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莉萍
摘要:礼仪是给予世界善意的第一步,幼儿园开始向幼儿灌输礼仪的信息能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到礼仪的重要性,从小就有礼仪的认识。幼儿的礼仪意识养成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有尊重,友好团结的意识,让幼儿能及时适应学校生活。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创造性培养
引言
礼仪的养成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幼儿在进入学校之前学习的是如何和家人相处,并学习基本生活技能,进入幼儿园后,幼儿进入社会交际阶段,需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技能的发展需要文明礼仪的存在。
一、从问好开始,引导幼儿认识文化礼仪
幼儿的认知力和学习能力没有那么强,但是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何将模仿的动作转变成幼儿习以为常的动作,教师就需要从生活中的琐事向幼儿展示什么叫做文明礼仪,长期执行的方式方法就能让幼儿在校园生活中模仿到教师的行为,长时间的模仿变成习惯。
文明礼仪的展示可以先从教师和幼儿进行问好开始,教师在欢迎幼儿进园的时候向幼儿进行问好,并向家长问好,并且向幼儿询问基本的问题,比如‘早上吃早餐没有,要不要在幼儿园吃、‘昨晚睡觉睡得好不好、‘早餐吃的是什么等简单的问题,让幼儿感受到问好是会让人感受到善意的,才能让幼儿心中了解文明礼仪中问好是友善的表现。教师在进入课室进行上课的时候跟幼儿进行问好,并教授幼儿如何向教师问好,当食堂阿姨将幼儿的早餐或者午餐提供进课室的时候,教师向阿姨进行问好,并引导幼儿同时进行问好,当看见在校园中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教师向工人进行问好‘辛苦了,幼儿看见教师的行为也会进行模仿,进而养成习惯,让幼儿养成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尊重教师的好思想。同时教师还要让幼儿了解问好时候的语气和动作,进行问好的时候需要有礼貌,态度要温和,语气要诚恳,向尊敬的人问好的时候需要微微鞠躬以示尊敬。文明礼仪是融合到生活之中的,幼儿从问好开始学习文明礼仪的内容,就是将文明礼仪结合到生活,变成幼儿在生活中的必备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的习惯,相伴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幼儿在生活过程中模仿教师的文明礼仪,并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明礼仪是什么东西,教师也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幼儿对文明礼仪是否有实践。
二、用实际行动让幼儿了解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教师的行为会被幼儿看在眼中,并會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需要以身作则,避免幼儿在园模仿到不正确的举动,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是幼儿需要理解的,幼儿认识到学习礼仪文明的重要性,能让幼儿更加注重文明礼仪,学习文明礼仪。教师可以举办一场文明礼仪的感受主题活动,让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体验,教师让幼儿帮忙进行小的活动,譬如将班级的玩具进行归纳,将班级的书籍进行整理,将班级的水杯进行排序,两两为一组,让幼儿进行整理,在幼儿把事情完成之后,向其中一位幼儿进行感谢,并就事情的完成度进行夸奖,挑选进行夸奖的幼儿也需要进行斟酌,这样的行为能让另一位平常不遵守文明礼仪的幼儿感受到,完成事情之后的认可,是一件非常重要并且必要的事情。
感同身受的故事能让幼儿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文明礼仪的学习,教师也能在下一次的文明礼仪的教学的时候,讲述更深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询问、夸奖的时候不要当众进行,避免幼儿出现逆反心理,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教师需要顾及到幼儿的心理反应,不要纠枉过正,让幼儿不喜欢校园生活,让幼儿感觉教师对他有恶意。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主动向校园中的劳动者主动问好,让幼儿感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觉,加深幼儿文明礼仪的思想。教师还可以联系家长讲述讲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家中也能及时发现幼儿的文明礼仪情况,家园联合让幼儿更能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让文明礼仪的习惯影响幼儿的一生。
三、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让幼儿意识到问题
教师在幼儿园教授幼儿文明礼仪,而幼儿在家庭或者朋友相处中也会模仿到一些动作和言语,而这些动作和言语是有问题需要纠正的,教师在学校生活中发现幼儿这些不良的行为需要及时进行纠正,要让幼儿意识到这种行为和语言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幼儿在游戏中会更为放松,因此幼儿参与到游戏中的时候,难免会将不良的行为和语言表现出来,比如插队发生争执,碰撞发生的争执,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注意观察,同时在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及时阻止,并询问幼儿事情发生的原因,不要立即判定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礼仪,减少误会的发生,避免幼儿被冤枉。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事情进行调解,调解的时候需要顾及幼儿的心理和性格,询问内向的幼儿时要先进行安抚,让幼儿不会产生恐慌的感觉,对外向的幼儿也不能使用恐吓的方式进行询问,询问的过程要向幼儿表达事情是可以解决的,只要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就能挽回,而且不一定是幼儿的错误。询问过程需要一对一,并在询问到结果后,两位教师进行商议,让发生争执的幼儿进行交谈,要让幼儿了解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并且认识到自己是否已经危害到别人,做出的事情是否错误,面对面交谈能让幼儿直面问题,找出根源,避免隔阂。教师也能就这件事情跟班级同学说明情况,但事前需要跟发生争执的幼儿进行沟通,只有教师和幼儿互相尊重的时候,幼儿和教师才能更加和谐得进行学习。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能让幼儿的行为语言在模仿的阶段得到纠正,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四、结语
幼儿的学习性格处于模仿的阶段,因此幼儿园中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小学初中不一样,教师的引导和课程上的指引非常关键,教师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知识的时候要让幼儿感受到礼仪知识会带来益处,会让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得与人相处。
参考文献:
[1]丁芙蓉.谈如何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文明礼仪教育[J].学周刊,2019(32):177.
[2]胥玲慧.探究家园合作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5-6.
[3]刘利.浅析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J].赤子(上中旬),2014(22):175.
[4]宋黎敏.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0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