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2020-10-21 09:22柳君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危机灵魂精神

柳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名师题解】

文章考题属于一题两体裁的考试方式。看似“人人有话说”,但要写出“新故事”,发表新见解,却不大容易。

选择写作任务一,构思时需将“危机”的“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设置为特定的环境氛围或者铺垫蓄势,正确理解“情感危机”“青春期危机”“信仰与现实的冲突危机”等;“我的”意味着写作素材须是独特的、个性化的,需要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经历,才能吸引阅读者的眼球;“故事”意味着叙述一波三折,情节性强。“遇到危机时,要迅速捕捉契机、创设情境、化解危机、速战速决中彰显智慧”。这个考题的创新关键,在于将“我”演绎成千千万万的“个性化的我”,小到路边的卖菜大爷、小区的保洁员,大到救援的医疗工作者和抗洪英雄们。设想其在遇到“危机”时,是怎样巧妙应对、化险为夷的:“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更会有柳暗花明的变式之解。或者以小见大,小视角透视大主题。

选择写作任务二,切题要准,可以紧扣住写作提示:“什么是危机”“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危机过后的反思”,以这样的写作思路来进展;还可以将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巧妙演变“何为危机”“面对危机,当怎样解决”“结果如何”;还可以紧扣“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进行理性的思辨,面对危机,如何透过表象看到机会,最终抓住机会获得成功等。再由此出发,将小到个人如何化危机为机会,到国家、民族在危急关头如何化解危难转危为安。思路层层递进,步步延伸,进而水到渠成地演绎为文章的结论。写作议论文,需要观点精辟,事例丰富、多元、有时代气息,说理透彻有力,语言积极健康、犀利精到、有文采。

总之,无论选择哪一个写作任务,立意的格局,都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样文章写起来才会更顺畅。

【满分作文一】

我的危机故事

河南一考生

极度豪华的欧式别墅内,我瘫坐在地板上。两颗醋栗般通红的眼睛牢牢地镶嵌在一张臃肿、苍白的脸上。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我遭遇了怎样的“危机”:最近总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惆怅感,无法消退。

我好像真的找不到家了。

当地人都称我“建筑大鳄”“拆迁大亨”。的确,我就像是希腊神话里那位能点石成金的“迈达斯”,富有而骄傲,每次投资总能赚得盆满钵盈。最近,我又将公司的所有资产都投在了一处楼盘上。

可世事不总尽如人意,随着房地产业的日益萧条,公司的资金链也随之破裂。一瞬间,公司追债,盟友违约,员工跳槽,昔日骄傲的我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进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我累了,迫切地想要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来安歇。

几日后,我自己的那套别墅被政府查封,无论是秘书、朋友还是已分居数年的妻子都像人间蒸发了般,怎么也联系不上。我无奈地苦笑,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死寂的氛围像一层盔甲压在身上。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曾经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花费数十年的功夫闯荡出的这条致富之路,真的走對了吗?

失神间,手机响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的竟是母亲沙哑的声音,“儿啊,乡下房子得拆喽,你快回来看看吧!”老母亲沙哑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丝颤抖。我的心中陡然一惊,原来我还有一个家,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氤氲着儿时稻香的村落,那段尽管汤羹淡如水、衣被薄如绢的生活。家,那是我的家!我仿佛在黑夜中终于捕捉到一丝光亮,一丝能够顺利摆脱“危机”的光亮,一丝能照亮漫漫前路的光亮。

坐大巴一路辗转颠簸,终于在次日凌晨,抵达乡下老宅。格外清新的空气让我为之一振,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脱掉脚上昂贵的皮鞋,赤着脚,踩在无比熟悉的泥土上,我想起了曾经在田垄间追蜻蜓追到累,想起了在田里枕着稻草人睡着了的那段时光。拈花而笑,那个曾经蹦蹦跳跳的我,如今却被城市里的纸醉金迷给打磨得圆滑而世故。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我心底不禁默念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远方日出,熹光层层缕缕地洒落下来,一切都浸浴在一种湿润的香气和光亮的寂静之中。我站在田垄上,前路的小径上开满了颜色各异的野花,在熹光中缄默不语。

