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课学习有效性研究

2020-10-21 05:07李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网课有效性

李琛

摘 要:研究以部分本科在校大学生为对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水课”的文件,结合对高校大学生网课学习的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大学生网课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网课 水课 在校大学生 有效性

网课是如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自1999年起,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对网络教育给予了充分的帮助和支持。随之,大众也逐步地接受了网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网络课程的逐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要么质量低,要么效果差,或者两者皆具的网课,引起了老师及学生的强烈关注。而根据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等文件,“质量低”“效果差”的课程符合“水课”的相关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可参考“水课”的相关结论,对网课学习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则围绕网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并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1]。

一、研究方法

为了解网课学习有效性,笔者从多所高校随机抽取了150名在校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10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调查,对调查的结果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其150名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涵盖了多种本科专业,笔者将专业统一分为文史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三种。笔者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调查,并在收集到的所有问卷中筛选了150份高质量的问卷进行分析处理。由于在发放问卷时未考虑到问卷回收存在一定數量的缺失,因此在回收后又及时补充调查问卷以确保数量充足。由于经费和人力有限,对样本的数量选取有限,因此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偏差[2]。

二、研究现象

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网课的了解程度”表明,有67%的大学生了解并使用过网课,21%的大学生仅了解但未完成课程,仅有12%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网课。由此可见,网课作为一种上课方式,其普及程度较高。

2.学生的平时成绩、学业任务、平时的学习态度与网课的学习状态及完成作业情况无明显的因果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在平时成绩为优(85—100分)学业任务一般且平时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中,有35%的学生学习网课的状态一般、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会受到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且完成网课作业的及时性也较低。

3.对于是否愿意接受网课的教育模式,56%的大学生选择愿意接受,其原因认为最多的有五点:

(1)上课时间地点灵活,没有限制

(2)考试成绩普遍较高,易通过

(3)课程内容较简单

(4)可以通过搜索百度答题

(5)可以找人代刷,减轻学业压力。

有近22%的学生选择不愿意接受,其原因认为最多的有六点:

(1)学习效率低,监督机制不完善

(2)教学管理质量低

(3)网课课程内容过于单一,没有兴趣

(4)教师讲课积极性不高

(5)对于设备的要求高,不能普遍适用

(6)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对是否接受网课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2%,其主要原因是对线上线下课程的教学模式无要求,认为用哪种模式上课效果差不多。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愿意接受网课的教育模式。

4.大学生对网课所要达到目的的预期较高,多数大学生期望通过学习网课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增加本专业知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只有极少数同学学习网课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然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2%的大学生认为网课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有65%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甚至13%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根据问卷反映,学生对待在线学习后仍不会的问题的态度可知,有近21%的学生选择放着不管,仅有13%的学生选择向老师求助,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在网上搜索答案,可从网上得到的答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对网课的期望与实际的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且导致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因素之一是对于网课中不会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3]。

5.关于网课的课程设置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不仅有丰富的外校以及公共网络课程可供学习,也有本校特色的网络课程。仅有少数学生反映开设课程的丰富性较低。因此,网课在课程丰富程度方面发展现状较为理想。

6.关于网课的考评制度制定方面,仅有2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网课考评制度非常完善,因此,网课的考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7.在关于学生认为网课的不足及有关建议方面,学生认为其不足为网课缺乏课程进度安排监督、资源更新慢、课程内容生硬难以理解。其建议为丰富网课课程类型和内容、提高网课的教学质量、完善网课教学管理和考评制度、增加课程难度。

三、使用网课学习有效性有限的成因分析

从已有的论文文献中可得,“水课”一般而言是指高校中课程内容深度浅、难度低、挑战度低、大学生可以轻松获得学分而没有获得实质性发展的面授课程。有学者将“水课”课程的类型按照课程视阈标准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根源性“水课”和获得性“水课”,笔者认为除了师生的面授课程外,也可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将符合“水课”特征的网络课程定义为水课,即可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分为面授型“水课”和网课型“水课”。下面从师生、课程及网络课程本身分析网络课程中“水课”存在的因素分析[4]。

1.学生和教师的因素

(1)学生因素

首先,学生存在投机心理。所谓投机心理,可理解为有些大学生跨入大学后,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失去了目标。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想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坐享其成。学生使用网课学习一般是学校的强制要求,以获得学分为目标。因此,为了获得学分,学生往往选择内容简单、课时较少、考试易通过的课程。因此,很多学生并未能从网课学习中获得专业知识、人格、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甚至有的大学生仅仅为了拿到学分,找人代刷网课或者代考网课。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造成网课学习结果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之下完成的,许多学生是被动学习。甚至有的老师和家长还会传递一种“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等考上大学就可以轻松”的思想。因此,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并没有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进入本科阶段,在没有他人监督而完全靠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很容易松懈,上课形成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网课学习也是能逃就逃,平时学习偷懒懈怠,到了期末考试才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任课教师可以提示考试重点,突击学习,蒙混过关,致使专业课的课本都未能全部看完,就更不必说学习效果了。另外,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大学生还不会真正高效率的学习,事倍功半,看似努力却收获不多。同时,因为很多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习惯了被老师提问而非自己主动提问,导致学生的学习犹如吃“夹生饭”,一知半解无法真正学会,多种原因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

