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毓玮
摘要:近二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各种统计软件的开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统计学在金融、保险、生物、医学、经济、体育、运筹管理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领域因为运用了统计工具及统计思想而得到了延伸。虽然在应用统计学知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误差,但统计学还是在很多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就统计学在经济学、医学以及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从而可以更广泛的应用统计学。
关键词:统计学;应用数学;经济现象
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政府和市场如同其左右手一般,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帮助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对整体经济数据以及部分超脱现象、特定行为进行平衡和约束的过程中,宏观经济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举措。纵然市场本身对社会经济、产业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包括群众失业、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想要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通过适当宏观干预产业经济,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灵活采用刺激投资或是通货膨胀等经济政策,从而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尽可能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一、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其工具性上,统计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其作用自然不可小觑;二是在其思想性方面,统计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其严谨的思想在追求精确和理性的经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经济学是研究在约束的条件下的最优化选择,即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达到收益的最大化。于是,在研究中就存在成本、收益等等的概念和运算。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研究的错综复杂,而数学其用处就在于为许多复杂的思想和现象提供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为许多错综的数据提供了计算模型,从而使经济研究简洁条理。
二、统计数据质量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中央和国务院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时,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一是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处于什么状态?二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的话又怎样进行调控?力度多大为好?三是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之后的效果如何?又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等等。这些问题都与统计信息密切相关,一刻也离不开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2.1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客观要求 按着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宏观管理系统应由科学的决策系统,高效的执行系统、灵敏的信息系统,完备的咨询系统和严密的监督系统所组成。而社会经济统计系统作为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同时具备信息、咨询、监督三种职能。如何有效地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必须做到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全面。
2.2 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所谓宏观决策,就是从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发,研究并制定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方针政策。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的制定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重大决策,在这一决策过程中,首先要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各种有关信息,明确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管理应解决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其次才是组织各专家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拟定多种目标方案,并进行方案评估,选定一个满意的方案。所以说只有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才能保证目标决策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
2.3 宏观经济计划管理需要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条件下,不但不排斥计划管理而且在客观上要求加强计划管理。计划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信息收集、加工和整理工作、以此搞好科学预测。当计划的编制进入决策阶段时,还要通过对过去、未来及现状信息的分析,找出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说只有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不可能编制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计划。
2.4 宏观经济监督管理需要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所谓宏观监督,就是制定并执行各种法规、条例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并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所进行的经济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监督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监督职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检验决策是否科学可行。监督的手段很多,其中统计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统计只有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发挥国民经济“监测仪”的作用,密切注视国民经济发展势态,紧密围绕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灵敏跟踪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
综上所述,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国家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它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总是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青松.“大数据”与政府统计改革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18)
[2]杜晓红.解析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统计[J].中国国情国力.2015(09).
[3]盛斌,黎峰.“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52-64.
[4]方旖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投资的特征与风险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01):67-72.
[5]李晓敏,李春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风险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济逻辑[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3):8-14.
[6]崔娜,柳春,胡春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投资风险与东道国制度——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9(04):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