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玲
摘 要:文化自信是学生对民族、對国家自身文化价值具有坚定的信心和肯定,并能够积极践行。在当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较差现象,尤其表现在缺乏传统文化常识,被动学习文化知识等问题,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语文课程教学,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上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职高专 文化自信
文化程度的发展直接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然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佳,往往对于传统文化认知存在很大的缺失,甚至连四书五经,文学发展史都一无所知,崇洋媚外思想泛滥。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中加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非常重要[1]。语文课程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应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1.轻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中职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功利思想严重,不关心是否有学问,只重视学分和分数的多少,普遍认为传统文化与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关系,因而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更不重视语文课。语文课从中小学的主课变成了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并且在部分专业中直接取消。从学校、教师到学生,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传统文化常识缺乏
在语文课上,问到中高职学生“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诸子百家、文学史等基本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并完整回答,甚至很多学生分不清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这大大说明了学生对于最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极度缺乏。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则会更强烈地冲击中国文化自信。
3.汉字书写能力较差
在中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笔顺笔画错误、音近形近字难以区分、错别字较多、提笔忘字等问题,在以上问题较多的同时还存在着汉字书写严重不规范、不美观等问题。学生的汉字书写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升入高职高专院校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频繁使用,打字代替了写字。如继续不重视学生的汉字书写,未来的学生们将会越发忘记汉民族的语言与文字的良好书写习惯,继承与发展更无从谈起。
4.不熟悉经典古诗文作家作品
高职高专院校中不少学生不知孔孟、唐宋八大家,就连唐代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也有不少学生无法区分,文学经典中的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经典作家、作品、名句更是知者甚少[2]。特别是考入高职高专院校的很多学生从中学时期就不重视语文学习,到了大学阶段学习内容和时间更是大大减少,因而增加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非常关键。
二、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1.选用恰当教材,增加文化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材的选用应特别注意,除了必要的经典文学篇目外,可以选择加入了经典传统文化内容的教材。如我校出版的校本教材《实用语文》中也增加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增加如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民族习俗、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要在语文课中让学生加强文言文篇目的学习,更要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常识。在汉字教学中,可以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汉字发展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写法与发展。在学习传统文化常识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热爱,兴趣和热爱则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根基。
2.增加语文课时,丰富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将语文课上成了自习课、手机课,其重要原因在于高职高专院校传统语文课程中课时较少,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活动内容较少。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如“制作语文专题手抄报”,“画文学史树形图”,“探究少数民族语言特点”,“探寻汉字的起源”,“十二生肖与传统节日”等主题课程,将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分享,在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表达的能力[3]。
3.加强书写诵读,提升语文素养
书写和诵读往往在中小学校非常重视,但到了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则普遍忽视这一训练。因此,在早自习时间增加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诵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与文化素养,如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分别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篇目;在晚自习时间则要求学生练习钢笔字字帖、粉笔字、毛笔字等,要求文科类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适当多使用手写作业的方式,此外还可增加书写必修课或选修课等课程,增加学生书写的时间,提高书写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诵读经典与书写汉字的能力[4]。
4.融入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语文课程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与文化发展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文化自信有很大作用。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在语文课程中增加具有云南民族特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课程内容非常有意义,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纳西族东巴文字的历史发展,将东巴文与甲骨文进行对比研究与学习的专题课程,可以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中国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徐放,王梅.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尝试[J].文教资料,2018(10).
[2]何艳红.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赜[J].成长之路,2018(10).
[3]曾凡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以淮滨高级中学为例[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8.
[4]王莉,杨忠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职实用语文教学的探索实践[J].职业技术,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