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慧
摘 要:河北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丰富多彩,其中秧歌种类更是纷繁。满城寸跷秧歌作为河北省典型民间舞蹈之一,已有千年历史。此民间艺术现象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农村生活的特征与农民乐观幽默的精神风貌,无形之中也推进了满城县乃至整个保定地区的社会文化艺术进步。
关键词:寸跷秧歌;民间舞蹈;艺术特征
满城寸跷秧歌是通过民间艺人口传身授传承下来的民间舞蹈,不仅是河北地区的代表性民间舞蹈,更是中国民间舞蹈繁枝之一。寸跷秧歌起源有三说:其一,据民间艺人尹云秋同志的叙述民间传说为纪念包公男扮女装进城翻案而来;其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时期花鼓十分盛行,有人见到打花鼓者曾脚踩寸跷,也有可能从此流传开来;其三,据张庄老农推测可能最早出自“什不闲”中的“小妞也,抢鼓来”,其中鼓也作花鼓。
一、寸跷秧歌简述
寸跷秧歌又称为“低跷”、“矮跷”:属于秧歌种类。因其脚下踩着五至七寸高的木跷,其高度以寸计,故称为“寸跷”;满城寸翘发展至今应有200余年历史,发源地为河北保定满城县东榆村。寸翘秧歌风格独特,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社会特征与农民乐观幽默的精神风貌,无形之中也推动了满城县乃至整个保定地区的社会文化艺术进步。
传统寸跷作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文艺现象可分为三流形式进行表演:“过街秧歌”、“三把扇”和“秧歌戏”。“过街秧歌”是在街头巷尾流动表演的寸跷队伍,由十数人或数十人组成双数行队,有且只有男演员以古装剧打扮表现男、女角色的表演;“三把扇”为小场寸跷秧歌,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三男扮演三个“假姑娘”的民歌小调演出;“秧歌戏”也作“伞头秧歌”,据张庄农民刘海生谈及是一种诙谐风趣具有人物剧情且兼具武术、秧歌步伐套路并加以伴奏的寸跷小剧。
二、寸跷秧歌的风格特征
传统寸跷秧歌的风格特征可从舞蹈表演特征、行当动作、服装道具这三方面加以分析。传统寸跷秧歌的舞蹈表演特征分为动作美和服饰美,而后又有了戏剧美。其独特性多表现为男扮女装进行表演,著名选段有“放风筝”、“十对花”、“小尼姑”等,皆为男扮女装的表演形式。
其传统行当主要有四:“拉花”、“老逗”、“老座子”、“挑趟”。“拉花”多为活泼年轻少女或小媳妇一类人物。多以群舞展示,主要负责歌唱的部分。“老逗”这个人物形象是体现男性的角色。“老座子”则是女性角色。大部分表演是由“老逗”和“老座子”相互配合表演的,舞蹈风格幽默风趣,引人发笑。“挑趟”是青年男子,主要负责衬托“老逗”和“老座子”的表演,同时与“拉花”配合,负责领队开始舞蹈表演的作用。一般的寸跷舞队至少有“老逗”一人、“老座子”一人、“挑趟”两人、“拉花”最少四人(也可根据队伍的需要适当增加,但一般皆为双数)。其身体各部位的各种动作,均以各自不同的动律和节奏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抻展,这便是其风格特征产生的重要因素。舞蹈动作的“动律差”与“节奏差”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舞动规律,“跷”的踩、跺、踏的运用,更显示出独特的技巧元素。
各行当在表演时都需要一手执“汗淋儿”(有绸边儿的折扇)一手执“汗巾”。寸跷秧歌顾名思义要用到“跷”,是木制的大概有12厘米高,约三寸半左右。但只有“拉花”一角脚下踩跷,其他角色均为平地起舞。“跷”的制作极其讲究,一般由抗压力强、强韧度高的上等硬质木材榆木为原材料,早期由传统老手工艺人将脚踏部分和杆体部分分别完成后,再进行连接咬合,这样制作出来的“跷”结实耐用。随着制作业的发展,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传统方式制跷,大部分为现代化工厂的加工制品,这样制作的跷可根据演员个体差异进行改良,跷体的颜色、样式也多种多样,便于与服装和人物性格相协调,效果也更加逼真。各行当服饰也不尽相同,例如:“挑趟”角色类似戏曲武生,头戴硬罗帽,身穿衣袍裤,紧袖、大领、大襟,绣有长条花纹,脚下穿布鞋。由于“挑趟”往往出现在舞蹈开始部分,为得“先声夺人”,服装多以轻快、明朗为主。
现代寸翘秧歌动作更为丰富,表演形式多种,角色变换多样,男女老少应有尽有。服饰色彩靓丽,颜色对比鲜明,视觉冲击感更强,符合汉族人民传统审美风格。“拉花”服装类似“花旦”,头饰为珠链和绢花编制成的凤冠,珠光宝气,华丽醒目。“老逗”类似戏曲丑角,头戴方巾,身穿素色无装饰的服装。“老座子”似于青衣,身穿素青衣,着素色褶子,并很少有花纹图案。传统与现代新式表演都重于喜庆气氛与颜色鲜艳,各个角色修饰适当特点突出,不论内置解构或是文化底蕴都是世纪相传的民间艺术瑰宝,更是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精华。
三、寸跷秧歌的发展现状
“一二三把身翻,一二九把歌扭”,寸翘秧歌从过街小调发展为民间歌舞、秧歌戏,从无情节到有剧情转折。代代相传,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但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寸跷秧歌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人们接触寸跷秧歌的时间越来越少。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封建礼教下仅有男性可参加的表演规制,年岁渐高相继离开的老辈艺人,都是寸跷秧歌传承困境。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结构性转变,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寸跷秧歌的传承人空位。另外,大部分年轻人易于沉迷代娱乐活动,学习传统民间舞蹈并不积极主动。节省了人物物力时间大多寸翘为生产线制作,这使依附于民间表演艺术的传统手工艺被机械取代。
幸好1991年寸跷秧歌登上央视舞台,为人重新熟识并逐渐重视其传承与保护。从《小羊倌》到“扭着秧歌迎奥运”再到现如今非遗保护传承之风盛行,全国各地的民间秧歌相互交流借鉴研讨会晤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也为满城寸翘秧歌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向与市场。在发展中、走出去、向未来中的寸翘秧歌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参考文献
[1] 方倩,黃壮.满城县寸跷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青年文学家,2016,(11).
[2] 聂春芳.河北满城乐舞寸跷艺术“重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