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荷
摘 要:八年级是学生初中生涯的过渡期和转折点,又恰逢分层走班教学的推广,对学生的心态上造成一定影响,很容易在这个时期出现迷茫。故对于班主任而言,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将从目标的细化,文化的营造,机制的创新三个方面阐述在分层教学背景下,班级如何创设良好的乐學氛围。
关键词:分层目标;励志主题文化;奖励机制
学生进入八年级,学业压力大幅提升,同时,在教学上也初逢分层教学模式,教学上能更加因材施教,但这一转变对学生的心态有较大的影响,容易出现层级固化思想,对中间或偏弱层次的孩子,造成信心缺失的影响,班级里难免会出现迷茫,无助和懈怠的负面情绪。
一、分层细化目标,乐于挑战
现在的学生普遍家庭环境优渥,用“读书振兴祖国”的社会目标或是“读书改变命运”的个人目标去激励他,往往很少奏效。而在分层教学后,对于中等或学力偏弱的学生往往信心上会有落差,让每一个层次的孩子都抱有信心的去努力,目标需要更细致的设置梯度,需要有针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可达成”,以此来时时收获信心;又需要有方向性的引领,成为时时激励自己的海上明灯。
1、细化目标之每月目标行动单活动开展。
案例简述:约翰哈迪在《可见的学习》一书中说道“给学生设定目标不如教给学生如何设定目标,包括向学生展示如何撰写个人最佳目标,如何将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来挑战”[2]因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每月目标行动提示单活动,现将学期目标细化到月,再分解成每月小目标,这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求助作用,制定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制定完成后粘贴于桌角,起到时时提醒作用。在月末,班主任给予完成情况的考核反馈,视完成情况给予相应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发现孩子们喜欢在目标行动单上打钩,画笑脸,亦或是自我批评,可见孩子懂得如何从小任务中完成收获成功的快乐,督促和鞭策自我,这便让目标发挥了真正的激励作用。
思考:任何的目标需要清晰明了,更需要具有操作性,可以时时收获成功的喜悦,那就把制定和细化目标的主体交于学生自己,教师需要的是在阶段性中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奖励,让他们保有冲劲,同时关注学力较弱和自控力较弱的学生,监督和提醒,协助他们一起收获达成目标的成就感。
2、关注中间层次学生,激发内在动力
案例简述:她是我们班的女体委员,在八年级运动会女子1500米的比赛中,虽有身体不适,但坚持冲到了最后一刻,最后反超对手。这是多么意志力,有韧性的一个女孩子。反观孩子的学习,却全然两个状态,由于成绩一直处于中游,且缺乏主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考: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是缺乏学习的信心,或是自控能力较差,学习目标模糊,教师需对症下药。找到班级最易转变的孩子,从赏识的角度给予信心,从内化目标的角度约束其行为,促其逐渐转变,因为他们的进步会更具有说服力,也更能将乐学氛围的效应扩大化。
二、励志文化营造,乐于学习
德育工作中,往往强调以生为本,然而在分层走班后,对中间偏后层次孩子的信心教为受挫如何假发出孩子潜在的积极性?让班内数目庞大的中层次学生不在甘于隐形,让吊车尾的孩子看到被激励的希望,让有天赋的孩子更愿意去征服新高度,让他们找准位置,学习,工作的信心和热情会更足,更有利于打造优秀的班级。
1、学生变老师,优秀经验分享系列活动,扩大优生辐射效应
案例简述:在教学分层走班后,部分中等或偏后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造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班级榜样的辐射效应大大减弱。在此背景下,我借助班会课时间,开展了学习经验分享的系列活动,从各科的优秀学子,进步学子中形成“讲师团队”开设了“如何拥有一本完美的书”“我是如何学XX科目”“高效的课堂需要什么”等系列经验分享活动。发现学生的讲述生动形象,孩子们更易接受,且操作性更高。解决了很多学习上出现的困扰问题,这正是快乐学习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时,对于优秀学生也是一种价值感的体现,同时更是一种鞭策。
思考:生本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要讲究策略,首先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关心班集体,不断地参与班级的管理。在这个基础上,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德育工作,信任学生,真正的尊重学生,精心策划主题班会,培养班级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要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层次孩子的需求,让后部分学生可以切实了解进步的途径和方法,让优秀学生可以辐射榜样力量,形成交互提升的共赢。
