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摘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中从应运而生到无处不在,对生产和生活有越来越高的效益作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如何提高其应用水平和安全性,使其能够投入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帮助加快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项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课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安全管理
1.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特征分析
1.1共享性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涉及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便捷的生活依然是其主要的工作目的,在这其中计算机的数据库经历了较为大规模的数字信息储存工作。而数据库就相当于“大脑”,作为计算机工作的核心在各种问题的而分析和处理上具有综合性,也就有提升整体统计、审阅、分析、等工作的效率,也在大数据库的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共享信息系统的完善,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
1.2速度化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地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需要依托于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二者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有效地管理和应用。
1.3准确性
在时代发展得强大推动下,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完善程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向人工操作的顺利过渡和转化,在处理数据方面,人工计算很难保证数据处理效率,而且也很难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提升上来,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防止人工操作失误问题的出现,给予数据准确性较强的保障,并将处理速度提升上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通信工程
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处理技术属于重要的技术之一,一般来说,在通信工程中,需要处理较为庞大的信息数量,而处理工程必须将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升上来。集中整合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一定程度上极容易导致计算机技术影响到电子信息工程的开展。一般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开放性特点比较显著,极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很难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必须借助计算机技术,加强平台建设,也要借助计算机的安全手段,给予信息处理强有力的实施保证。
2.2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属于物联网的前端技术之一,需要被用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工作中。传感技术通过对于数据的有效传输工作,可以将外界信息进行快速的识别工作,使得信息从外界传入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在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的工作。传感器是在传感技术中的核心设备,在工作中可以通过位移变化、环境中某个信息参数的变化进行收集的工作,应用空间广阔。但是在传感技术的应用中,因为其灵敏度不高、易伪造等问题,造成信息泄露等不安全事件发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2.3设备开发方面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信息工程通常是由通信干线传输,然后与网络接口对接,由技术人员接入到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对专用及公用线路进行合理的选择。在现在这个信息代的时代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经成为一个传播媒介,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最常见的就是信息的查询,邮件传递,还有很多的共享资源等等,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也越来越离不开了。网络浏览器,可以连接各种超连接进行信息的共享,企业可以建立内部网络方便查询信息,个人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去进行操作。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好处。
3.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管理
3.1善用防火墙与加密技术
面对外部网络,为有效应对黑客等对内部信息安全的威胁,用户应注重防火墙技术的合理运用。防火墙可以对进入的信息进行筛选,防止外部未经授权的访问。用户合理运用防火墙技术,正确使用相关软件,就能够很好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攻击。现在大多使用“下一代防火墙”,如“华为USG6330”、“中科网威F5100”等,价格几千到几万不等。面对内部信息,企业员工需要对部分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处理,设定相应的访问权限,避免文件泄漏,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3.2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针对一些非正式数据信息,当其入侵计算机网络时,及时检测并发出警报。此技术可以实现针对性识别,当操作出现异常时,发出相应提醒,阻止操作行为,用户发出许可指令后才继续执行操作。入侵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常只针对特定操作行为,无法有效防护危险信息入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入侵检测技术应用还存在许多局限。对此,应不断研发和优化入侵检测技术,拓展其安全防护范围,有效保证系统安全。
3.3加强病毒防控
计算机病毒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及后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对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文件信息等内容都有极大地危害。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各种保护措施与防控软件不断更新病毒库,但病毒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很难做到全面防备。加之一些病毒能长期潜伏在计算机中,虽然不会突然爆发,但一旦爆发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系统失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工作人员要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御计算机病毒。
3.4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电力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借助路由器,不会受到电力系统的影响,稳定性较高,实际运行中,能够实时动态地掌握网络数据包,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过滤整个流程,若是发现异常,还会针对网络攻击给出提示。包过滤技术可以检查网络层数据包,确认数据包的实际状况,如安全性、稳定性,从而可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但是,过滤识别系统也会出现一些识别上的问题,一些伪装的病毒包,有可能逃过识别,入侵电力系统,威胁系统安全。因此,电力系统中实际应用包过滤技术的时候,应结合防护软件使用,以提高包过滤技术的应用效果。
3.5安全多方计算技术
这种技术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它的应用原理可以理解成通过函数处理各个信息参与方的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单独的保密,不将信息进行共享,在出现需要彼此配合解决的电力系统问题的情况下,以函数实现各方的配合和协调,最终达到避免信息泄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温森浩.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J].通信世界,2019(16):275-276.
[2]張志胜.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