对,建造一个“家”,建造属于千千万万的人需要的“家”。这,何尝不是我的危机的转折点!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文章以“我”,一个建筑商人的视角,构思了一无所有的物质危机以及无家可归的精神危机。老家的电话让“我”追寻到建造理想的民居,将“危机”浓缩在“我”的思绪延展变化之中,不仅写出了“危机”的波澜迭起之态,更写出了“我”的内心演变过程。

素材运用上,运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名段,借助古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非常巧妙。

【满分作文二】

灵魂的对白

河南一考生

顺利通过考研复试的表姐打来电话,说起去西藏“穷游”的打算:“一定得坐火车,就带个背包,住最便宜的旅店,饭也吃最简单的,能徒步的地方,尽可能用脚丈量……”我有些担忧地开口:“还是坐飞机吧,太辛苦了。”她想也不想地反驳:“你不懂,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一时间我有些哑然,觉得自己握着手机,和这个遭遇时代“精神危机”的青年对白,很是有些喜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与动车一般全速飞奔了几十年的中国人,一时间,“追寻灵魂”“精神贵族”一类的词语爬满了报头墙尾,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上到身价过亿的商业巨头,下至跳广场舞的大妈,都能说出一段抨击时代、崇尚灵魂的深刻哲理:坐飞机去都市,那哪能叫旅行?太俗了!要去就去大理,去西藏,去印度乡村,去尼泊尔小镇,只有甩开膀子与撒开脚丫子的,这才是旅行!

如果一个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挤地铁公交,没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他会被定义为“精神底层人”,为什么?因为平淡的日子,缺少“危+机”!对精神模式的追求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的价值观,也成为人们丧失朴素的灵魂的另一種方式。

就算是没有才华的人,对灵魂抱有一颗敬畏的心,也还是一件好事。一个时代无论如何狂妄,不能在灵魂面前失去谦卑与敬畏。但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追寻灵魂的人,就是精神贵族。

企业在闹市口租了一大块LED屏幕,一边播放着“慢生活”“轻生活”的理念,又一边制造噪音和光污染;高管每周准时参加上流社会的读书会,读书报告却出自秘书之手;富豪打着“追寻高贵灵魂”的旗号爬上雪山,又暗中盘算着这样的“壮举”能号召多少热血青年购买自己的产品。这就是对精神模式化的伪追求,这就是苍白的灵魂遭遇的“最大精神危机”。

更可怕的是,这些浅薄的灵魂还要指责那些安静而踏实的灵魂,并把自己当作整个时代的精神导师。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一位西藏“穷游”的文青,比公园散步的夫妇更明白旅游的意义,也不认为例行参加读书会的高管比偷闲看书的保安具有更高的精神高度。决定一个人生活意义的,并非他眼前的风景,而是心灵的丰富;也并非他所处的环境,而是他所持的态度。周濂在书中提到:“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尼采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而克服,并非是叫嚣式的批评、抗争抑或逃避,而是内心某种意识的觉醒,退回到最基本的人性与价值,追寻真正的精神高地。这是我们面对这个众生喧嚣、马不停蹄的时代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在这个人云亦云的时代,别让精神家园都建造成“集中居住的小区”,别让所谓“追求灵魂”的旅途中永远堵车。

木心有堪忧的评价:“中国人总是闹哄哄,偶尔静下来,是在酿造更闹的闹哄哄。”不要让自己成为沸沸扬扬的灵魂,最好安静下来,真诚理智地聆听文明的远歌。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文章由生活中的实例着笔,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层层议论,步步推进,最终夯实了文章的中心。在素材运用上,文章可谓十分丰富,既有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又接连引用周濂、尼采、木心的名言,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猜你喜欢
危机灵魂精神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拿出精神
灵魂树 等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