(2)教师因素

首先,教师教学受限。由于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教师多通过设备将课程内容提前录制好或采用直播授课,往往教师只能讲课学生只能听课,师生互动是网课存在的很大问题。尤其对于需要做实验的课程来说,老师讲解就显得较为单薄——老师既无法直接指导学生做实验又不能面对面地进行实验示范,导致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老师也不能看到学生上课的反应,不能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若学生有疑问,也不能及时地进行解答,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其次,教師存在敷衍心理。大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而且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教师的职业晋升很大程度上与科研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老师录制网课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育部和学校分配的任务而已。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职称,将许多精力投入到科研领域。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渐下降[5]。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教师并未认真研读所教内容,仅仅是把所有知识讲出来以完成任务。因此,讲授的内容和讲课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内容未认真解读,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得最大化的提高,也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

2.课程的因素

首先,课程的进度无法有效监督。使用网课学习,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像面授课一样实施有效的监督许多大学生反映,因为平时的网课学习没有进度要求,因此他们在平时并不听网课,只是临近期末猛刷网课,电脑放着网课,可学生却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完全不听课,有时三五天就可以将一个学期的网课刷完。

其次,课程的内容不够实用和丰富,内容难度没有针对性。以军事理论网课和安全教育网课为例,这两门课程本身的内容是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其课程内容不仅有助于扩充学生个人知识,也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然而,一方面,由于学校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都要修够学分,不管学生在该领域是否有相应的知识和兴趣,使得学生被迫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听不懂的课程,导致不仅学习效果不佳,甚至会对该领域的知识产生反感情绪。另一方面,因为课程内容的要求,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和演练,但是由于上课方式的局限导致学生只能听课做笔记,无法实际操作,最终导致“纸上谈兵”。在对H同学的访谈中得知,H同学在听安全教育课时,很想实际练习女子防身术,可老师一直都在解说具体动作,却没有进行实际示范,她最终都没有学会女子防身术。

另外,课程的考评机制不够完善。根据问卷结果可知,许多学生愿意接受网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试简单、易通过、易拿高分。许多网课的考试题型仅仅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在网上很容易搜到答案,即使平时不认真听课,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并获得高分。

最后,网络课程的讲授较面授课程缺乏针对性。老师不知道授课群体是何水平和状态,无法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程内容、目标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及时地调整以达到最优效果,只能讲解大众能接受的知识。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得不到提高,而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又显得很吃力。

四、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分析

质量低、效果差的网课作为“水课”的一部分,既不能满足学生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需要,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对高校教学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因此,剔除“水课”,打造“金课”,提高网课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网课的使用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去探索。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中可得知,学生学习网课是为了轻松获得学分,选课动机是存在投机心理的。在这种学习动机的主导下,学习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因此,一方面,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要基于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上好大学,还有通过考上好大学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等。有了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在没有外力监督的环境下,自觉学习而不受到干扰。同时,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将学习目标与学生自身的梦想和职业理想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只有在内部动机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持久而且其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2.增强教师的重视程度

众所周知,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其职称晋升挂钩,然而教师的晋升、工资等方面却与教师教学能力关系较小,同时,学校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判定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当前既无内在的动力驱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无外在的刺激激励教师。所以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教学质量评判标准,对网课课程的质量有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外在的物质方面的刺激激励教师提高水平。例如,可以将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作为教师工资高低的一个评判标准。教学能力强并得到学生和其他任课教师认可的教师可适当增加工资等以示鼓励,而教学态度差、教学能力低的教师可酌情减少工资作为惩罚。关于教学能力的评判标准,不可只根据学生的反馈,同时也需要参考其他教师的评价,最终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判。

3.多方面完善网络课程

首先,可以公开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有些网课,由于学生不明确课程目标,学生的学习没有方向,不知道最终需要到达什么程度。公开课程目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也可以监督教师。有时,教师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或者为了让学生在评课时打高分,会有意无意地偏离原定的课程目标,减少较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这种行为既无益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也不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最终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

其次,可以建立网络平台的进度跟进系统。因为学生存在刷课和找人代课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平台的进度跟进功能,每日每周每月监督学生学习网课的进度,同时也要监督一个终端在一个学期內只能登录一个账号,避免出现找人代课的情况。网课学习的进度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有同学临时刷课,而不是按照课程原有的进度听课,那么这位同学最终的分数一定会有所扣除,这样也可以很好地避免了在短期内快速刷课的现象。

再次,在发布网课时,不仅要标明课程的学科领域、授课老师、课时,还要标明需要懂得哪些知识和具备哪些素养才能选这门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已有水平上进行拓展和拔高。

最后,可以完善网课的考评机制。在考试方面,一方面题型可以多样化,不限于选择题和判断题,还要增加一些论述题,分析题等主观题,要求阐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判断题也可以不只是判断对错,也可以要求写明原因。另一方面题目内容可以增加一些教师的个性化提问而不只是从题库中抽取,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从网上搜到答案,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评分标准方面,可以适当降低听课和考试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地增加向老师提问、做笔记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除此以外,还可以实行减分扣分制度,例如对进度没有及时跟进、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等学生进行扣分,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网课的使用有效性。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提高网课的学习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和家长的配合。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人才的培养,为实现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24-29.

[2]许小姣.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J].文教资料,2019(07):198-199.

[3]周海燕.“水课”里的“水”怎么挤出去?[J].高校教育管理,

2019,13(04):64-71.

[4]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

23-25.

[5]韩烨丹,关紫薇,王紫嫣,赵宗胤,李洪山.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及整改问题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9):92-94+98.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网课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盗版网课何时休
网课欢乐多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网课——折磨人的新物种
现在的网课,也太不可描述了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