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瀛
摘要:随着我国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先后颁布了有关于加大发展力度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各个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如火如荼的开始将着眼点放到幼儿园的转型与发展中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这一群体开始走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舞台,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致力为我国学前儿童提供“公平”“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又成为了影响其能否获得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保障机制构建
一、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现行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保障落实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不少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的园长表示都知道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幼儿园也有不少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支持,教育部门没有具体的文件,幼儿园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政策。可见,政府颁布的一些鼓励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宣传,导致政策内容没有落实到实处,政策实施执行力度较低。
(二)经费保障中存在问题
表现为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使用率较低,且缺少有效管理,监管力度小。国家和政府在经费上一直在增加对幼儿教育发展事业的投入,但是仍有不少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园长表示幼儿园经费投入中政府投入的比例较低,且不少专项经费落实不到实处。
(三)教师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保障相对完善,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都较为成熟,教师在薪金待遇、职业发展、社会地位都具有良好的保障,这些都保障了民办幼儿园中师资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民办园的办学质量。例如新西兰的职前培养 ITE 计划和 IMP 入职指导计划对新西兰幼儿教师培养做出详细规定,规定其职前选拔标准包括了学术入学标准、个人和专业素质以及其他诸多要求,在教师教育、政策制度、资金支持、专业标准和资格认证等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本国建立了较完善的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而我国民办幼儿园中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待遇低、入职与职后培养制度均不完善,民办园缺乏保障师资水平的力度和相关的手段以及进行师资培训的平台。
(四)教育质量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缺少科学系统而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监管制度落实不够。政府缺乏能够对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进行全方位、具有科学性的评价体系,无法针对幼儿园实际情况提供更好的支持,无法根据幼儿园之间的差异,进行有力度的监管和政策性的调控。
二、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发展的保障机制构建建议
(一)政策保障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政府缺乏重视,政府主导性与保障手段都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在政策保障方面,建议主要以立法等形式强调政府主导,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的政策扶持,增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比重。此外,政府应加强有关民办幼儿园社会地位和社会保障机制的法制建设,提高社会力量办园社会地位认同度。
(二)园所经费保障
园所经费的投入使用是幼儿园办园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关于幼儿园园所经费使用的内容,经过调研笔者发发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加强幼儿园硬件设施建设,如教学设施设备等的购置,另一方面应用于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与学历进修等在内的软件条件投入。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仍显不足,尤其是各层次等级的社会力量办园,由于是民营性质,部分民办幼儿园会因为出于对经费的考虑从而影响了幼儿园的发展质量。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经费保障的主体为政府、园方和家长。而其中政府更应发挥积极的调控和扶持作用,例如可采用多元化的各级政府财政经费投入方式,如直接经费补贴、减免营业税、幼儿园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丰富保障机制,促进幼儿园协调均衡发展。另有研究者提出,可分级分类对幼儿园进行经费投入,并采取差别化经费扶持,对发展动力不足的社会力量办园进行重点投入,政府可加大力度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财政投入,采取“差别化”扶持政策;在经费保障的执行方面,各地政府管理应加强政府主体责任、加大执行力度。同时也要注重经费保障的监管,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以政府与家庭为主,其中政府大量财政投入占大额的比重,并通过立法保障“专款专用”。
(三)园所师资保障
建议制定详细的教师职业标准,省级政府联合地方政府建立学前教师信息库,并责成教育部门、教育研究院、高校等机构为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教师提供进行专业水平提升的学习平台,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此外,还要建立教师权益保障机制,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等进行明确的、合理化的设计,保障教师队伍发展的稳定性。
(四)园所管理保障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政府承担着保障幼儿园质量的主要职责,所以幼儿园管理较为完善,并能根据本国实情,建立执行性强、具体的管理保障体系。例如日本是个台风和地震多发国家,因此在幼儿园管理中,根据本国国情完善了幼儿园安全管理保障制度。建议我国针对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建立适用于本国国情,完善而又富有特色的管理保障,并能从政府层面对“公”“私”一视同仁进行规范管理,从而解决目前我国民办园所管理上出现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严抓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许可证制度的实行,大到办园者资历、设备安全、卫生许可,小到室内温度、水温、树荫蔽日等均要有规定与要求,并将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以法律法规的形式都纳入到国家教育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管理标准。
(五)教育质量保障
建立与完善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社会力量办园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评估,坚决杜绝民办幼儿园在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出现边缘化倾向。对幼儿园硬件设施、教师配备标准、师资质量、教育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深入的监管,针对评估结果有待改进的内容要大力帮扶及开展追踪评估。
参考文献:
[1]刘霞.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概念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5).
[2]王海英.公益性、科学性—新政策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J].幼儿教育,2019.
[3]秦旭芳,王默.普惠性幼儿园的内涵、衡量标准及其政策建议[J].学前教育究,2019(07):22-26+30.
[4]王元凱,刘传莉.对发展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的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7):17-19.
[5]李红霞,张纯华,张邵军,时晓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外部治理机制现状及优化[J].教育评论,2019(10):67-7
注: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政策研究》(课题批号:JJB13190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