2、班级竞争小团队,激发竞争,打破层次的固化意识
案例简述:分层走班后一个很大的困惑是,学生会有阶级固化意识,有其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在信心缺失的影响下,渐渐甘于平庸,还有一批痛苦挣扎在后进梯队。
思考:小组竞争机制,激活了班级,打破了原先的层级固化意识,正如美国雷夫老师运用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引导孩子从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过渡[4]。其实各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此需求,利用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将生生之间的屏障打通,让他们抱团,有自主的快乐成长。
三、创新奖励机制,乐于收获
在班级里我们常常会到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算努力了,也赶不上那些好学生,领奖怎么会轮到我们呢?中等生说,咱么就像隐形人,好的坏的也都轮不到;学霸们说,虽然我有机会得到表彰,可是我的笔和本子家里多到用都用不完了。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天,处处是创造之地”每个层次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都需要教师和同伴的赏识,因此,让他们都能看到被奖励的希望的激发潜能,便需要更新奖励的机制。
1、多维度积分奖励,创新奖励形式,扩大奖励层面
案例简述:受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奶茶店积分兑礼品启发,在班级也实行了积分制度。把日常的行规优秀,作业质量优秀,单元测试优秀,特别是周总结时个方面的进步之星,学科考试的进步之星都纳入可收获积分的途径,每个孩子都能收获自己的“飞翼积分卡”相应的积分,可收获对应的奖品。奖品的设置也全有班委在民意调查后,购置,如书本,文具,健康食品等等,都来自孩子们自己的投票选择,这样一来,奖品的吸引力也大大加强。一天班级的一个男孩子和我说,老师,一周的行规优秀和作业优秀还是比较容易达成,这样我就可以拿积分啦!”我发现,从点滴的积累做起,收获你的努力,积分奖励机制已经在他们心里悄悄发芽。
思考:积分奖励的机制,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促進班级管理的优化,捕捉各层次孩子间的心里,分层次驱动他们的进取心,逐步从奖惩,约束,走向孩子内心的觉醒,启发学习的兴趣才是一切的根本。如儒家所言“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2、春风化雨,奖品私人订制,感受对你特殊的爱
案例简述:八年级上的期末,恰逢快要过年,孩子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分层教学,已经渐渐过渡适应,为了及时給他们肯定,继续激发他们的内资动力,我想到了给每个学生颁发私人订制的红包,数额不大,每人十元,但每张十元钞票的号码都对应着他们的学号都对应着他们的学号。
思考: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一个个富有新意的德育活动,在初中过渡阶段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对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私人订制的祝福,又可以让孩子们收获你对他的特殊的爱,有爱的德育才是有温度的关爱。
四、总结
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音符,只有每一个音符充分的发挥音符,才能走出一曲班级的和谐乐章。在分层走班模式下,孩子必然会有一个过渡和适应时期,班主任在这个关键的时期,需要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内在需求驱动力,用细化的目标加以引导,用多样的形式,创设励志氛围,让创新的奖励制度可以时时处处收获赏识性的动力持续。唯有此,才能在班级中让乐学的氛围持续,顺利渡过分层走班的特殊时期。
参考文献
[1] 泰勒马里 《老师如何成就学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2] 约翰哈迪 《可见的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2版
[3] 浅谈语文教学中融合班级管理[J]. 张海霞,郭瑞.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7)
[4] 温州市教育局 《一个班的教育》,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