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思考

2020-10-21 10:21秦璇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修养法律

秦璇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本门课程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探索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培养作用的新措施。

关键词:修养;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结合授课经验和思考,本文尝试探索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培养作用的新措施。

一、优化授课内容

发挥《修养》课对学生的思想塑造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在内容上实现教材逻辑向授课逻辑、教材内容向授课内容的转变,避免生硬枯燥、照本宣科。从整本书来看,每一章的设置是有逻辑顺序的;从每一章看,每一节和相应知识点也是有逻辑顺序的。只有先捋顺教材逻辑才能准确把握教材想要传递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所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有主有次、有轻有重的删简整合。讲其然更讲清楚其所以然,从根本上增强讲授的合理性,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

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内容,要注重价值观培育和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而不是概念性理论知识讲解。教材上的概念很容易读懂,学生更想听到的是生动故事、新鲜案例,在热点讯息和舆情民意传递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很多教师来说,现在比较大的一个障碍就是缺乏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很难深入了解学生,所以在授课要“贴近学生”上可能会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法律基础注这块要注重结合学生关注的常见涉法纠纷,注重加强法治思维的培养。通过授课中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大多数人对法律知识很感兴趣,尤其是与现阶段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但是基础又很薄弱。直接的后果就是,仅仅按照教材布局,重点宏观介绍我们法治建设的成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什么、法治体系包括什么、法治化道路和国防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等,在缺乏对相关部门法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很难把握法治思维的内容,更不用说真正掌握并形成一种能力指导自己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探索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创新模式,主要就是考虑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法律知識普及的针对性和效率,使学生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形成这种能力,真正学有所获。比如,把相对复杂抽象的法治思维形象化为一种简化的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没办法涵盖法治思维的全部内核,但至少包括了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些要素。模型要素明确之后,对法治思维培育的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整个教学活动都重点围绕这几个要素展开。

二、强化课堂参与

形式上,要提高学生的有效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不仅身在课堂,心也在课堂,确保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真正入脑入心。

(一)小班化教学

去上课的实际效果看,强化课堂参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小班化教学,同样的授课内容、同样的上课时间,人数少的班级讲课效果明显要好一些,问答互动的学生、主动发表观点的学生、课间提问的学生明显要多。总的来说就是,双方都更加融入学习氛围,而大教室更容易让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听课效果要差一些。

(二)划分学习小组

暂时难以实现小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划分学习小组可能是一个相对可行的选择。就是对班级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人数划分固定的学习小组,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归属感。增加组内学生相互讨论、交换观点的机会,增强团队意识、发挥群众智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比如,原来只有两个人可以发言的时间,留给每个组自由讨论、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其中。

(三)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

《修养》课的课堂不能局限于教室,要组织学生走出去了解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要借助社会人才资源,请教授、专家走进来为学生传播现代信息;要充分利用驻地历史遗迹、文化遗产、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就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切实发挥好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

驻地相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借助“网上教育基地”,让学生通过视频足不出户的参观全国的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借此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比如,“主题教育专题”网站关于毛主席路居馆、周恩来同志故居、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岩革命历史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的视频,都是很好的理想信念网上教育基地。

三、放宽考核标准

本门课期末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价值观取向、思想素质水平、法治思维能力等内容的考察上,降低所谓标准答案的束缚。本门课无疑是所有必修课程中开放度最高的一门课程,它的培养目标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而这些内容和规范化的标答可能很难划上等号。在三观正确、大方向主旋律不变的情况下,尤其是论述、材料分析这样的题型,更要看能不能言之成理,而这种能力的养成更多的来自于课堂的思考训练而不是考前死记硬背。这样做的好吃就是能够使学生改变“听不如背”、“一切都靠背”的风气,更加重视平时听课,借此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四、增强教材“好读性”

最后就是关于如何增强教材的“好读性”,教材吸不吸引人能不能让人读的下去也很重要。实话说,很多版本的教材都很考验人的耐心,有些学生反映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在翻开教材的那一刻,就受到了一波打击。

一本“好读”的教材应该要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谈教育留下了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阵真谛——教师教人真理,学生学做真人。近年来,核心素养跃升为思政教育的新热点,因此教材编订时,编者必须努力将这些核心素养渗透到教材中,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此外,对于《修养》课来说,逻辑体系和生动案例都可以从学生兴趣点出发,以便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比如,教材只附篇幅较小的案例,大篇幅的案例、延伸阅读,甚至相关视频都可以设置成二维码附在每一章后边,供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等等。总之,在简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形式上,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

猜你喜欢
修养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以士之道升修养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政治法律
“人世”与我国法律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