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模型的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020-10-21 04:25王磊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安徽省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安徽省农业GDP的影响。财政支出对安徽农业GDP变化的总效用可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LMDI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对于安徽省农业GDP的驱动贡献最大,其次为结构效应,效率效应的驱动影响为负值,对安徽省农业GDP起负面影响,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促进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农业GDP;安徽省;LMDI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9-0118-03

一、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党中央与学术界的重点关注问题。党中央在1982年~1986年连续五年、2004年~2018年连续发布了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担任政府收支治理职能的财政,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每年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财政对农业的财政补贴起到了良好的投资引导作用,带动私人投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支援,为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学者们对财政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如魏朗(2007)利用C-D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年~2003年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13,财政支出對农业GDP的贡献率大约为30%,可见与其他要素相比,财政支出为农业经济增长所做出的的贡献居于重要地位。刘涵(2008)利用多元协整方程对1980年~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构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农业产出起着正面促进产出量的影响,但财政支出总量任然存有不足的问题;另外从财政支出结构上看,各项财政支出对农业产出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得到的效果差异显著,说明了财政支出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根据农业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做进一步的优化。范柏乃等(2011)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1990年~2008年的财政农业方面的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农业方面支出对农业GDP的贡献率约为28.5%,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李晓嘉(2012)收集整理了我国1978年~2009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估计计算出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同时考察了1978年~2006年间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方面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财政农业方面支出总体上起到了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其中经济性支出比转移性支出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的作用更大。张海燕等(2012)利用1978年~2010年间四川财政农业方面支出和农业的一系列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理论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四川财政农业方面支出对农业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财政农业方面支出相对于农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784,财政农业方面支出结构中对四川农业增长效应中支援农村生产最高,其次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科技投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为最差。王鑫鑫(2018)基于C-D生产函数,建立计量模型对1978年~2015年贵州农业GDP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财政农业方面支出同农业GDP之间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财政农业方面支出每增加1%,可使农业GDP增加0.215%。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确实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生正向驱动作用,有助于农业产出增长,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持续提高。但现有研究主要基于财政农业方面支出对农业GDP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分析,关于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对各省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更少,实际上即使不是财政农业支出,财政支出的其他支出如民生性支出、投资性支出中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转移性支出,同农业经济增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采用在因素分解以及相应的影响分析中最常用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安徽省2000年~2017年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基础将财政支出引起的安徽农业经济增长变化的总效用进一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详细探讨这三种效应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分析的结构具体提出促进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1.研究方法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mean divisia index,LMDI)是由Ang等学者在1998年提出的一种在迪氏指数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素分解研究方法,该法有着分析完全、分析路径独立、不产生残差等优点,最先被广泛应用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7],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与经济增长驱动影响因素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如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农业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等(韩秀兰等,2013)。借鉴关于LMDI法的已有研究成果,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GA=∑iF×FiF×GAiFi=∑iF×Si×Ei(1)

其中:等式(1)左边的GA表示安徽省农业GDP总量;等式(1)右边的F表示安徽省财政支出的总额,代表财政支出的总规模,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称为规模因素;Si(即FiF)表示安徽省财政总支出中农业支出所占的比重,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称为结构因素,数值越大表明财政总支出中农业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即财政对农业支出比例越大;Ei(即GAiFi)表示第i年安徽省农业GDP与财政农业支出的比例,代表1单位财政农业支出所得到的农业GDP,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称为效率因素,数值越大表示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越高。

通过等式(1)可进一步得到农业GDP观测期t与基期t-1之间的农业GDP差异的加法模型,即假设观测期农业GDP为GtA,基期t-1的农业GDP为Gt-1A,用下标tot表示安徽省农业GDP总体的变化。可将安徽省农业GDP的差分分解为:

ΔGAtot=GtA-Gt-1A (2)

根据加法模式可得到安徽省农业GDP增长的影响因素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等各分解因素的表达式:

ΔGsca=∑iGtAi-Gt-1AilnGtAi-lnGt-1AilnFtFt-1

ΔGstr=∑iGtAi-Gt-1AilnGtAi-lnGt-1AilnStSt-1

ΔGeff=∑iGtAi-Gt-1AilnGtAi-lnGt-1AilnEtEt-1(3)

总效应的表达式为:

ΔGAtot=GtA-Gt-1A=ΔGsca+ΔGstr+ΔGeff (4)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对安徽省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表示为ΔGsca/ΔGAtot、ΔGstr/ΔGAtot、ΔGeff/ΔGAtot,且满足:

ΔGsca/ΔGAtot+ΔGstr/ΔGAtot+ΔGeff/ΔGAtot=1(5)

(2)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分析中涉及的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值使用安徽省农林牧渔业GDP进行计算,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使用安徽省农林水事务支出进行计算。安徽省农林牧渔业GDP、安徽省财政总支出、安徽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等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00年~2018年版),其中安徽省农林牧渔业GDP按照当年价格计算。

此外,关于安徽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数值的使用方面,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2006年~2017年安徽省农林水事务支出直接使用安徽省统计年鉴所记载的数值,2003年~2005年安徽省农林水事务支出使用的是安徽省统计年鉴各地财政收支中的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和水利气象支出所相加的总和,2000年~2002年安徽省农林水事务支出使用的是安徽省统计年鉴各地财政收支中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所相加的总和。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相关性分析

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反映出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强,通过计算可得安徽省农业GDP与安徽省财政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9926,安徽省农业GDP与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9901,表明安徽省财政支出、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与安徽省农业GDP具有高度相关性。

