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建?邵彩红
摘要:临夏砖雕艺术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及造型手法,深受广大人民的喜欢,将其作为地方课程应用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砖雕艺术的魅力,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制作,更能让这一古老技艺得到传承。
关键词:临夏砖雕;民间艺术;传承;教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偉大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许多流芳百世的优秀文化艺术,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临夏砖雕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以临夏砖雕艺术为课题,对弘扬和传承本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一、临夏砖雕艺术资源介绍
临夏砖雕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是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临夏县出土的金代墓中的砖雕饰物,是以土窑青砖为材料,据考证临夏砖雕源于秦汉,是民间木雕技艺的拓展和延伸。
(一)艺术特色
临夏砖雕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二)制作工艺
分为有捏和刻两种。捏,是把调和的泥巴,用手捏出具体的造型,然后放入窑中烧制。这些作品如龙、凤凰、麒麟、独立的形状、用于屋顶,俗称“脊兽”。刻,是在烧好的青砖上用刻刀刻出成各种图案。刻雕的过程主要分为:“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八个步骤,工具主要有折尺、锯子、刨子、錾、铲、刻刀等”。
(三)传承意义
临夏砖雕历史悠久,保持着传统砖雕的艺术美感,但是现代机械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另外许多雕刻人员没有深入研究传统技艺。使得砖雕缺失传统砖雕所具有的个性和气韵,因此,对临夏砖雕的传统技艺进行传承、抢救、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在临夏地区中小学开展砖雕艺术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砖雕艺术的魅力,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制作,更能让这一古老技艺得到传承。
二、教学案例
(一)教学思路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都可看作美术课程资源。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传授者,又是引导者。通过砖雕作品欣赏、畅谈感受、讨论交流、实践制作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砖雕艺术的审美情操,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习欣赏民间建筑装饰的审美方法。(2)通过学习制作的过程,体会砖雕制作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临夏砖雕作品图像展示、引领学生实地考察、并让学生动手制作,用观、考、做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探究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临夏砖雕的丰富、博大、精美。(2)增强学生对临夏砖雕艺术的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临夏砖雕,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赏析临夏砖雕艺术。(2)难点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传统艺术的魅力。
(三)课时安排:1.感受临夏砖雕艺术(1课时)2.分组讨论,选择课题。(1课时)3.实地调研,收集资料。(1课时)4、创作表现(2课时)
(四)教学过程(略)
(五)课后总结
通过《临夏砖雕艺术》单元课程的学习,通过同学们亲手制作砖雕,了解砖雕的制作工序和技法。并感受临夏砖雕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处理、自然真挚的理论内涵、丰富多样的题材、实用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对今天的建筑装饰设计也极具启示意义。
三、教学案例成果分析
通过临夏砖雕艺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临夏民间建筑装饰的审美方法,感受家乡不同风格砖雕的美及砖雕图案代表的寓意,通过展示图像、实地调查和实践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就在身边。也提高学生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砖雕艺术的情怀及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在了解临夏砖雕艺术的相关知识及制作方法的同时,使得这一古老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部分学生对砖雕艺术缺乏兴趣及工具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在创作表现教学环节中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教师加强组织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临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