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赵平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课程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复兴”的重要论断,因此,让传统文化走进高中课堂,是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高中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把校本课程实践落到实处,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相遇,埋下文化的种子,进而让学生实现有根基的文化自信。
“我们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气息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如果对其进行专题划分,可以分为天文历法、地理形成、人文思想等等,传统文化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决定着其课程实践不能拘泥于“灌输”的形式,必须要从多个维度、利用多种媒介、采取多种多形式来进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来进行课程实践:
一、深入文化,讲好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历史的洗礼,其中很多内容已经沉淀成了一个个內蕴丰满而又别具趣味的故事,或哀婉曲折、或皆大欢喜、或壮怀激烈、或慷慨悲歌,不一而足。尽管故事的内容和主题不一样,但是它们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能够引起思想共鸣。
以“端午节”为例,首先从文字学的角度,端、午、节三个字都包含一个简单的故事,以“节”字为例,《说文·竹部》: “節,竹约也。从竹, 即声。”“节”字篆文上边的竹字头,表示吃饭敲着竹子,这是一种仪式,表明对饮食的重视,发展到“钟鸣鼎食之家”的饮食文化,左下边是一个盛饭容器,表示事物;右边则是一个跪着的人,所以“节”的本义就是吃饭的时候敲着竹子,所以琵琶行中有“钿头银篦击节碎”一句,还有现代“节拍”一词。而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像人的关节一样,所以“节”又引申为关键,⑤所以一年当中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叫“节”,“端午节”是其中的一个“节”,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但是始终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屈原。老师可以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分享屈原的生平,在这个过程中,故事能吸引人,情感能打动人,学生能感受到屈原忠贞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人格追求。同时,不同地区的端午习俗也有差别,同学们可以讲讲自己故乡的端午节民俗,让这种节日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二、利用网络,赏析经典
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互联网不可避免地与课堂相遇了,它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践打开了一扇窗。事实上,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形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我们应当让课堂拥抱互联网,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接触更多的经典文化。
最近几年《经典咏流传》《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家风》等文化类节目广受学生喜爱,这类节目大多融合了诗歌、乐曲、舞蹈、灯光、音乐等元素,在网上辐射开来。以《经典咏流传》为例,它以深厚的诗词文化为内核、以轻松活泼的现代音乐为载体,结合新颖鲜活的综艺形式,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为文化的传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种全新的转播方式,拉近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与经典的距离。学生“在其中产生强烈的审美直觉,获得感官愉悦和对诗词的全新审美知觉。”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其中不乏学生的同龄人,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走红网络,对学生起到正向引领作用。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终身学习、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但也存在泥沙俱下的弊端,因此在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善于甄别优劣、鉴赏雅俗、整合繁简,在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时因势利导,让网络成为学生赏析经典的好帮手。
三、唤醒审美,举办活动
“新课标”规定:“提高教师水平,发展教师特长,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的实施课程。”事实上,受安全因素、课堂理念、课程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没有完全走出传统课堂形式的藩篱,教学目标基本还停留在知识层面。这些因素既让老师缺乏授课的热情与欲望,也让学生产生枯燥感。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决定着其课堂形式可以是不拘一格的。
以笔者的工作单位——中山市桂山中学为例,2019年元宵节恰逢学生的正常在校学习时间,学校团委学生会和语文课组联合举办了一场“猜灯谜·庆元宵”活动课。首先,语文科组布置好一份寒假作业——学生自己制作灯笼并带回学校,科组老师同时准备好谜面和谜底;然后,团委学生会组织相关老师和学生完成在学校陈戈平体育馆悬挂灯笼、在灯笼上贴好谜面、准备礼物(糖果、汤圆、纪念卡片、书签)等事宜;最后讲解同学的猜谜流程并邀请学生参与活动。纵观整个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学生的参与度高,几乎全校学生都参与到“猜灯谜·庆元宵”的活动里面;二、自主性强,学生自发邀请同学好友,有的邀请老师一起来竞猜灯谜;三、气氛很好,学生有的苦思冥想,有的恍然大悟,有的后悔叹息,有的开怀大笑,这种自然的状态最能反映出灯谜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四、效果很好,学生通过灯谜感受到了灯谜文化音韵和谐美、内涵丰富美、制作精良美,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带来的审美体验,令学生久久回味。
当然,我们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以元宵节为例,可以举行班级竞猜灯谜、班级评选“最美灯笼”等活动课,但不管是什么形式,一定要小而精,组织者要精心策划、考虑周全及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四、激发兴趣,创作作品
从学生具备初级认知能力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按辈分和长辈打个招呼,过一个传统节日,遇见一所古建筑等等,不同的文化内涵需要不同的外在形式来体现,这些文化有意无意的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很多时候,恰恰是这种“润物无声”使学生习惯于“鉴赏”而不是“创造”。“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如果说前面三个方法是“审美鉴赏”的途径,那么“激发兴趣、创作作品”就是“审美创造”的途径。
以古诗为例,虽然创作一首古诗难度很高,他不仅涉及音韵学、修辞学、训诂学,而且还要求学生有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高超的审美鉴赏能力。但是可以降低要求,只要学生的语句通顺,符合押韵要求,写写简单的“打油诗”,我们也必须鼓励。另外,改写古诗、对古诗进行扩写、引用古诗也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学生习作其中的段落:“ ‘慧眼卫星遨游太空,畅享‘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C919大型客机冲上云霄,看‘庭户萧然有漏仙;海翼号滑翔机观测‘蛟龙斩处翻沧海‘蓬莱宫在海中央;港珠澳大桥使‘天堑变通途。”这篇作文虽然有堆砌诗句的嫌疑,但学生在积累古诗上下的功夫是值得肯定的,加以点拨,相信会提升他引用古诗的能力。所以,老师应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慢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练习书法、演奏古琴、写写文言文,让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五、结语
“新课标”规定了“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此背景下,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情况,开设高中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实践势在必行。教师应该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多正向引领,多创设情境,多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亲近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2018年中山市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201802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卢文华,史慧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18).
[3]姜军.说文解字 [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5.
[4]夏建程,刘红.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审美心理过程分析——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汉字文化,2018(13).
[5]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