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 积极破解乡镇治理难题

2020-10-21 04:52吴亚龙
群众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乡镇网格基层

吴亚龙

邗江区公道镇位于扬州市北郊,距离扬州主城区25公里,镇域面积10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万人,上年度GDP为27.5亿元,2019年底被确定为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省级试点单位。如何抓住改革试点契机,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是摆在镇党委面前一道必须回答好的创新课题。

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三整合”,推动乡镇服务功能、执法机能、治理效能“三提升”

以“高效便民”为宗旨,推动审批服务“一窗通办”。结合自身实际,梳理行政审批类和公共服务类事项78项,协调上级部门“能放则放”、派驻单位“能进则进”,推动实现“一口受理、一窗通办”和“一枚印章管审批”。对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办事大厅设置人工服务区和自助服务区,办事窗口设置综合服务岗和专科服务岗,其中综合服务岗有9个,专科服务岗有5个,项目代办岗有2个。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完善镇村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实现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務站全覆盖。通过窗口代办、网上申办、干部帮办等便民举措,全面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力量整合”为基础,推动行政处罚“一队执法”。对接邗江区《赋权目录清单》132项行政处罚类事项,加强机构、人员、力量整合,加大培训、锻炼、执行力度,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用得好。按照“集中办公、联合执法、双重管理”执法模式,整合原有大队、站所、分局执法力量和资源,建立综合执法局,以镇人民政府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和监督检查权,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组织21名机关在编干部参加执法资格培训并全部取得综合执法证,现综合行政执法局具有执法资质人员10人、其他辅助人员17人,其中安监办具有执法资质人员7人、其他辅助人员3人。今年5月以来,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办理“12345”、“寄语市长”等上级交办、日常巡查案件74件,办结率达100%。

以“网格治理”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围绕打造“全要素”综合网格,按照“网格+功能+特色”的划分要求,将全镇原先84个综合网格优化整合为45个综合网格和8个专属网格,实行统一编码、统一管理。明确13名镇领导班子成员挂包13个村居,机关干部、民辅警、综合执法队员挂联45个综合网格,并分别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与专职网格员合力形成“一格一长多员”的网格专业化队伍。把防违控违、秸秆禁烧、社会治安、出租房屋、安全生产等涉及重点事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管理全面纳入综合网格治理内容,确保人在格中转、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以“系统集成”为核心,推动指挥调度“一体联动”。依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管理平台,以实时监控、信息归集、研判预警、协调联动、督查考核为主要功能,在一体化信息系统中建立标准板块6个、特色板块2个,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综合指挥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指挥调度,充分利用网格员、综合执法队员和21个高清探头信息采集能力,实现部门端口互联、信息数据共享;畅通“信息汇聚—分派处置—监督考核”渠道,形成业务闭环和信息回路,真正改变部门分治、工作分割、人员分散的传统治理模式。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党建“一图解析”,打通重点领域管理“脉络”,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定期推送重点数据报表,实现分析预警早知道、决策判断更科学。

破解乡镇治理难题,系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体制运转方面,还存在重心失当、职能缺位、边界不清等问题。现阶段,乡镇管理体制总体呈现压力传导型特征,即以上级布置检查考核为轴线,跟着任务走、围着考核转。只要上级党委、政府在综合考核体系中更加注重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工作,乡镇基层必然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乡建设等工作内容上。此轮乡镇治理体制改革更多地关注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治理,乡镇机构职能头重脚轻的问题不可能短期内解决,需要持续推进,不能停步。

权力下放方面,还存在乡镇基层接得行不行、用得好不好的问题。“三整合”改革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向基层赋权,但放得下还需接得住、用得好。以公道镇为例,机关干部由三镇合并而来,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在编人员较少,一些干部能力素质水平与改革创新要求还不能适应、不相匹配,需要强化培训和锻炼,让乡镇机构及工作人员更快更好地转变职能和角色。

机构管理方面,还存在人员复杂、队伍庞杂、编制混杂等问题。有的乡镇机关编制性质有十多种,自用编制性质人员尤其复杂,进口不规范、出口不通畅。由于乡镇行政、事业编制有限,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很多岗位只能通过自用人员解决。即使本轮改革以后,乡镇机构进行了精简重构,形成“一办八局”的大部制运行、扁平化管理格局,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只能通过时间来消化。在这方面,不仅要有担当,更要有决心、有智慧。

完善乡镇基层治理机制,要遵循客观规律、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地方实际

完善乡镇治理机制,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治理才有方向、有基石。改革试点以来,我们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门班子、出台专项方案、完善专责清单,强势启动“三整合”各项工作。特别是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员编入网格中,实现“一网格一支部、一网格一队伍”,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党员作用发挥示范化“两化融合”。实践证明,党委的坚强领导,是推动机构改革工作的首要优势,也是完善乡镇治理结构的根本保证。

完善乡镇治理机制,党员干部是关键要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层治理才有抓手、有触角。按照“三整合”改革要求,“一办八局”内部不设科室,全员推行“AB岗”工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机构重叠、资源浪费、人浮于事、忙闲不均等问题。科学调整镇领导班子分工,带头“AB岗”进行交叉协管,让每一名班子成员都深度参与条线和板块工作,充分挖掘干部资源内生动力,激发干部队伍工作热情。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1个村已基本实现“一肩挑”,村(社区)书记35岁以下的占比38.5%,行政(事业)编人员占比30.8%。实践证明,干部队伍行有方向、做有底气、干有奔头,改革红利才能充分释放,改革成效才能不断呈现。

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科技应用是重要支撑。只有充分利用集成系统进行智能指挥,基层治理才有活力、有保障。改革试点过程中,我们第一时间启动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完成一体化信息系统安装测试,实现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端口互联、数据共享,指挥调度平台真正成为政务服务平台、决策咨询平台、组织协调平台、监管考核平台。实践证明,正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管理平台的推广和应用,让基层治理更集成、更高效、更便捷。

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群众认可是终极目标。只有群众拥护参与、认可支持,基层治理才有底气、有价值。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在行政审批局设置了“全科+专科”的服务窗口,推行了“前台+后台”的服务模式,建立了“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针对市场主体和居民个体的服务项目有效扩展、服务功能极大提升。在网格治理层面,通过镇村干部分包网格、执法人员进驻网格、社会力量融入网格,推动联系群众下网格、日常巡查进网格、精细管理靠网格,真正实现“乡镇办大事、村居解难事、网格处琐事”,让群众感觉到党组织越走越近,党员干部就在身边。实践证明,群众认可是改革的动力源泉,也是改革的目标追求。

(作者系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乡镇网格基层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基层在线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