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立团
摘 要:新课改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向“以生为本”模式转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中明确规定的教学重点。小学生理性思维还不是很完善,在思考、分析数学问题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读懂题目中的真实意图,避开题目中的“陷阱”,培养小学生的对比、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维,传授具体的解题技巧,全面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培养策略
筆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从数学阅读抓起,培养小学生的审题、分析题目的能力;开展专题解题教学,传授多元化解题技巧;自主编创数学变式题目,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思维;注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细化数学阅读教学,提升数学审题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常见题型开展审题教学,让学生掌握快速审题的技巧,精准抓到题目中的考察点,挖掘到隐藏信息,避开题目中的陷阱。例如数学教师在脱式计算解题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先观察算式,确定计算的先后顺序,回忆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看清楚每一个数学符号和计算符号。应用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也是最容易拉开数学分数的题型。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几大应用题类型进行身体教学,例如单位“1”问题,这类应用题经常和工程问题、相遇问题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强调这类题目解题第一步,找准单位“1”,列出等量关系式,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短语进行表述,例如“甲是乙的两倍还多10个”,乙是单位“1”,然后在思考具体的算式,保证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良好的审题能力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列出正确的算式,成功解答出问题。
二、自主编创变式题目,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思维
很多小学生经常会出现同一类型的题目反复出错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这类题型的分析和解题技巧没有完全掌握,同样的知识点,换一个表达方式学生还是不会做。数学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自主编创一些相似题目,让学生进行集中解题训练,强化学生对这类题型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关题型时,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开展教学,例如单位大小比较,经常有些学生把“平方”和“立方”混为一谈、混淆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导致了解题出错。教师可以自主编创一些数学题目,例如在表面积求解中融入图形分解,把准备好的长方体进行拆分,分为六个面进行展示,让学生彻底区分清表面积和体积概念和公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编创一些题目,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编写的数学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出题的方式来进行区分,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思维的发展。
三、传授数学解题技巧,提升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是评判解决问题能力最直接的标准,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解题技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做好解题技巧归纳。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错题资源,根据数学试卷题型进行归纳,例如在选择题中可以采取代入法迅速排除一些错误答案,提升学生答题的效率和准确率。在计算题目中主要是总结典型计算题目,例如带大括号、小括号的运算,提醒学生尽量不要省略计算步骤,做好最后的验算。应用题可以从数形结合入手,例如针对工程问题、相遇问题,可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进行审题,根据图像列出等量关系式,让小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提升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是培养和检验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多边形内角和”实验活动,组织学生绘制一些多边形,例如常见的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利用裁剪来研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学生可以自由结组绘制一些自己喜欢的多边形,尝试剪去多边形不同的内角,用量角器量一量各个内角,数一数多边形的边数,研究边数、角的个数、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自主利用自己图形裁剪数据和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进行对比,尝试把自己的实践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验算,更加深入理解这一公式。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生活中隐藏的数学知识点,站在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现象,真正让数学融入到小学生的生活中,激发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才是真正提升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根本途径。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细微处着眼,把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作核心,从最基本的数学阅读训练开始,让学生追根溯源,找到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罗列出解题所需要的知识点,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数学教学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自己解题机会,从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万珍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甘肃教育,2019(23):91.
[2]张红兵.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