,从历史长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宝库中汲取精华,获取艺术创新的坚硬的根基,才会有自己对音乐的启发,进而才会有对艺术创作的创新,才会有绚丽多姿的音乐风格。

结  语

刘念劬教授创作的作品有三百余首,涉猎面广泛,形式风格多样。其中有歌剧音乐《多布杰》、神话舞剧《凤鸣岐山》、二胡作品《夜深沉》、管弦乐曲《帕米尔风情》、大提琴协奏曲《漫步》等;有上百首声乐作品,电视剧音乐《封神榜》、《玫瑰香奇案》等。他提到现在学院派的音乐学子,对自己的专业所持的认真程度远比上一代音乐家们低得多,对自己身上所承受的使命感不再像上一代音乐家那么的热情,大多数人都在踩着前人的脚印往前走,享受着前人带来的便利,连自身的突破都很难达到,更别提对传承音乐的使命所做的贡献。而且目前院校专业的细分导致了学生只对自己的学科进行学习和钻研,不去关心其他领域,而真正的音乐家,既可以熟练掌握自己的主打专业,又有其他多项音乐技能,对相关的音乐知识都应该有所了解和学习,能够融会贯通,这样的专业精英、一专多能的人才才是音乐发展道路上的领航者。

参考文献

[1] 杜鸣心.致刘念劬同志——评舞剧《凤鸣岐山》的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81,(12):9-11.

[2] 郝愛君.刘念劬人文音乐理念与即兴作曲的当代沿革[J].当代音乐,2018,(06):1-3.

作者简介:江浩,男,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二胡演奏;王宝德(1964-),男,山东莒南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二胡演奏。

猜你喜欢
普及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
以艺术教育丰富医学教育内涵初探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校的规模经济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
论电视媒体对大众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