2.描述性分析

(1)安徽省财政支出同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安徽省财政支出与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同步增长的关系,在2012年安徽省财政投入开始超过农业GDP,超越幅度逐年增加,可见安徽省政府为更好地履行财政职能逐年加大财政支出,另外,安徽省农业GDP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较为平缓,增长动力较为缺乏。

(2)安徽省财政支出与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

2000年~2017年安徽省农业GDP总体增长趋势明显,其中2000年~2003年安徽省农业GDP增长趋势较为平缓,但从2004年起农业GDP逐年缓慢增加,其增加背景与国家从2004年起连续十五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聚焦“三农”,国家各种支持农业技术改造、支援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各项政策的实施,国家财政投资带动民间资本进入“三农”领域密切相关。与农业GDP增长趋势相比,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变化较为平缓,2000年~2007年的农业支出变化幅度非常小,从2008年开始农业支出才缓慢逐渐增加,说明安徽省财政对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安徽省农业GDP影响因素分析中的结构因素变化趋势中可见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呈现阶段式上升,虽然个别年份比重上升幅度较大,但更多的时候其比重呈现较小的减少趋势,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安徽省财政对农业投入的不足。

3.模型分析结果

将安徽省统计年鉴中所记载的数据代入模型中,使用Matalab7.1软件对安徽省2000年~2017年财政支出对农业GDP增长的影响进行计算,并进一步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驱动效应的贡献值,得到结果见图。

4.结果分析

(1)总效用分析

安徽省农业GDP整体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财政支出对农业GDP的驱动总效应较为明显。但如果比较各年数据,发现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农业GDP的驱动总效应波动较大,升高和降低的幅度也较为明显,甚至在2002年~2003年出现负值-2278.12,说明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农业GDP在绝大多数时候起到推动发展的作用,但极个别时候起到负面效应。2002年安徽省农业GDP为13055630万元,2003年为13053603万元,出现了负增长,这也是导致2002年~2003年总效应出现负值的原因。

(2)规模效用分析

从计算结果中可得规模效应对于安徽省农业GDP的驱动贡献均值为4287824,大于结构效应,证明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安徽省农业GDP的增长所作的贡献最大。从贡献率上来看,因为2003年安徽省农业GDP与前一年相比增值为负导致模型所观察的规模因素贡献率出现的总体均值为负值,在观测数据不包括2002年~2003年数据的情况下,规模因素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值为3.67%,在观测的三个影响因素贡献率中为唯一的正值,说明安徽省财政支出对安徽省农业GDP的增长所起的驱动效应最大。

(3)结构效应分析

结构效应为安徽省农业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对安徽省农业GDP的影响。从模型计算结果可知结构效应对安徽省农业GDP的驱动影响为正值,但低于规模效应的贡献值,贡献率出现正值与负值的波动,在观测数据不包括2002年~2003年数据的情况下,其贡献率均值为-0.24,说明结构效应对安徽省农业GDP驱动影响为正,但其对安徽省农业GDP的影响低于规模效应。分析结果说明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利用效率不高、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不合理,导致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续研究应重点关注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合理比重,以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

(4)效率效应分析

效率效应为安徽省农业GDP与财政农业支出的比例,代表每单位财政农业支出所得到的农业GDP,数值越大表示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越高。从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效率效应对安徽省农业GDP的驱动影响为负值,贡献率虽然出现正值与负值的波动,但负值情况居多,在观测数据不包括2002年~2003年数据的情况下,其贡献率均值为-2.42,说明效率效应对安徽省农业GDP驱动影响为负。从分析结果为负值可知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较低,即每单位财政农业方面支出所获得的农业产出较低,对农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为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扩大每单位财政农业支出的农业产出,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LMDI模型分析的结构可知对于安徽省农业GDP的驱动影响,规模效应起到的正效应最大,结构效应也具有正效应作用,而效率效应则为负效应。因此,针对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首先,持续增加财政支出。在三个影响因素中,规模因素所起的正效应最大,说明安徽省应持续增加财政支出。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固然有明显的正效应,但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需要金融、物流的大力支援。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说明财政不仅要扩大农业支出,同时应继续扩大财政总支出,更好地发挥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连锁扩大效应,全方位支援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次,进一步合理调整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农业支出的多少表明安徽省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但并不代表绝对支出越多,安徽省“三农”问题就能顺利解决,需要更多关注的是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和效果、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合理比重。应从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入手,紧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点确定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加大对财政支出的监管力度,持续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在优化财政农业方面支出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政农业方面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之间的合理比重,在保证财政支出支援农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大对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构建现代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系统。

最后,大力提高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在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徽省财政农业方面支出的效率,提高每单位财政农业支出的农业产出。在财政农业支出方面必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每一单位投资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重点关注农业技术改造、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农业智慧物流网等重点领域,在财政农业支出的引导下,带动民间资本,消除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瓶颈”。

参考文献:

[1]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1999~2003年农业生产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9):11~16+22.

[2]刘涵.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0):30~35.

[3]范柏乃,段忠贤.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探索,2011,(01):66~70.

[4]李晓嘉.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01):68~72.

[5]张海燕,邓刚.财政支农支出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06):78~81.

[6]王鑫鑫.财政支农支出对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0):8~9.

[7]Ang B.W.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J].Energy Policy,2004,(32):1131~1139.

[8]韩秀兰,王久谨.地方税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基于对数平均D氏指数方法的分析分解[J].税务研究,2013,(12):61~64.

[注]基金項目:2018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有效供给提升安徽农产品竞争力研究(gxyq2018092);2019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更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与实现路径研究(2019CX061)

作者简介:王磊,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